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7页,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为 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 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
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第Ⅰ卷(共 60 分)
第Ⅰ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最符合题意的。第 1 至 15 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第 16 至 30 题为历史试题。答案请按要求
填涂在答题卡上。
1.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有人说,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
路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挑战
B.中学阶段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C.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充满了新的希望
D.中学生活给予我们太多选择,必会让我们迷失方向
2.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军苏翊鸣,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实现梦想的奋斗历程。总
书记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从中我们体会到
A.努力追求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B.少年树立梦想就能获得成长进步
C.紧连国家的梦想才更有价值 D.少年编织梦想并需不懈追逐梦想
3.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勤奋学习”,以下不
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阅读大量中外名著典籍 B.为篮球比赛对手喝倒彩
C.参观江苏省江海博物馆 D.利用所学法律知识维权
4.今年 9月起,劳动课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中小学生的必
修课程。对此,我认为
①文化知识促提升,劳动课程费时间 ②生活点滴皆学习,劳动课程也重要
③应积极参与劳动,提高多方面能力 ④劳动教育受重视,实践课程可摒弃
A. 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9月 29日,“江海新才”学院 2022年开学典礼在南通开放大学举行,98名外卖小哥、快
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进入大学深造。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学习没有终点,终生都需要学习 ②从业阶段,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任务
③学习能让他们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④新业态从业者的能力素质普遍低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第 1 页 共 7 页
{#{QQABZQiAggCgAhAAAQhCAQVQCkGQkBCACIoOgAAAMAAAgRFABCA=}#}
6.短跑名将苏炳添介绍自己在东京奥运会上打破亚洲纪录的“秘诀”:通过学习研究,要提
高成绩必须解决自己之前存在的股后肌群力量和踝关节力量不足、主动下地速度和发力速率
偏慢、起跑姿势不合理等问题……可见,苏炳添的成功得益于
A.树立目标,相信自己 B.找准方法,自我完善
C.善于学习,越挫越勇 D.把握机遇,学习他人
7.右图漫画旨在告诉我们要
A.满怀信心,肯定自我价值
B.坚持个性,拥有独特禀赋
C.独立思考,提高认知水平
D.客观认识,正确把握自我
8.战国时期,廉颇因蔺相如位居其上,心怀不满,故贬损之。蔺听闻,避之不与相争,称廉
为赵将,以勇气闻于诸侯。与尔相争,势必一伤,恐危赵国,且置恩怨。廉闻言,顿知言行
失当,心中有愧,遂负荆请罪,终成好友,共卫赵国。廉颇收获友谊的路径
A.过度自信→欣赏他人→自我反省→收获友谊
B.他人评价→发现问题→自我反省→收获友谊
C.他人评价→欣赏他人→交流合作→友谊永存
D.过度自信→自我反省→发现问题→友谊永存
9.“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下列与此认识自我方法相同的是
A.阅读班主任写给自己的评语 B.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内心活动
C.把自己与同龄小伙伴作比较 D.演讲比赛之前对着镜子练习
10.以下连环画启示我们
A.理性面对他人评价 B.学会与他人合作
C.只需关注自己想法 D.要做到尊老爱幼
11.七年级 1班举办“友谊面面谈”活动,以下点评正确的是
选项 情境 点评
A 小雨总是把所有秘密告诉网友。 正确,因为友谊是亲密的关系。
B 张斌因怕浪费自己时间拒绝教我数学题。 错误,因为友谊是双向的。
C 林峰答应帮我保守去网吧打游戏的秘密。 正确,因为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
D 小玲疏远经常贬损自己的朋友。 错误,因为必须宽容朋友。
12.恩格斯评价与马克思的友谊时说:“我一生所做的……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
做得还不错。我很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恩格斯所认为的真挚友谊
源于
A.志趣相投 B.家境相仿 C. 能力相当 D.欣赏对方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第 2 页 共 7 页
{#{QQABZQiAggCgAhAAAQhCAQVQCkGQkBCACIoOgAAAMAAAgRFABCA=}#}
13.刘刚最近总是眉头紧锁,下课发呆,好友陈亮猜测,他肯定是出什么事了,于是问他,
刘刚支吾半天不肯说。陈亮应该
A.关心和支持朋友,打破砂锅问到底 B.从此与朋友绝交,划清彼此之间的界线
C.尊重朋友的需要,把握彼此的分寸 D.指责朋友不坦诚,直接表达内心的不满
1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言警句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下古语给我们的启
