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第二节 《参与民主生活》【自主学习】一、行使民主权利1.公民参与的内涵、必要性以及要求。P38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_____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_______。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___________。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2)民主________: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有利于充分发扬_____,广泛凝聚_______。(3)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__________;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______,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___________制度、___________制度是公民______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4)民主管理: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它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事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5)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______权的具体体现。行使民主监督的意义:①国家: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个人: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二.增强民主意识3.公民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①对社会: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______意识密切相关。②对国家: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_________。③对公民: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4.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要求)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______、公正、______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③立场________、逻辑_______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5.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①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课堂检测】1.(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民主监督B.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监督C.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民主选举D.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决策2.(2023·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某校开设模拟政协社团课,通过“双师”(辅导老师+政协委员)指导同学们模拟政协委员履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开展社会实践研究。同学们撰写的《关于建立H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的提案》被H地区政协正式立案,相关工作进入落实环节。材料表明( )①公民有依法表达自己意愿的自由 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③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④模拟政协有利于提升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热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12345热线”是政府关注民生、倾听民意的平台。小林所在小区没有无障碍通道,看到坐着轮椅的李奶奶每次出行都要两个人抬着上下台阶,他向“12345”热线反映了这一情况,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孩子挑食偏食没有吃饱,家长没到学校了解真实情况,就向“12345热线”反应学校伙食差,要求学校大幅度提高学生伙食水平。上述材料共同告诉我们 ( )①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反应诉求的渠道 ②公民要严格执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愈加丰富 ④公民要理性、公正、客观地意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随着社会发展,妇女权益保护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亟待修法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2022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下称“草案二审稿”)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公民积极参与意见征集活动,这是通过( )A.专家咨询制度参与科学立法 B.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网上评议政府参与民主监督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进行民主决策5.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是( )①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②具备民主意识已经成为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素养③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④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提高自身的民主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情境探究题【增强民主意识】以下是九年级学生小凡同学家庭生活中的两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问题。情境一:爸爸下班后,看到小区门口张贴的“市人民政府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征集意见”的通知后,马上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情境二:妈妈报名参加了由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举行的轨道交通线网票价听证会。(1)你认为小凡的爸爸和妈妈分别是通过哪种方式来参与民主决策的呢?(4分)(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为增强自己的民主意识作出怎样的努力?(6分)1-5:BBBBB(1)答: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2)答: 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共39张PPT)社会新闻回顾:公民参与社会生活8月6日、7日,一位名为“铁头惩恶扬善”的网红,连续发布相关视频,并向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举报新东方违规补课。他的行为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思考:(1) 作为公民,要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他是在正确行使权利吗?(2)如果是你发现类似问题,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反映问题?如:拔打“市长”热线、联系新闻媒体、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请同学们讨论作答)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三课《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3.2 参 与 民 主 生 活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新教材)【政治认同】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辨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道德修养】知道增强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法治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健全人格】增强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民主态度。【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主动参与民主生活,培育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教学难点: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1公民参与的内涵、必要性以及要求。P382公民实现民主权利有哪些形式?P38-403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P41-42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P4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45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P42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花5分钟预习教材P30—36,关注以下问题。01行 使 民 主 权 利说一说:什么是公民参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何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生活?参与选举拨打政务热线反映问题网络平台留言网络举报交通违法了解“公民参与”: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有助于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通过政治制度内的渠道,试图影响政府的活动,特别是与投票相关的一系列行为。形式有很多,投票、竞选、集会、抗议、游行、示威、检举、对话、辩论、协商、游说、听证、上访等1.公民参与的内涵、必要性以及要求。P38笔记整理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内涵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必要性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要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下图反映出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①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之“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选民代表选民选民代表代表应选名额候选人名额候选人名额从选民的角度看从候选人的角度看②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之“民主选举”大会全体会议进行选举或者决定任命时,会场设秘密写票处。本次会议进行选举和决定任命,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大会设监票人35名,由各代表团在不是候选人或被决定任命的人选的代表中推选。选举票和表决票使用国家通用文字和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7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制。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思考: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中的这些规定说明了什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办法:时政热点新闻回顾:课堂探究:社会生活中,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有以下几种说法。小组讨论:上述说法是否有道理?说说你的理由。观点整理:公民要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要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参加选举;要以理性的态度参与选举;选举谁不仅要看他的能力,还要看他的品德。是否认真对待自己手中的一票,是衡量我们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地位形式原则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民主选举笔记整理2.(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形式之 民主选举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之“民主协商”新闻中提到的“民主议事协商会”属于民主参与的哪种形式?它有何优势?去年6月21日,一场由村“两委”干部代表、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村贤、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民主议事协商会在巫溪和平村会议室举行。一名老党员说,“只要厂子建起来,魔芋就有地方加工了,不愁烂地里。厂子要用工,大家还能在家门口挣点钱。”村民赵某担忧道,“好处大家都晓得,关键是要解决魔芋的软腐病。这病一来,魔芋要绝收,建的厂也是个摆设。”人大主席肖某给大家解释,“新的魔芋品种人家种了很多年,还要派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种植指导,镇上也安排了专门的农技人员……”民主议事协商会后,和平村共引进投资9000万元,带动村民盘活土地150亩、发展特色产业800亩,全村261户年均增收超过40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民主协商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作用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方式(政策实施前)地位: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范围和形式: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2.