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一课时)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一课时)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探索生命
第2章 第1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2. 通过两例实验,能够归纳出实验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通过设计对照实验,培养科学探究思维。
课堂导读
1.阅读P28实验法的七个步骤,在p26-27课文上找出对应步骤并标注。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问题
③作出假设
④设计实验方案
⑤实施实验方案
⑥分析实验现象
⑦得出结论
实验法研究的示例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长约2米,身体呈绿黄色,具有菱形黑褐色斑。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发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也有近似种。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那么,科学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猎物的呢?
发现并提出问题
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他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收集和查找资料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作出假设
科学家的实验
A
B
实验1
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A
B
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科学家的实验
实验2
由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看,只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才会去追寻;没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根本不会去追寻。
支持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分析
结论
1.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惟一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
一只是被响尾蛇袭击过,而另一只没被袭击;设置对照
讨论分析
2.实验的变量是?
毒液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相关的信息
实验法研究步骤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先放猎物逃走,后去追寻和吞食猎物,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呢?
收集阅读与响尾蛇有关的4个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去追寻猎物的
科学家设计2个对照实验
科学家进行2个对照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实验中两只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老鼠?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课堂导读
2.用实验法的七个步骤去验证p14“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合作探究
1.“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活动中,有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起对照作用的是哪一组?
3.总结归纳设计对照试验应注意些什么?
2.分析p17-18活动,此实验的变量以及p18讨论题。
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并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