发正确的是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不能盲目自大地评价自己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谊不受时间和空间阻隔
④“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宽容他人能增进彼此友谊
A.①③ B.②④ C. ①② D.③④
15.古往今来,有人因友得福,有人因友惹祸,交友需要智慧。下列交友行为可取的是
A.对于朋友的无心伤害,耿耿于怀 B.发生冲突时保持冷静,互不理睬
C.等待着别人主动交往,避免尴尬 D.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友,不交损友
16. 王同学在阅读《中国通史》开篇第一章《中华先祖》时,从某段落中提取了“距今约 70
万~20万年”“能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等信息。据此判断,这介绍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17. 下面是某历史博物馆对早期中华文化遗址的介绍,据此判断这介绍的是
考古学者在遗址中发现了多处稻
谷、稻草的堆积层,还有大量的木
桩、木板、柱、梁、枋等干栏式建
筑构件。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陶寺遗址
18. 每年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来到“中华第一陵”,他们以 34通鼓
声和 9响钟鸣的最高礼数共祭轩辕黄帝。这是因为黄帝
A. 受部族爱戴 B. 创制了汉字 C. 是人文初祖 D. 根治了水患
19. 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阶段时序中,与中国历史上的第
一个奴隶制王朝对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 甲骨文的文字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甲骨文的“山”是三座
峰峦相接的形状,甲骨文的“羊”像羊的头颅。这反映的造字方法是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第 3 页 共 7 页
{#{QQABZQiAggCgAhAAAQhCAQVQCkGQkBCACIoOgAAAMAAAgRFABCA=}#}
21. 宜侯夨(cè)簋(guǐ)出土于江苏镇江丹徒,簋内底有铭文 120余字,大意是:周康王
封夨为宜侯,赏赐他美酒、铜器、弓箭和田土、山川、奴隶等。该铭文反映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察举制
22.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
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于
A.夏商之际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2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经常将竞技性强的一些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军事训练
中,例如投石、距跃、曲踊等。此外,游水、竞舟等也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这表明当时
的体育运动
A. 适应了战争形势的需要 B. 重在提升个人身体素质
C. 彰显了以德治国的理念 D. 致力于巩固周王室统治
24.《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一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节目,如若策划一期《墨子》,
下列可列选其中的是
A.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5.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 700千米,仅用两年
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A. 铁制工具的出现 B. 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
B. 交通网络的发达 D. 国家组织能力的提高
26. 《史记》认为秦末农民起义是因秦法规定“失期,法皆斩”,但湖北出土的秦简中《秦
律》记载:“御中发征,乏弗行(未及时出发),赀(罚)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责
备)。”据此可知
A. 《史记》记载的内容完全不可信 B. 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而无据可考
C. 考古材料是研究古史的唯一依据 D. 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27. 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下列与成语“楚河汉界”、“四
面楚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城濮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巨鹿之战 D. 楚汉之争
28. 下表是汉文帝发布的部分诏令,集中反映了他的治国主张是
◆二年九月,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十二年三月,岁(每年)劝民种树。
◆十三年六月,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A. 重视农业生产 B. 提倡勤俭治国 C. 减轻农民徭役 D. 废除严刑峻法
29. 董仲舒曾以贤良身份提出,文化的“一统”和政治的“一统”是一致的,而前者又可以
为后者奠定深入人心的统治根基。为此,他主张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尊崇儒术 D. 重农抑商
30. 汉武帝晚年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旁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坟墓,并在墓前塑造了“马踏
匈奴”的石像,这是为了纪念
A.吕尚 B.蒙恬 C. 赵括 D.霍去病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第 4 页 共 7 页
