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毕业考试统编版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小学毕业考试统编版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资源简介

2023年小学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书写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学校开展“百年新征程 强国必有我”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要制作宣传展板,班级要制作宣传小报,同学们要进行宣传解说。
第一部分 积累展示(共30分)
情境一:同学们听了校长在“百年新征程 强国必有我”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并做了摘要。请按要求完成第1-3题。(共16分)
1.请将“百年新征程 强国必有我”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摘要中画横线的句子)抄写下来,注意书写正确、规范端正、行款整齐、力求美观。(10分)
2.根据摘要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按顺序依次写出词语。(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3.选出与摘要中加点的词语“拔得头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勇夺第一 B.摘得桂冠 C.斩获佳绩 D.喜获金牌
情境二:在准备宣传展板和宣传小报内容时,同学们运用了很多积累的词语、古诗词和名言警句等知识。请按要求完成第4-10题。(共11分)
4.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搅和(huo) 徘徊(huái) 焉知非福(yān) B.不禁(jìn) 彻底(chè) 见微知著(zhù)
C.埋头(mái) 无聊(liáo) 司空见惯(guàn) D.丑恶(è) 单调(diào) 重见天日(chóng)
5.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通霄 幼稚 觉察 死得其所 B.沸腾 艰硬 严峻 不可思议
C.侵袭 染缸 占据 万不得以 D.拨弄 防御 清脆 翻箱倒柜
6.选出下列诗文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孰为汝多知乎(因为) B.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C.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D.要留清白在人间(指高尚的节操)
7.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到横线上,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疫情防控, 抢险救灾, 有平凡的人民挺身而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是时代的英雄。
A.不但……而且……所以…… B.不是……而是……所以……
C.不论……还是……都…… D.不仅……而且……都……
8.选出与“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诗句是( )。(1分)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
A.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B.能否做到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C.通过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让我们更加了解家乡的红色文化。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10.结合语境,完成古诗词和名言警句等填空。(5分)
(1)名诗蕴含中华儿女精神。虽然“人无再少年”,但宋代苏轼却说道“ ① ?门前流水尚能西!”“蝼蚁尚且偷生”,明代于谦却留下了“ ② ,要留清白在人间。”
(2)名句彰显中华儿女智慧。读书时,我们要刻苦努力,因为“读书须用意, ③ 。”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 ④ 。”
(3)名篇抒写中华儿女情怀。朱自清对时间流逝发出深深叹息:“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⑤ 了,如薄雾,被 ⑥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情境三:主题教育活动不能少了读书声,同学们快来参加“漫步世界名著花园”读书交流会。请按要求完成第11-12题。(共3分)
11.交流:下列是关于“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读书方法,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我们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B.读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并把页码标注出来。
C.外国文学往往有不同的译者,为了更好地交流,我们只能选择同一个版本。
D.阅读名著时先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12.辩论: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后,同学们围绕着“小学生要不要读《鲁滨逊漂流记》”展开了辩论,反方观点认为:这本书是三百多年前的书,与我们相隔太远,而且我们基本上不会流落荒岛,这本书可读可不读。请你抓住反方的漏洞,结合阅读收获,为正方写一段辩论词,做到有观点有依据。(2分)
第二部分 阅读实践(共40分)
情境四:在准备“百年新征程 强国必有我”的故事解说和主题演讲过程中,同学们搜集了下面三份阅读材料。请结合每份阅读材料内容,按要求完成第13-23题。(共40分)
(一)阅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完成第13-15题。(10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我以日初出远: (2)及其日中如探汤:
