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上2014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上2014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上2014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
——第四单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一、选择题
◆(2014·湖南怀化市)10.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以下哪一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版权所有:21教育】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014·江苏扬州)9.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应该是( )
A.遵义会议 B.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2014·湖北恩施)18.“和则两利,斗则两败”,国共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 )
A.北伐战争 B.三大战役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2014·黑龙江龙东)7.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谈论的是( )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井冈山会师
◆(2014·海南)8.在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参观者可看到依据20世纪40年代某一历史场景制作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欢笑言和版”公仔(如右图)。这一历史场景是( )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2014·浙江温州)17.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
◆(2014·山东泰安)13.右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他们这次见面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决定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C.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签署《双十协定》
◆(2014·江西抚州)6.“如展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前往重庆)……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毛泽东此行”是为了( )
A.参加中共“一大” B.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C.争取和平民主 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4·黑龙江大庆)15.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 )
A.民主与自由 B.和平与民主 C.团结与进步 D.自由与和平
◆(2014·江苏镇江)9.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21*cnjy*com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4·江苏盐城)10.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重庆谈判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014·山东济宁[六三制])1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史实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台儿庄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千里跃进大别山
◆(2014·山东聊城)14.《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要求:“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A B C D
◆(2014·安徽省)5.图1是1947年《东北话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三大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2014·四川凉山州)3.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D.发动了三大战役
◆(2014·贵州铜仁)16.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
A.青化砭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2014·福建省漳州市)12.某同学到图书馆查阅解放战争时期的资料,可供参考的是( )
A.《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B.《百团大战形势图》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形势图》 D.《朝鲜战争》纪录片
◆(2014·四川广安)23.“1947年7月—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把战争推进取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转战陕北歼强敌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大军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2014·湖北宜昌)9.解放战争时期,揭开国共两党战略大决战序幕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14·山东泰安)14.小明在百度搜索工具栏中输入:“关门打狗、锦州、林彪”等词,他研究学习的战役应是( )2-1-c-n-j-y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14·江苏扬州)10.下列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
1948年9月
地点
锦州、沈阳
结果
歼灭国民党军47万多人
意义
解放了东北全境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14·云南昆明)6.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决定首战东北。为此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2014·山东滨州)11.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根据三幅图片,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

A.全面内战爆发 B.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C.战略大决战 D.百万雄师过大江
◆(2014·广东揭阳)11.下表是某次战役人民支前统计,陈毅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次战役是( )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14·湖南衡阳)12.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14·湖北孝感)25.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请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

图6 林彪、罗荣桓等在前线作战图7 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图8 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D.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垮台
◆(2014·河南)7.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2014·黑龙江龙东)16.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14·四川巴中)23.1948年10月,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见,他感叹的战役是( )21cnjy.com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14·广东珠海)59.右图为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以弱胜强,打败敌人的哪一重要原因?( )21·cn·jy·com
A.人民群众积极支援
B.武器装备精良
C.双方兵力悬殊
D.将士作战勇敢
◆(2014·湖北襄阳)16.三大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人数最多和被称为“瓮中捉鳖”的战役依次是( )2·1·c·n·j·y
A.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2014·江苏镇江)10.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14·湖南长沙)16.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
D.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2014·广西贵港)4.下列战役中解放华北全境的是(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2014·山东日照)16.革命战争时期的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山东莱阳人),每到一地就把途经的地名刻在随身携带的小竹竿上,共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城镇和村庄的名称。这件不寻常的文物,成为人民支前的历史缩影。据你的判断,唐和恩参加支前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14·云南)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14·山东潍坊)10.右图的日历定格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它记载着(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D.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2014·内蒙古赤峰)8.毛泽东的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的含义是指人民解放军( )
A.解放南京 B.挺进大别山 C.转战陕北 D.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2014·湖南株洲)8.识图析图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根据示意图有效信息判断,该战役是( )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2014·广西崇左)5.口号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反映的是下列哪次战役(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2014·贵州黔西南)11.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下列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2014·四川内江)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有关解放战争史实的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国性内战由此开始
B
1947年,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C
三大战役胜利
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
◆(2014·江苏无锡)10.为了纪念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张老师向同学们推荐观看有关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如(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七七事变 ②《挺进大别山》 ③《西安事变》 ④《辽沈战役》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14·山东东营)11.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www-2-1-cnjy-com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014·山东烟台)11.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来源:21cnj*y.co*m】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014·贵州遵义)21.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2014·广西南宁)32.“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2014·福建泉州)9、中华民国37年,人民军队班长董存瑞舍身炸敌碉堡,用年轻生命为部队的前进开辟了道路。当时人民军队的名称是( )
A.工农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2014·青海西宁)8.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一组是( )
①重庆谈判 ②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③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④北平和平解放
A.②③④①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2014·江苏南京)7.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光辉的历程。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③中共一大召开 ④长征结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2014·山东济宁[六三制])8.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
A.五四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2014·江苏泰州)40.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2014·江苏宿迁)8.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进行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www.21-cn-jy.com

①井冈山会师 ②南昌起义 ③长征胜利 ④南京解放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2014·广东梅州)8.下列对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事件所作的历史结论或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C.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非选择题
◆(2014·福建龙岩)22.1949年初,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2.错误:辽沈战役;改正:平津战役;
◆(2014·江苏苏州)22.柳亚子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A21教育网
◆(2014·黑龙江绥化)31.下面是蒋介石两封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电报,仔细阅读电文,回答相关问题。21*cnjy*com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举凡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未寒(未寒即8月14日)
——1945年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
(1)材料一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1分)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1分)
(2)依据材料二判断这封电报发于中国哪一重大事件之前?(1分)你认为蒋介石为何发起这一重大事件?(1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份电报造成的最终结果?(2分)
◆(2014·广东梅州)17.(6分)创建人民军队、坚持领导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A B
材料二 8月上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21·世纪*教育网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三 (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战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A和图B分别描绘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2)依据材料二,红军改编表明第几次国共合作正在形成?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的最大规模进攻性战役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战略决战中首先发起的战役是什么?(2分)
17.
(1)A:南昌起义;(1分)B:井冈山会师;(1分)
(2)第二次国共合作;(1分)百团大战;(1分)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分)辽沈战役。(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