{#{QQABZQiAggCgAhAAAQhCAQVQCkGQkBCACIoOgAAAMAAAgRFABCA=}#}
第Ⅱ卷 (共 40 分)
第Ⅱ卷共 4 小题,第 31、32 题为历史试题,第 33、34 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请
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
31. (10分)珍视历史遗产,坚定文化自信。请参与“中华古代文明展”活动,回答问题:
【馆藏文物】
鼎中王者——司母戊鼎名片
铸造朝代:
器物功能:
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
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整
修等工序。
美学价值: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营造出
肃穆、庄严的祭祀之感。
图 1 历史价值:
(1)图 1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国之重器。请结合所学知识,在名片横线处完善对该
文物的介绍。(3分)
【文化遗址】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建于公元前 3 世纪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
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功在当
代,利在千秋,不愧是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
——摘编自《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 2
(2)图 2是穿越时空的伟大工程都江堰。请写出该工程的主持修建者,结合材料和所学知
识,谈谈你对都江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理解。(3分)
【传世文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图 3 《论语》书影及摘要
(3)图 3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文化典籍《论语》。请写出它代表的学术思想流派及该学派的
创始人。从图 3的摘要部分,提炼一项对你有指导意义的学习方法。从以上三组先秦时期的
中华文明遗产中,你汲取到怎样的精神力量?(4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第 5 页 共 7 页
{#{QQABZQiAggCgAhAAAQhCAQVQCkGQkBCACIoOgAAAMAAAgRFABCA=}#}
32. (10分)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4 秦朝形势图
(1)《汉书》对秦始皇统一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请写
出秦朝统一的时间、建立的意义。结合图 4,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4分)
材料二
图 5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
取的治理策略及取得的成效。此外,他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
材料三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 10
年之内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汉朝延续达 400 年,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只是中国方面内
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
(2 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第 6 页 共 7 页
{#{QQABZQiAggCgAhAAAQhCAQVQCkGQkBCACIoOgAAAMAAAgRFABCA=}#}
33.(8 分)实现梦想,做更好的自己,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实现梦想】2022 年 8 月 18 日,《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邀请了与祖国同龄的攀登者夏伯
渝老人。他每天清晨 4 点起床,训练五六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中断。2018 年他实
现了为之奋斗半生的梦想,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成为全世界登顶的
残疾人中最年长者。
(1)从梦想角度,谈谈夏伯渝老人的经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4 分)
【完善自我】从普通快递小哥到党的二十大代表,宋学文送快递 11 年,使命必达,冒疫奔
忙,满足用户急需。所有付出的背后,是他做好工作中每一件小事,找到平凡岗位中属于自
己的闪光点,把握生活中各种学习机会,最终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我们该怎样遇见更好的自己?(4分)
34.(12 分)人物档案:小刚,七年级新生。
【明辨是非】小刚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无法融入新集体。班主任与他谈心,他说:“我
不喜欢把心中所想与朋友分享,所以没有朋友也无所谓。”
(1)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4 分)
【指点迷津】疫情再次席卷通城,开学暂缓,线上学习重启。
(2)结合图片,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进行劝导。(4 分)
【高效规划】临近期中考试,小刚顿感焦头烂额。他梳理了近期需要完成的事情:
①复习所学知识,认真踏实备考;
②校运动队训练,备战年底比赛;
③定期上网聊天,联络网友感情;
④爷爷明天生日,礼物尚未购买;
(3)厘清事情轻重缓急,将以上事项的序号
填入四个“□”中,高效规划时间。(4 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第 7 页 共 7 页
{#{QQABZQiAggCgAhAAAQhCAQVQCkGQkBCACIoOgAAAMAAAgRF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