14.两个小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观点的?(可使用原文句子)(5分)
两小儿争论的问题是: ①
人物 观点 现象 依据
一儿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 远者小而近者大
另一儿 ③ ④ ⑤
15.两小儿能驳倒对方的观点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为人民服务(节选)》,完成第16-19题。(共13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6.找出并抄写本段的中心句。(2分)
17.把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
18.根据提示,梳理信息,补全思维导图并完成填空。(6分)
除张思德同志外,我还知道死得比“泰山还重”的人物有 ③ 、 ④ 。
19.阅读有关张思德同志的资料,谈谈为什么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3分)
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卫团通讯班长和毛泽东的警卫。在一次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窑顶坍塌,不幸牺牲,年仅29岁。
(三)阅读红色故事《火线桥》,完成第20-23题。(17分)
火线桥
①1947年初夏,孟良崮战役正打得激烈。在战后不远的一个小山村里,新媳妇王兰美正坐在新房里,呆呆地望着那扇贴着红“喜”字的榆木门。村子里没有人,都去支援前线了。
②忽然,婆婆领着一群妇女回来了,院子里一下子撒满了欢声笑语。炉子支起来了,柴火烧起来了,她们正打算烙更多的饼送往前线。
③可就在这时,妇女主任李桂芳急急火火闯了进来。“姊妹们先停一停,俺有要紧事要说。”一句话把满院子的欢乐气氛凝固了,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李桂芳。
④原来李桂芳去区里开会领回了十万火急的任务:一支队伍要在傍晚渡过汶河参战孟良崮。区里要求下午必须架好一座浮桥保证队伍顺利渡河。村里所有的男劳力都去前线了,架桥的重担就落到了她们的肩上。“姊妹们,咱们可不能拖后腿,更不能让人小瞧了咱沂蒙解放区的妇女。”
⑤很快,村里的青壮年妇女集合起来了,但用什么物体架桥却成了问题。大家议论的焦点最后形成了共识,一致同意用各家的门板搭建浮桥。河滩上,三四十个妇女排成整齐一队,各家摘下来的门板摆放在她们的脚下。有人突然喊了一声:“新媳妇也来了!”王兰美一身新嫁衣扛着那扇贴着大红“喜”字的门板气喘吁吁地跑了来,“俺也要参加架桥。”
⑥桥板有了,支撑桥板的木桩一时之间却难以找到。怎么办?队伍到达的时间迫在眉睫。李桂芳的心头焦急的火苗在窜跳。王兰美轻轻说了一句,大家的焦虑之火被这轻轻的一句话熄灭了。
⑦队伍以急行军的速度开过来,指挥员望着宽阔的河水,皱着眉焦急地问李桂芳:“桥呢?”
⑧李桂芳喊了一声:“姊妹们架桥!”
⑨三四十个妇女扛着门板,一个接一个跳进湍急的河流里,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门板,一座壮丽的人桥架起来了。
⑩指挥员惊呆了,战士们惊呆了。
李桂芳大声喊道:“同志们快过桥,别耽误了时间。”
经历过无数枪林弹雨的指挥员脸上滚着热泪,手一挥:“同志们过桥。”
王兰美站在齐胸的河水里,虽然已是五月,河水依然透骨冰凉,肩膀上承受着子弟兵快步踏过门板的踏压,整个人渐渐麻木了。
队伍过完了,妇女们爬上河滩,一个个瘫倒在沙滩上。王兰美感到肩膀火辣辣的疼,伸手一抹全是血,门板上的大红的“喜”字也早已踏得稀烂。
20.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迫在眉睫:
(2)枪林弹雨:
21.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火线桥”的故事。(3分)
22.同学们听完故事,交流了对人物的感受,请你完成下列填空。(7分)
(1)联系下文,可以推测第⑥自然段中,王兰美轻轻说的那一句话应该是“
”,这体现了王兰美 的品质。
(2)第⑩自然段中,两个“惊呆”了是对指挥员和战士们的 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 。
23.贴着大红“喜”字的这块门板被当地评为“最具代表性的革命文物”,联系选文内容,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推荐理由的是( )。【多选】(3分)
A.这块门板展现了一种工艺,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B.这块门板铭记了一段历史,是对现代人们的激励。
C.这块门板见证了一个故事,是对战区人民的敬佩。
D.这块门板镌刻了一段记忆,是对军民一家的诠释。
第三部分 习作分享(共30分)
情境五:“强国必有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让我们来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吧。(共30分)
24.请从下面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习作。(30分)
话题1: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我们不断成长,如读书节、辩论赛、分享会等。六年来,哪次语文实践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活动中你又有什么收获。选择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记录下来,要求:过程清楚,详略分明,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话题2:“正能量”有很多种,如坚持、善良、勇敢、乐观等,它们总能从不同方面影响我们、激励我们。你身边有哪些正能量?请你以“身边的正能量”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记录一件正能量的事。要求:中心明确,情感真实,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2023年小学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积累展示(共30分)
1.(共10分。)
书写正确占4分:错、漏、添字的,每字扣0.5分,4分扣完为止,不倒扣。
规范端正占2分:规范得1分,端正得1分。
行款整齐占2分:排列整齐得1分,布局合理得1分。
力求美观占2分:结构稳定得1分,有一定的美感得1分。
2.(共5分。每字0.5分。)
①寄托 ②责任 ③目标 ④领域 ⑤建树