(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形式之 民主协商笔记整理选举民主、协商民主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的区别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实现形式,主体是国家,用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体是公民。民主选举和民主协商知识辨析: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之“民主决策”思考:政府为什么要举行公交票价听证会?这样做有何好处?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听证会”的举行,能够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能够使公民充分表达意愿,有利于决策方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民主决策地位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要求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制度保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政策实施前)2.(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形式之 民主决策笔记整理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专家咨询制度民情信箱、民情热线、民情接待室、民情恳谈会等,由下而上,把社会层面的民意民情,汇总反映到政府层面。公民主动将意见反映给政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几种具体表现:社会听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由上向下,由政府向社会民众公示重大事项,一个决策成文(或 草案),然后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主要针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听证会举办方要邀请各方代表参加,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重点讲解:2023年4月1号,市物价局开通网站充分调查了解情况和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意见。2023年4月15日,邀请专家学者对水价调整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听取专家建议。2023年5月1号,形成两个备选方案并在网上公示,集思广益。2023年5月12号,召开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对备选方案作出相关修改完善,并进行决策。说一说:以下属于哪种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学以致用: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之“民主管理”结合视频,说一说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有何好处?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新增内容)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民主管理作用:(1)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2)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事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政策实施中)2.(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形式之 民主管理笔记整理南宁“天价停车费”事件:四人被免职 曾因停车一天收费上百元引争议;南宁市“慧泊停车”(属国有企业)停车收费问题引发热议的起因是:网友举报。它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视频体现了公民通过哪种方式行使民主权利?(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2)意义: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国家)②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公民)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之“民主监督”民主监督下图漫画《“好”与“坏”》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需要民主监督?公民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P40有利于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P40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学以致用:民主监督地位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意义①国家: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个人: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政策实施后)2.(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形式之 民主监督笔记整理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民主监督(事中、事后)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形式O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直接输入文本内容即可,字体效果不会更改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民主监督(对社会上一切违法犯罪行为)民主监督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权的方式:民主监督的方式:区别知识辨析:02增 强 民 主 意 识民主意识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就是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自觉愿望和要求。“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是建立在民众的良好的民主意识上的”---- 蔡元培什么是公民的民主意识关注社会热点探究与分享思考:从群众广泛的参与热情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依据课本内容作答)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有利于加强国家治理,有利于提高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近年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群众关注、征集群众建言已成为两会前夕的“标配”, “我向总理说句话”、 “我给两会捎句话”等各类建言征集活动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参与。2023年是人民网连续第13年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20天累计收到建言近3万件,每一件都体现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我给两会捎句话#话题全网曝光量超5亿,点评赞超150万。3.公民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笔记整理①对社会: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P41②对国家: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P42③对公民: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P42团队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面对成员间的意见分歧,你是队的负责人,你会当团队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你是冲突的一方,你会面对别人意见和建议,如果你是团队参与人,你会要有主人翁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但要自觉服从共同要求要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作出协调。要有责任意识、顾全大局,理性对待。重视他人意见,客观辩证分析,逻辑清晰表达。议一议:在学生社团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你的选择?课堂探究: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P41说话权利包括说错话的权利,对谣言的宽容本质上是对说话权利的保护。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清者自清,最好不干涉,让谣言自生自灭。有些谣言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可以宽容。谣言是没有事实依据捏造的话,不能传播。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谣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说错话与造谣性质不同。言论自由权不能侵犯他人权利。造谣是主观故意的破坏行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必须拿起法律武器与谣言斗争到底。谣言有危害,现代信息传播很快,许多谣言在被证伪前已经伤及无辜。谣言不能宽容。小组讨论: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谣言不仅不能传播,而且应该举报。课堂探究:如何对待谣言?P424.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要求)笔记整理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5.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①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公民参与必要性,涵义及要求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如何增强民主意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民参与的方式遵守宪法积累民主知识在实践中增强民主意识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如何参与民主生活?知识梳理:1.“选准人,带好路,奔小康,共致富”“村民选好村干部,选好干部为村民”“选好一人,受益全村;选好一届,造福一方”。积极行使选举权利( )A. 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B. 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根本途径C. 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D. 一定能选出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当家人”2、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9次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正确的是( )①某选区选民一致选举王某为具人大代表——民主选举②钱某参与居民用水的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决策③李某拨打市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扰民问题——民主决策④王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监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AB课堂检测3.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市举行“我为两会写徵议案”活动,共收到学生提交的徵议案2万余条,议案关注的内容从“双减”到乡村振兴,从科教兴国到中国式现代化……连续八年,该地学生的优秀微议案被带上全国两会。这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基层民主4.(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漫画《参与》表明( )①我国人民的意愿和要求都得到了实现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③在我国,公民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④公民积极行使建议权,促进科学决策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BC课堂检测比较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优点 ①更直接反映民意,实现选民意愿;②更好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操作性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局限性 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操作性复杂,成本较高,效率低)。 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适用范围 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②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优缺点)知识拓展: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优缺点)比较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含义 正式候选人名额等于应选名额 正式候选人名额大于应选名额优点 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 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局限性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误以为已“内定”,积极性受到影响 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知识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参与民主生活》.pptx 3.2《参与民主生活》学案.docx 公交票价听证会.mp4 天价停车费.wmv 民主管理.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