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岩石》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岩石》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本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信息 科学 四年级 第一学期 粤教版 岩石
单元组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织方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第二单元第8课 各种各样的岩石
课 时 2 第二单元第9课 制作岩石标本盒
3 第二单元第10课 岩石与矿物
信 息
4 第二单元第11课 岩石碎裂了
5 第二单元第12课 保护矿产资源
6 探究技能 分类
2
1、知识框架
岩 石
各种各样的岩石
制作岩石标本盒
岩石与矿物
岩石碎裂了
保护矿产资源
分类
教材分析
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部分内容,是小学科学教科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引导学生以观察、分类、实验、设计和制作、查阅资料、调查等多种科学学习方法探究岩石和矿物的表面特征及初步了解矿的用途。本单元着重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观察岩石的简单技能,同时在活动中帮助他们树立合理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的理念。
3、课时安排
本单元 6 课,安排 7 个课时,其中第 8 课 2 课时,其余 1 课时。
生活经验:四年级学生对岩石既熟悉又陌生,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的岩石,对探究岩石充满着兴趣。但对岩石的分类、矿物的重要作用并学情分析 没有系统的认识,对为何需要保护矿物资源及如何保护矿物资源的认识也
比较模糊。
能力水平:随着年龄的的增加,四年级学生观察事物也更加细致有序。对种各种岩石兴趣浓厚,但在观察、分辨、制作岩石标本盒的过程中,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3
1、科学知识目标
(1)通过收集、观察岩石,达到让学生系统性辨认岩石的目标。
(2)探究岩石和矿物的表面特征,初步了解矿物的用途。
2、科学探究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类、实验、设计和制作、查阅资料、调查等
单元学习 多种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技能。
目标 3、科学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观察岩石的
简单技能。
(2)帮助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的理念。
4、社会实践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应用学到的分类技能,对书包里的物品进行分类,激发学
生将分类技能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
1、了解岩石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能够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对收集到的岩
石进行观察,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
2、在设计和制作岩石标本盒的有趣活动中,进一步观察和描述常见岩石
的各种特征,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作业 3、通过将花岗岩里的颗粒与云母、石英、长石等不同矿物进行比较,明
目标 白花岗岩是由不同矿物组成的。
4、能够通过模拟实验自主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懂得土壤是由岩石经过
漫长的时间风化而成的,树立起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
5、了解矿产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知道矿产资源是人类
重要的自然资源,树立合理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掌握分类技能,
并能将此技能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
1、作业内容:
围绕本章所讲内容,按照“各种各样的岩石”“制作岩石标本盒”
“岩石与矿物”“岩石碎裂了”“保护矿产资源”“探究技能 分类”五
个节次顺序,在遵循单元整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2、类型
纸质作业、拓展探究作业
单元作业 课前预习作业、课中作业、课后实践作业
跨学科综合作业
整体设计
3、原则
思路 (1) 单元整体设计原则
(2) 作业类型多样原则
(3)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多样学习方式的原则
4、终极目的
(1)导航学生学习进程、引领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引领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
(3)发展学生思维
(4)立德树人
4
安徽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宿州市参赛作品
(课时作业)
单元内容 第二单元岩石 课题 各种各样的岩石 节次 8 第 1
课时
题型 填一填 选一选 实 题量 3
践探究
作业时长 基础性作业___5_分钟实践性作业___20_分钟,合计_25___分钟
作业功能(可多选)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复习 课后实践
作业类型(可多选) 分层作业 弹性作业 □个性化作业 □探究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 □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与设计
意图
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自评 □
一、课前预习题 学生互评 小
组评议 教师
1、覆盖在地球上的坚固部分称为(),通常我们所称呼的石头,就 评价 □其他
_________
是岩石破碎之后的样子。
2、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有的被()和()覆盖,有的()着。 评价标准:答案
是否准确
3、岩石是()的,不是经过人工加工过的混合物。
设计意图:检测
学生基础知识掌
握情况
作业分析:第一
题通过预习,让
学生掌握有关岩
石的基本信息;
答案:(1)岩石 (2)岩石 土壤 植被 裸露
(3)天然
5
二、以下哪种物体属于岩石?
