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4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44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 促进民族团结
学习目标
1、我国民族概况
2、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平等
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5、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新知导入
大家回想一下,在刚才的歌曲中,出现了多少个民族?
1.汉族 2.满族 3.纳西族 4.京族 5.东乡族 6.独龙族 7.侗族 8.水族 9.彝族 10.苗族 11.壮族 12. 门巴族 13. 土家族 14.维吾尔族 15.柯尔克孜族 16.瑶族 17.德昂族……
提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7.1《促进民族团结》
第一目
民族大家庭
新知讲解
民族大家庭
民族常识问答
问题思考:1.你能识别哪个民族吗?2.你能总结出什么道理?
苗族
藏族




壮族
回族
蒙古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知讲解
思考一:结合地图分析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思考:观察图片,分析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这种分布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新知讲解
思考二: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什么方针?
材料一: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材料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做民族工作,多次到民族地区视察调研,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奔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知讲解
思考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八下内容)
前提
自治权≠高度自治≠完全自治
注意:区别于港、澳、台的高度自治!
自治地方人大、人民政府
新知讲解
思考四: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
课堂笔记
1.我国的民族大家庭:
①民族概况:
②分布特点:
③基本方针:
④民族政策:
⑤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笔记 我国民族概况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平等
政治基础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
的方针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知识拓展
我国怎样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新知讲解
探究:如何理解民族平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代表共有2296名党员,他们是从全国9600多万名党员中选举产生的。从民族构成来:少数民族党员264名,涵盖40个少数民族,占总代表数的11.5%,相较之下,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重的的8.9%。
材料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在十四届人大代表比例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85%。
材料三:我国新修订的选举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应当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至少一名代表。
思考:党代会、两会中少数民族代表都会占有一定比例,这说明了什么?
新知讲解
①地位平等: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权利义务平等: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思考:党代会、两会中少数民族代表都会占有一定比例,这说明了什么?
同等的社会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合作讨论
讨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一般情况,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范围在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5-20分左右,但具体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省份和具体的加分项。1、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加20分。2、散居在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加10分。3、散居在城市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可以加5分。
思考:这一政策的规定是否违背民族平等的方针?
提示:不违背。平等的含义还包括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在政策上给与特殊照顾。
注意:
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
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方针
课堂笔记
笔记 如何理解民族平等
①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地位平等)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权利义务平等)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新知讲解
探究: 为什么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1903年12月,一支英国侵略军偷越我国边界,占领西藏帕里等地区,又于1904年4月进犯江孜。西藏人民践行“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卫战中浴血奋战,坚持了3个多月。
思考: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西藏人民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团结一致、抵御外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新知讲解
“火爆出圈的‘村BA’‘村超’,是新时代各民族自觉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时代画面。”
“村BA”“村超”是一个窗口,展现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美好画面,在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有积极影响。
思考: “村BA”“村超”展现了各民族怎样的追求 ?
提示: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追求)
新知讲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思考:总书记的讲话启示我们为什么加强巩固民族团结?
提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P96)
探究: 为什么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课堂笔记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历史渊源)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追求)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义务)
探究: 为什么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新知讲解
家和万事兴
新知讲解
探究: 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从2023年上半年经济总量方面来看,广东上半年GDP位居第一;江苏上半年GDP紧随其后,山东上半年GDP位居第三;宁夏、青海、西藏分别居29、30、31位。
提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与其他省份经济水平有较大差距。
思考:查找右图中少数民族聚居省份GDP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笔记: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新知讲解
探究: 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经济方面
民生方面
文化方面
新知讲解
思考一:以下工程项目你了解吗?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新疆公路
近日,两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迎来建设新进展:贵南高铁(贵阳-南宁)预计年内通车,将进一步完善我国西南地区高铁网,促进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间经济、文化融合发展。
西渝高铁(西安-重庆)四川段进入全面主体施工阶段,对推动中西部地区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新知讲解
思考二:这些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得益于什么?
