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尊重他人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尊重他人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八 年级 上 册教案
备课序号:第 7 节
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
执行教学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4.1尊重他人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3.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尊重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
教学重点 尊重的真正含义和意义
教学难点 践行尊重、尊重要从我做起
教学模式 “一心二导三力”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视频、课件、教材
教 学 过 程 个性思考
【故事导入】——故事提兴趣,学习更有趣 故事导学:成都大运会上的故事 2023年8月4日,成都大运会赛场出现了暖心的一幕。在羽毛球男单首轮比赛中,王正行与乌干达选手穆扬贾·阿莫斯的比赛第一局刚打了一半,阿莫斯的球拍突然断线,却没有替换的球拍,王正行立即将自己的备用球拍借给阿莫斯,比赛得以继续。王正行说:“体育比赛除了输赢,还有友谊。自己把球拍赠送给乌干达选手,这是很自然和正常的事,感谢成都大运会为运动员提供了切磋技艺、友好交流的平台”。赛后在教练李雪芮的提议下,王正行把球拍正式送给了远道而来的阿莫斯,两个年轻人在场边高兴地合影留念。 思考: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传递温暖,促进社会和谐。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们要讲道德,懂得尊重他人。 过渡: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尊重他人》。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1.了解尊重的内涵,正确认识尊重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2.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与技巧。 3.尊重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 必备知识清单 1.什么是尊重?尊重他人有哪些表现(是什么)? 2.尊重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 3.我们应如何做到尊重(怎么办)?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教学故事一】——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小组合作】——互帮又互学,小组力量大 议一议:结合成都大运会上的故事什么是尊重?尊重他人有哪些表现? 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表现: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表现为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小组合作】——互帮又互学,小组力量大 议一议:1.你赞同那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赞同,帮助别人是替别人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尊重别人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的尊重能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议学总结:2.为什么需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意义)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折感等。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二、尊重从我做起 【教学故事二】——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故事研学:陈云的故事 1944年,陈云主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和供给保障工作。由于身体不好,出汗多,他穿的军装破得快,打了不少补丁。管后勤的同志看到后,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送给陈云一套新军装。陈云知道后,非常严肃地对这位同志说:“你是只给我发新军装,还是给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同志都发?现在不到发军装的时候,任何 人都不能例外。” 思考: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如何尊重他人?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②平等对待他人。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教学故事三】——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故事研学:骆驼与山羊的故事 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说:"长得高好。"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他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骆驼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 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羊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矮比高好。"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他们去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小组合作】——互帮又互学,小组力量大 思考: (1)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你是一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吗?如果是,你是怎样发现他的优点的?如果不是,谈谈你今后应该怎么做?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潜能,学会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这既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2)是,和她(他)相处,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以谦虚学习的心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潜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不是,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测一测:你会怎么做? 情境一:我会帮助小萌解决问题后,再去参观美术馆。 情境二: 我会停止看足球比赛,与同学一起商量写演讲稿的事。 情境三: 我会认真听舅舅谈昨晚看过的电影。 拓展:尊重的对象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拓展空间”,通过对尊重对象的拓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尊重表现为承认、接纳、重视等形式。尊重的对象除了人,还包括动物、大自然、历史和文化等。动物和人一样有生命,需要得到尊重。人类需要尊重自然,也需要尊重历史和文化。 归纳总结: 2、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 【知识梳理】——学会思维法,知识全概括 【课堂训练】——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 1.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关于尊重他人,以下同学的做法错误的是(D ) A.小朱是班上的热心肠,对同学们的请求总能给予热情的帮助 B.小刘有很多朋友,因为他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大家愿意和他做朋友 C.小罗是班长,当有同学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时,她总会站出来制止 D.小周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但回到家中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对家人总是大喊大叫 2.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当冲突发生时,不要只忙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体现了处理冲突的正确策略是( D ) A.保持冷静 B.及时处理 C.坦诚交流 D.换位思考 3.材料一: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置办齐全时,队长发现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叫道:“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条狗。”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一起,不就齐全了吗?” 材料二:公园里,一个同学一边走路,一边嗑瓜子,还把瓜子皮扔得满地都是,引得路人侧目。最后,他被管理人员发现并处以罚款。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3)我们应怎样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答案: (1)要学会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渴望得到他人与社会的尊重,尊重他人能让人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3)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板书设计 尊重他人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情境创设,依托鲜活的学习素材和丰富的课堂活动,设置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还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让学生理解了尊重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了我们要学会从多个方面学会尊重他人,总体教案设计够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教材,正确处理了教学难点,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引导学生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努力做到将尊重他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还要充分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的自身实践,更大限度地实现深度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