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名篇名句默写
福建省三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卷
12.(10分)(1)孔子用“   ,   ”两句表明自己识别好学之人的标准,即要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并且善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
(2)孔子认为要识别君子和小人就要看其价值追求,看其对“义”与“利”的态度的两句是“   ,   ”。
(3)《<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   ”,如果能做到“   ”,就不会失败。
(4)《大学之道》中的“   ”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   ”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5)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如果不扩充推广会产生负面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   ,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颜渊》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解答了颜渊对于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出乐观自信的积极思想,“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蔑视权贵的人生态度。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 《论语:雍也》中说君子应该“文质彬彬”,如果处理不好“文”与“质”的关系,可能
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2)《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性,可以提
高观察力,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4)《礼记·大学》中,阐述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应该修身养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9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两句是词人遥望金陵的想象,并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2)《登岳阳楼》中,诗人更关心的是“______”,自己的凄苦境况并未使诗人伤心落泪;可想到国家,诗人却“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通鉴·唐纪·贞观十一年》载:“盖幽、厉尝笑桀、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感慨“______,______”与之一脉相承。
福建省宁德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2)《大学之道》中指出无论是天子还是平民,都应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的句子是“ , 。”
(3)《<老子>四章》中用“ , ”劝诫人们不要自我夸耀,应低调内敛。
(4)《五石之瓠》中惠子认为大葫芦大而无用,一是不能盛水,二是因为“ , 。”
(5)诐辞知其所蔽, ,邪辞知其所离, 。(《孟子 公孙丑上》)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止,吾止也。《<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____________。(《孟子·公孙丑上》)
(3)儒家强调过犹不及,《<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在论证质朴和文采的关系时曾经用“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表达类似的观点。
(4)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几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___________” ,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大学之道》中强调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应该“____________”。
(6)《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7)“行百里者半九十”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四章》中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绝不放松。
(8)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老子>四章》中也讨论“知人”和“知己”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五石之瓠》中借用比喻嘲笑惠子不通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庄子以反问的方式说出了“五石之瓠”的新用处是:____________。
(10)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极大而极刚强,“____________”,就会充满天地之间;这种气还必须“____________”,否则就会缺乏力量。
名篇名句默写
福建省三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卷
12.(10分)(1)孔子用“   ,   ”两句表明自己识别好学之人的标准,即要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并且善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
(2)孔子认为要识别君子和小人就要看其价值追求,看其对“义”与“利”的态度的两句是“   ,   ”。
(3)《<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   ”,如果能做到“   ”,就不会失败。
(4)《大学之道》中的“   ”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   ”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5)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如果不扩充推广会产生负面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   ,   ”。
1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与默写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重点字:敏、慎)
(2)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重点字:喻)
(3)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重点字:慎)
(4)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重点字:致)
(5)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重点字:苟)
【点评】《论语》名句辑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颜渊》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解答了颜渊对于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出乐观自信的积极思想,“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蔑视权贵的人生态度。
16.克己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天生我材必有用 钟鼓馔玉不足贵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 《论语:雍也》中说君子应该“文质彬彬”,如果处理不好“文”与“质”的关系,可能
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2)《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性,可以提
高观察力,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4)《礼记·大学》中,阐述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应该修身养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7. (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2)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
(3)可以群 可以怨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9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两句是词人遥望金陵的想象,并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2)《登岳阳楼》中,诗人更关心的是“______”,自己的凄苦境况并未使诗人伤心落泪;可想到国家,诗人却“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通鉴·唐纪·贞观十一年》载:“盖幽、厉尝笑桀、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感慨“______,______”与之一脉相承。
(三)名篇名句默写
(1)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3)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福建省宁德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2)《大学之道》中指出无论是天子还是平民,都应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的句子是“ , 。”
(3)《<老子>四章》中用“ , ”劝诫人们不要自我夸耀,应低调内敛。
(4)《五石之瓠》中惠子认为大葫芦大而无用,一是不能盛水,二是因为“ , 。”
(5)诐辞知其所蔽, ,邪辞知其所离, 。(《孟子 公孙丑上》)
2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5)淫辞知其所陷 遁辞知其所穷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止,吾止也。《<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____________。(《孟子·公孙丑上》)
(3)儒家强调过犹不及,《<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在论证质朴和文采的关系时曾经用“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表达类似的观点。
(4)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几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___________” ,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大学之道》中强调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应该“____________”。
(6)《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7)“行百里者半九十”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四章》中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绝不放松。
(8)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老子>四章》中也讨论“知人”和“知己”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五石之瓠》中借用比喻嘲笑惠子不通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庄子以反问的方式说出了“五石之瓠”的新用处是:____________。
(10)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极大而极刚强,“____________”,就会充满天地之间;这种气还必须“____________”,否则就会缺乏力量。
【答案】 ①. 譬如为山 ②. 未成一篑 ③. 诐辞知其所蔽 ④. 遁辞知其所穷 ⑤. 文质彬彬 ⑥. 然后君子 ⑦. 仁以为己任 ⑧. 死而后已 ⑨. 就有道而正焉 ⑩.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物有本末 . 事有终始 . 慎终如始 . 则无败事 .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 以直养而无害 . 配义与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譬、篑、诐、遁、壹、蓬、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