玻璃 水泥块 玄武岩 花岗岩
红砖碎块 石灰岩 大理岩 砂岩
第二题用课堂所讲知识出题,以图片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岩石,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从而调整
和安排自己的教
学。
答案:玄武岩 花岗岩 石灰石 大理石 砂岩
拓展性、实践性作业(选做)
将全班按 6 人一组分成 8 个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翡翠公园、 评价实施主体:
南苑社区等地寻找岩石,并且在组长的带领下,将找到的小块岩石 学生自评 □
洗干净后收集到小盒子里,并标注采集地点。提醒学生采集时注意 学生互评 小
安全。 组评议 教师
评价 □其他
_________
评价标准:以数
量多、种类丰富、
采集地点多为优
设计意图:通过
寻找和采集岩石
的实践活动,学
生能充分体会到
岩石在大自然中
是普遍存在的。
6
评价指标 水平
数量多 ☆☆☆☆☆
种类丰富 ☆☆☆☆☆
采集地点多 ☆☆☆☆☆
作业分析:通过这次实践性作业,各小组都采集到了数量不等的岩石,为下节课观察岩石做好了准备。并且学生们在采集活动中懂得了在什么地方才能采到岩石、应该怎样采集岩石、采集时需要准备什么工具、要注意什么问题等,在锻炼了动手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对科学实践课的兴趣。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提升了小组协作能力和班级凝聚力。
7
单元内容 第二单元岩石 课题 各种各样的岩 节次 第 2
石 8 课时
题型 填一填 连一连 题量 3
实践探究
作业时长 基础性作业_5_分钟,拓展性作业__20__分钟,合计__25__分钟
作业功能(可多选)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复习 课后实践
作业类型(可多选) 分层作业 □弹性作业 □个性化作业 探究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 □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与设计
意图
第一题 仔细推敲,我能辨
评价实施主体:
观察各小组自己收集到的岩石的特征,组内交流之后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自评 □
并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学生互评 小组评议 教师
评价 □其他___小组间互评,评出最佳小组
放大镜 小刀 小手电 一杯水 评价标准:观察
详细、分类准确、
实验要求 记录完整、小组
岩石 纹理 硬度 透光性 吸水性
成员参与程度高
名称
花岗岩 ①一定的观察次序;
②良好的操作习惯:
设计意图:让学
注意安全、保持桌面卫生;
生学会岩石分类
砂岩 ③实事求是;
④边观察边记录; 方法,发现每种
大理岩 ⑤组内交流,小组汇报。
岩石都具有不同
的特征
作业分析:学生
通过多种感官和
利用一些简单的
答案:只要学生认真观察并能大致描述出各岩石的纹理、硬度、透 工具,观察到花
光性、吸水性特征即可,不必过分追求精确。 岗岩、砂岩、大理岩等三种岩石
在颜色、形状、
颗粒组成、硬度
等方面有所不
同,对不同种类
8
的岩石有了更充
分的认识。
拓展性、实践性作业(选做)
第二题 动手实践,我最棒
课后搜集身边的岩石,并用本节课所学的观察方法进行仔细观察和分类,记录观察和分类结果,带回学校与同学交流。
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小
组评议 教师
评价
评价标准:观察
详细、分类准确、
记录完整
设计意图:进一
步将所学知识应
用于实践。
作业分析:大自
然是最好的课
堂,此题意在增
强学生的知识迁
移能力,培养学
生将所学知识应
用于实践的能
评价指标 水平 力,引导学生走
进自然,热爱自
☆☆☆☆☆
观察详细 然。
分类准确 ☆☆☆☆☆
记录完整 ☆☆☆☆☆
9
单元内容 第二单元岩 课题 制作岩石标本 节次 9 第__1_课时
石 盒
填一填
题型 辨一辨 题量 3
实践探究
作业时长 基础性作业 5 分钟实践性作业 30 分钟,合计 35 分钟
作业功能
(可多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复习 课后实践选)
作业类型
分层作业 弹性作业 个性化作业 探究性作业
(可多
实践性作业 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选)
基础性作业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与设计
意图
评价实施主体:
第一题 认真思考,我能填 学生自评 □
学生互评 小
1、制作标本所需的工具与材料有剪刀、胶水、笔、____、卡纸、棉 组评议 教师
花等。 评价 □其他
2、____ 就是岩石和矿物的“身份证”。 _________
评价标准:答案
第二题 仔细推敲,我能辨 是否准确