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①加大对扶贫的支持力度
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探究: 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西电东送
新知讲解
探究: 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理塘县投资3140万元,新建村级幼儿园13个,乡中心幼儿园8个。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免除学杂费、书本费1324万元,发放教育惠民补助1389万元,兑现生源地助学贷款17万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0场次,2000余人次。投资1239万元,配齐全县学校课堂硬件设施设备。
社会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新知讲解
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探究: 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受到法律保护和标准化指导;藏文典籍得到保护和利用。
衣食、住房、节庆等传统习俗现代文化接轨;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
由三世达赖建成的『理塘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里居住着4300多名僧侣素有“康南佛教圣地”之称
课堂笔记
①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②社会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③民族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集成,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探究: 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国家
角度
新知讲解
从公民角度分析,我们能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些什么?
①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②自觉拥护和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④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⑤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同学
个人
角度
新知讲解
有人认为:我们中学生还小,维护民族团结与我们无关!
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公民个人应怎么维护民族团结?
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P96
知识补充
(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2.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3.有利于巩固新型民族关系
4.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为什么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地位”+“意义”
新知讲解
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大家庭
家和万事兴
我国民族概况
如何理解民族平等
为什么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分布特点:
方针: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关系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课堂练习
1. (2023年湖南郴州)2023年1月13日,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推动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出台配套政策文件,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我国各族人民应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可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应坚持的方针是
①各民族平等 ②各民族团结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各民族同步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2. (2023年湖北宜昌)宜昌对口支援的新疆温泉、西藏山南的学生来宜交流,他们游览主峡,参观校园,与宜昌的学生同台演出。如果为该活动拟定标题,最恰当的是
A.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C
课堂练习
3. (2023年四川广安)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组长汪洋在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支藏方略,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对口支援西藏( )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②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③有利于促进西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④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4. (2023年山东威海)“旧中国,我们瑶族被称作摇,被蔑称为‘动物’;解放了,我们被称作傜,变成了‘人’;民族识别后,我们被称作瑶,变成了‘玉,,是共产党让我们实现了从‘动物’到‘人’再到“宝,的转变。”瑶族群众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 )
①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只有瑶族是个宝
③只有瑶族发展了,中华民族才能得以繁荣
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都成为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5. (2023年湖南株洲)2022年,芦淞市场群获评“湖南省第十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近日,市场广大商户向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的困难群众捐赠了1000多件爱心服装,在各族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连心桥”体现了( )
①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事情,与其他地区无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课堂练习
6.(2023年江苏省泰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因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
①加强沟通交流,实现文化统一
②坚定政治信仰,拥护民族政策
③树立法治观念,打击分裂犯罪
④高举团结旗帜,崇尚平等互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维护民族团结的认识和把握。①: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不是实现文化统一,①说法错误;②④:中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拥护国家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自觉维护民族团结,②④说法正确;③:打击分裂犯罪是国家机关的职责,不是中学生应该做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7.(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族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②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和基础
③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在民族乡设立人民政府作为民族自治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③:根据所学,民族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故①③正确;②: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故②错误;④: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
课堂总结
8.(2023年四川省德阳)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下列与材料蕴含道理一致的语句是( )
A.位卑未敢忘忧国 B.我以我血荐轩辕
C.安其学而亲其师 D.同心掬得满庭芳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团结。D:分析题文,材料描述了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心掬得满庭芳意思是说大家共同使劲是院子里的鲜花开得很好,所隐含的意思就是大家齐心协力把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事业做好,使得成果丰硕,体现团结的重要性;D正确;AB: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AB不符合题意;C:意思是安心地学习,亲近师长;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
9.各族人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事件能直接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长沙香山旅游峰会隆重开幕
B.国家给某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
C.天心区北塘经济联合社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D.湖南西十八洞村与新疆吐鲁番市西门村结对共建
解析:D: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与新疆吐鲁番市西门村结对共建,体现了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故D说法正确;ABC:说法与题干主旨民族团结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D
课堂练习
10. (2023年湖南衡阳)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这次调研行程折射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贯彻新时代党“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方略的高度重视。
(1)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课堂练习
(2)从经济、民生、文化任选两个角度,谈谈党和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采取了哪些措施?
(2)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拓展提升
西藏70年巨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