3-9.(共7分。每题1分。)
C B D A C B D
10.(共5分。第(1)(2)题,每空1分;第(3)题,每空0.5分。错、漏、添字的,每字扣0.5分,每空分值扣完为止,不倒扣。)
(1)①谁道人生无再少 ②粉骨碎身浑不怕
(2)③一字值千金 ④忠言逆耳利于行
(3)⑤微风吹散 ⑥初阳蒸融
11.(共1分。)
C
12.(共2分。有观点1分,有依据1分。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观点即可。)
示例1:我认为应该去读这本书。这部小说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在荒岛上,鲁滨逊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不放弃。他学会了如何建造房屋、捕鱼、种植作物和制作工具。这些技能不仅帮助他在荒岛上生存下来,也让他成为了一个自给自足的人。这些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学会适应环境,我们也能够克服困难。
示例2:我认为应该去读这本书。这部小说教会了我们如何珍惜生命。在荒岛上,鲁滨逊面临着许多危险,但他总是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他学会了如何制作武器和防御工具,以保护自己。这告诉我们,生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它,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示例3:我认为应该去读这本书。这部小说教会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在荒岛上,鲁滨逊不仅仅是一个生存者,他还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他帮助其他人,教他们如何生存,建造房屋和制作工具。这告诉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 阅读实践(共40分)
阅读题,错字不影响意思不扣分,只要意思通顺即可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3.(共2分。每空1分。)
(1)认为 (2)热水
14.(共5分。每空1分。此题用原文的句子或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都可以。)
①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
②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③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⑤近者热而远者凉
15.(共3分。做出判断1分,解释原因2分。)
不能。两小儿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他们的观点都有事实和常理作为支撑,所以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说服对方。(“解释原因”大意对即可。)
(二)课内阅读(13分)
16.(共2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7.(共2分。此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吗?
18.(共6分。前两个空每空2分,后两个空每空1分。)
①轻于鸿毛 ②为人民利益而死
示例:③李大钊 ④黄继光(后两个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是符合“为人民利益而死”这一条件的人物即可。)
19.(共3分。)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死因人民的利益而死,体现了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死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要重”。(此题需要答出三个层面的内容,每个层面1分:一是活着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二是死去是因人民的利益而死,三是他的死是有意义的。)
(三)红色故事阅读(17分)
20.(共4分。每词2分。大意对即可。)
(1)指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2)枪支如林,子弹如雨,指激战的战场。
21.(共3分。)
孟良崮战役时,战后的一个小山村里的妇女们拆下各家的门板,跳进冰冷的河水中,用自己的肩膀扛着门板,用身体架起一座桥,让战士们按时过河参战。(此题需要答出三个关键点,每点1分:人物是“妇女们”;过程是“拆下自家门板,用身体扛住门板”;结果是“让战士们按时过河参战”。)
22.(共7分。第三个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我们跳进河里,用肩膀扛着门板,用身体架起桥。/ 爱党爱军、英勇无畏、英勇机智、无私奉献等(此空符合文意,答出任一点即可。)
(2)神态 他们看到此情此景后的感动和震惊。(后一个空大意对即可。)
23.(共3分。正确答案共三个选项,每选对一个选项就得1分。)
B C D
第三部分 习作分享(共30分)
24.(共30分。一等30-26分,二等25-21分,三等20-16分,四等15-0分。)
一等(30-26分)
选材典型,中心突出,表达真实情感。/ 能按照一定顺序写,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重点部分有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 语意顺畅,语言生动。/字数至少达到400字。
二等(25-21分)
选材较典型,中心明确,有情感表达。/ 能按照一定顺序写,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重点部分有细节描写。/ 语意通顺,语言比较生动。/字数至少达到400字。
三等(20-16分)
选材一般,中心尚明确,情感表达比较生硬牵强。/ 有顺序,详略不够得当,重点部分写得不具体,缺少细节描写。/ 语言表达不够流畅自然。/字数不足300字。
四等(15-0分)
中心不明确,脱离题意,内容单薄,基本没有情感表达。/ 没有按照顺序写,没有详略安排,没有细节描写。/ 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字数不足150字。
只写了开头的习作酌情给1~5分。
2023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