对的打√,错的打 X 设计意图:检测
学生基础知识掌
(1)制作精美的岩石矿物标本需要不断充实标本盒。( ) 握情况
(2)制作标本的过程,可以了解更多岩石和矿物的特性。( )
(3)岩石矿物标签只需注明编号和名称。( ) 作业分析:用课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第一步是清洗。( ) 堂所讲知识出
题,以填空和判
答案: 断的形式出现,
第一题:(1)纸盒 (2)标签 便于教师了解学
第二题:(1)√(2)√(3)X(4)X 生知识掌握情
况,从而调整和
安排自己的教
学。
10
拓展性、实践性作业(选做)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与设计
意图
第三题:动手实践 我最棒 评价实施主体:
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制作岩石“身份证”的知识,为翡翠公园的岩
□学生自评
石制作“身份证”,为来公园游玩的市民做一次岩石科普。岩石“身
份证”按照如下格式制作: 学生互评 小
组评议 教师
评价 其他
_________
评价标准:根据
身份证正面 岩石“身份证”
的信息,市民能
对这块岩石有初
名称: _________
颜色: _________ 步的了解。
软硬: _________
组成: 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
用途:_________ 生利用所学,应
用于实践,提升
身份证背面 他们为社会服务
的能力,激发他
们为社会服务的
X X 岩身份证
意识。
签发单位:X XX
作业分析:此项
鉴定日期:X 年 X 月 X 日 跨学科作业将课
堂知识与社会实
践相结合,涉及
科学、语文、美
术、道法等相关
学科知识,学生
在完成作业的过
程中,既夯实了
基础知识,锻炼
了实践能力,又
提升了语言表达
技巧,增强了审
美能力。
11
评价指标 水平
市民能根据“身份证”了解岩石 ☆☆☆☆☆
制作精美 ☆☆☆☆☆
12
单元内容 第二单元岩 课题 岩石与矿物 节次 10 第_1_课时

题型 填一填 题量 3
实践探究
作业时长 基础性作业___5_分钟,拓展性作业___30_分钟,合计____35_分钟
作业功能
(可多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复习 课后实践选)
作业类型
分层作业 □弹性作业 □个性化作业 探究性作业
(可多
实践性作业 □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选)
基础性作业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与设计
意图
第一题 认真思考,我能填 评价实施主体:
(1)我们可以通过( )( )( )等方法观察岩石,通
□学生自评 □
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 )( )( )( )等。
学生互评 □小
(2)花岗岩内含有三种不同矿物,白色的是( ),肉红色或黄 组评议 教师
评价 □其他
褐色的是( ),黑色的是( )。
_________
评价标准:是否
正确
设计意图:检测
学生基础知识掌
握情况
作业分析:用课
堂所讲知识出
题,以填空题的
形式出现,便于
教师了解学生知
识掌握情况,从
而调整和安排自
己的教学。
13
第二题 仔细观察,我会做
完成表格
名称 颜色 条痕 光泽 形状 硬度
石英
云母
长石
答案:
第一题:
(1)用手摸 用放大镜看 轻轻敲打
花岗岩、大理岩、砂岩、页岩
(2)石英 云母 长石
第二题
名称 颜色 条痕 光泽 形状 硬度
半透明或透 白色条痕 玻璃光泽或蜡 块状或柱 很硬
石英
明 烛光泽 状
黑色或褐色 白色略带浅 玻璃光泽或接 片状 很软
云母
绿色条痕 近金属光泽
乳白色或肉 白色条痕 玻璃光泽或蜡 块状或柱 很硬
长石
红色 烛光泽 状
拓展性、实践性作业(选做)
评价实施主体:
第三题:动手实践 我最棒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小
14
1、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物品观察、描述矿物的特征。你能借助下列 组评议 □教师评价 其他
物品设计实验,描述赤铁矿的特征吗? _________
评价标准:认识
方法是否正确、
步骤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利用
放大镜 手电筒 白砂纸
学过的岩石知
识,去认识身边
常见的矿物。
作业分析:该题
铁钉 钥匙
能够提升学生利
用课堂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也能激发
学生探索自然的
兴趣。
实验一:将矿物在( )上用力划一划,观察粉末的颜色。
实验二:运用( )观察矿物晶体的形状。
实验三:观察矿物断口处的光泽。
实验四:用( )照射矿物,辨别矿物的透明度。
实验五:用( 、 )刻划矿物,鉴别矿物的硬度。
答案:实验一:白砂纸;实验二:放大镜;实验四:手电筒;实验五:铜钥匙、铁钉
