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重阳节是敬老节,要尊敬老人。道德修养: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法治观念:熟悉重阳节的习俗,如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健全人格:培养尊老敬老的好习惯,从小事做起。责任意识:初步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了解秋天里的其他节日。话题二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教学反思:《团团圆圆过中秋》这一课主要通过中秋节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中秋传说、 中秋习俗以及与中秋有关的诗句,感受中国人借月思亲的情怀,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助力。课堂上,我主要通过各种活动,如猜谜语、开心话中秋、赛诗会、敬老爱老过重阳等,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感悟生活,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和情感。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天真可爱,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可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差,常会不由自主地说话、捣乱、交头接耳,等等。对此,我主要用了两大课堂调控的策略:一是正面表扬肯定,二是善用目光交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期待的目光,用亲切的语言和微笑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师一定要从正面肯定学生作出的努力,形成良好的教师期望,弱化学生课堂秩序不好的意识,使学生感受积极的心理暗示,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赛诗会时,学生的参与性很高,能随着舒缓的音乐,朗诵诗歌,感受中秋佳节的团圆和美好;学生也能大胆创作,写下优美的诗句,对这此我都及时给子肯定和表扬。在这样的环境下,有部分坐不住的学生也受到良好气氛的感染,参与到了课堂中来。对个别调皮好动的学生,我会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或者用眼神跟他交流,及时制止他随意讲话、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课堂教学秩序的好坏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它既与学生的个性、兴趣、意志有关,又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有关,还与班级人数的多少有关。我们要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总结经验,优化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