2、把你观察到的特点记录下来,并制作成卡片。
15
矿物名称:赤铁矿
划痕颜色: 晶体形状:
断口光泽: 透明程度:
硬度: 主要用途:
答案:
矿物名称:赤铁矿
划痕颜色:樱红色 晶体形状:块状断口光泽:土状(金属) 透明程度:不透明硬度:硬 主要用途:炼铁、颜料
评价指标 水平
认识方法正确 ☆☆☆☆☆
步骤规范、合理 ☆☆☆☆☆
卡片制作精美 ☆☆☆☆☆
16
单元内容 第二单元 课题 岩石碎裂了 节次 11 第___1_课时
岩石
填空题
题型 实验题 题量 3
探究题
作业时长 基础性作业__3__分钟,拓展性作业__15__分钟,合计__18__分钟作业功能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复习 课后实践
(可多选)
作业类型 分层作业 弹性作业 □个性化作业 □探究性作业
(可多选) 实践性作业 □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与设计
意图
第一题:认真预习 我能填 评价实施主体:
填空题:
□学生自评
(1)长期的( )变化、( )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 )
等自然因素会引起岩石之间互相( )和( ),也会对 学生互评 □小
组评议 教师
岩石造成破坏,使其碎裂!
评价 □其他
(2)由坚硬的( )变为松软的( ),通常都要经历 _________
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 )资源。 评价标准:答案
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检测
学生基础知识掌
握情况
作业分析:用课
本知识以填空题
的形式出题,更
能调动学生学习
答案: 的积极性,也便
于教师了解学生
(1)昼夜温度 植物的根系 流水、风
知识掌握情况,
碰撞 摩擦
从而调整和安排
(2)岩石 土壤 土壤
自己的教学。
拓展性作业(选做)
第二题 我观察,我探索,我发现
评价实施主体:
17
(一)实验 比较岩石的硬度 □学生自评
1、正确的顺序是( ) ( ) ( ) ( )。学生互评 □小
A、然后用铜钥匙分别在岩石上刻划,记录结果。 组评议 教师
B、首先使用指甲分别在岩石上刻划,记录结果。 评价 □其他
C、最后用铁钉分别在岩石上刻划,并记录结果。 _________
D、准备实验材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铜钥匙、铁钉。
评价标准:是否
2、实验的结论是( )。 正确
A、页岩最软,花岗岩最硬。
B、石灰岩比页岩软。 设计意图:检测
学生对实验过
(二)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程、实验现象掌
1、正确的顺序是( ) ( ) ( ) ( )。握情况
A、接着再加热,再冷却,反复多次。
B、用镊子夹一块页岩,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 作业分析:结合
C、观察岩石的变化。 学生实验过程,
D、把加热后的页岩迅速放进水里冷却。 以排序的方式让
学生进一步了解
2、现象:( ) 和掌握比较岩石
硬度的方法。
3、实验结论是( )
A、页岩最软,花岗岩最硬。
B、页岩比石灰岩软。
答案:
(一)
1、D B C A
2、A
(二)
1、B D A C
2、岩石会碎裂、变小,碎石边缘比较锋利,用来冷却岩石的水中也有从岩石上脱落的碎屑。
3、B
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自评
18
学生互评 □小
组评议 教师
第三题 :动手实践我最棒 评价 □其他
_________
以下是老师在芜湖学习时随手拍下来的马仁奇峰景区岩石破裂的
图片。你们日常生活中或外出旅游时如果见到岩石碎裂的场景,请 评价标准:图片仔细观察,尝试判断岩石碎裂的原因,并随手拍下图片和同学分享。收集丰富,与岩
石碎裂有关
评价指标 水平
设计意图:观察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岩石碎裂现象,了解岩石碎裂分解的自然力量。
作业分析:此项作业引领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迁移到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岩石碎裂的现象的浓厚兴趣,并让他们乐于探究岩石碎裂的各种原因。
图片丰富 ☆☆☆☆☆
图片内容与岩石碎裂有关 ☆☆☆☆☆
19
评价标准:搜集的资料准确、详
实、丰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内容,为上好本节课做充分准
参考答案:
备。
各种金属制品(刀具、金属壳、栏杆、钢筋等),各种燃料(汽
油、柴油、煤油等),很多装饰品(玻璃、陶瓷、大理石等),建 作业分析:课前筑材料(水泥、花岗岩、砖瓦、石灰等)…… 关于怎样合理利用 预习,能够训练
和保护矿产资源,言之成理即可。
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养成良好
的预习习惯,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0
评价实施主体:□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小组评议 □教师评价 □其他
_________
单元内容 第二单元 课题 保护矿产资源 节次 12 第__1_课时
岩石
题型 填一填 题量 3
做一做
作业时长 基础性作业_5_分钟,拓展性作业__25__分钟,合计__30___分钟
作业功能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复习 课后实践
(可多选)
作业类型 分层作业 弹性作业 □个性化作业 探究性作业
(可多选) 实践性作业 □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与设计
意图
第一题 我是资料搜集员
课前预习作业:
你知道哪些矿物?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什么用途?搜集资料,了解关于矿物的知识。
矿物名称 用途
第二题: 评价实施主体:
本节知识我了解,大家踊跃来参赛(课中练习):
□学生自评
(1)金属制品和大理石来自于( ),( )是人类生
活的重要(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人均 学生互评 □小
组评议 教师
占有量较( ),而且有些矿产资源还面临着( )的
评价 □其他
危险。
_________
(2)矿产资源按用途可分为( )、( )( )。 评价标准: 回答
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再生过程( )。
准确 迅速
设计意图:检测
答案: 学生对本节内容
的掌握情况
(1) 矿产 矿产资源 物质基础 低 枯竭
作业分析:以竞
(2) 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 能源矿产
赛的形式能够激
非常缓慢
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提高课堂参
与度。
拓展性作业(或实践性作业等)
第三题 我是节能小卫士
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小
组评议 教师
评价 □其他
评价标准:回答
合理即可。
设计意图:拓展
学生思维,让学
生了解矿产的用
途无处不在
作业分析:此题
可以让学生懂得
矿物资源极其珍贵且不可再生,我们一定要养成节约资源、保 矿产的重要作
护资源的良好习惯,并以自己的行动带动或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 用,了解矿产的
的人投入保护资源的行动中来。 不可再生性,增
强保护矿产资源
请随手记下自己本周的节能行为并与同学分享。 的意识。
21
时 间 我的节能行为
评价指标 水平
自身节能行为多 ☆☆☆☆☆
能影响周围人加入节能队伍 ☆☆☆☆☆
22
单元内容 第二单元 课题 分类 节次 第__1__课时
岩石
题型 探究、拓展 题量 1
性作业
作业时长 基础性作业____分钟,拓展性作业__15__分钟,合计__15___分钟
作业功能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复习 课后实践
(可多选)
作业类型 分层作业 弹性作业 个性化作业 探究性作业
(可多选) 实践性作业 □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与设计意图
拓展性作业(或实践性作业等)
评价实施主体:
学生自评 □
学生互评 □小
根据课堂所学分类技能,尝试在家将自己的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 组评议 □教师
类整理好并叠放整齐。 评价 其他
_________
评价标准:告知
父母自己的分类
标准,并请父母
评判。
设计意图:训练
学生的分类能
力,提升学生的
生活技能。
评价指标 水平 作业分析:该作
分类合理 ☆☆☆☆☆ 业既是一项家庭
作业,也是一次
叠放整齐 ☆☆☆☆☆ 亲子活动,不但
将课堂所学运用
于生活实践,活
学活用,巩固了
分类相关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的
23
动手能力,且有
利于营造整洁、
舒心的生活环
境。
24
安徽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宿州市参赛作品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单元内容 四年级下册 岩石 节次 8—12 节 第____课时
第二单元 课题
填一填
题型 判一判 题量 13 小题 作业时长 20 分钟
连一连
作业内容 评价标准与设计意

1、将相应的岩石名称填入对应图片下 评价实施主体:□学
生自评 □学生互
评 □小组评议
教师评价 □其
他_________
评价标准:答案是否
( ) ( ) ( ) 正确
答案:石英 长石 云母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
能否根据图片中岩
石呈现出的特征,判
定其属于哪一种岩
石,加深学生对岩石
的认识。
作业分析:该题以图
片的形式直观呈现,
能根据学生答题情
况,了解学生对三种
岩石的认识情况。
25
第 2 题: 评价实施主体:□学
填写下列图片中岩石碎裂的原因
生自评 □学生互
评 □小组评议
教师评价 □其他
_________
评价标准:答案是否
( ) ( ) 准确合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
一步巩固岩石碎裂
的原因的相关知识。
( ) 作业分析:四幅图片
均取自课本,学生应
该相对熟悉。此处以
答案: 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既可以检测学生对
植物根系的生长 水流的冲击
课本是否熟悉,也能
温度的变化
加深学生对岩石碎
裂原因的印象。
第 3 题: 评价实施主体:□学
将下列矿物与其对应的应用连接起来 生自评□学生互评
□小组评议 教
师评价 □其他
_________
评价标准:答案是否
正确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
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答案: 作业分析:用课堂所
讲知识出题,以连线
题的形式出现,便于
教师了解学生知识
掌握情况,从而调整
和安排自己的教学。
26
评价实施主体:□学
生自评 □学生互
评 □小组评议
第 4 题: 教师评价 □其他
_________
请排出从岩石到土壤的演变过程。 评价标准:是否能准
确掌握从岩石到土
壤的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
碎石和砂粒 疏松、破碎的岩石 对“从岩石到土壤演
变过程”掌握情况
(1) (2)
作业分析:该题以图
片的形式呈现,能够
给学生造成视觉冲
坚硬的岩石 新形成的土壤 击,巩固相关基础知
识的同时,让学生明
(3) (4)
白从岩石到土壤需
答案:(3)(2)(1)(4) 要经过非常漫长的
时间,从而树立保护
土壤资源的环保意
识。
评价实施主体:□学
生自评 □学生互
评 □小组评议
第 5 题: 教师评价 □其他
_________
请排出制作岩石标本盒的正确步骤。
评价标准:答案是否
A.把岩石装进盒子里。 准确
B.把岩石洗干净。
C.把岩石贴上表明岩石名称的标签。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
D.把岩石砸成小块。 对制作岩石标本盒
步骤的掌握
( ) ( ) ( ) ( ) 作业分析:此题以排
答案: 序的方式呈现,难度
( B ) ( D ) ( C ) ( A ) 相对较大,能很好地
检测学生是否很好
地掌握了制作岩石
标本盒的相关步骤。
27
第 6 题(多选): 评价实施主体:□学
生自评 □学生互
评 □小组评议
教师评价 □其他
岩石“身份证”的内容,除了岩石的特征,还应包括( ) _________
A.岩石编号、名称。 评价标准:是否遗漏
选项
B.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
C.岩石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
固制作岩石身份证
的相关知识
作业分析:选择题表
面看起来只是让学
答案:ABC 生选出正确答案,实
际上也能据此看出
学生对“为岩石制作
身份证”这项社会实
践活动的参与程度。
评价实施主体:□学
生自评 □学生互
评 □小组评议
第 7 题 教师评价 □其他
_________
判断 评价标准:答案是否
( )1.常见岩石有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 准确
( )2.所有岩石都是被埋藏在土壤下的,我们一般无法直接观察。 设计意图:全面考查
( )3.岩石都很坚硬,比如花岗岩。 学生对本单元基础
知识的掌握情况。
( )4、砖块也就是一种岩石。
( )5、在有些岩石中可以观察到植物或动物的痕迹。 作业分析:7 个小题
基本上涵盖了本单
( )6、矿物的划痕颜色和它的外表颜色是一致的。
元的知识内容,完成
( )7、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 这些题目,既能让学
生将五课内容串通
起组成岩石。
起来,构建起简单的
知识网络,又方便教
师摸清学生本单元
28
知识掌握情况,从而
为接下来的教学提
供参考。
答案:
1.√ 2.× 3.× 4.× 5.√ 6.× 7.√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填空 3 √ 容易 原创
2 填空 4 √ 中等 原创
3 连线 2 √ 容易 改编
4 排序 4 √ 容易 改编 20 分钟
5 排序 1 2 √ √ 容易 原创
6 选择 2 √ 容易 原创
7 选择 1 2 3 4 5 √ √ 容易 原创
2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