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自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 (25 分)1.(10 分)(每空 1 分,错字、漏字、书写不清、潦草均不得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9分)(1)(2分)截 歧(2)(2分)A.混为一谈 B.咄咄逼人(3)(2分)以朋友关系而对他人提出无尽的要求,这是不智,也是不德。(以朋友关系而对他人提出许多要求,这是不智,也是不德。)(4)(3分)B3.(3 分) C(A.《阿长与<山海经>》侧重写人,侧重议论的如《二十四孝图》、《狗·猫·鼠》;B.《荷叶·母亲》是散文诗;D.“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垂问”敬辞。)4.(3 分)(1)(2 分)示例:赵老师好,我代表七(1)班同学来邀请您参加我们班本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交友之道”实践活动,请老师您一定要来。(称呼和时间 1 分,内容1 分)(2)(1 分)示例 1:交友之道,贵在真诚。示例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示例 3:缘来有你,友好往来。(只要是比较精炼的正能量的句子都可以)二、阅读(52分)(一)(12 分)5.(2 分) 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6.(3 分) B (A.①过了,超过②经过;B.①②离开;C.①跟随,跟从,随从②随,依顺;D.①不是,不能②同“否”)7.(4 分) (每词 1 分,句子 1 分,通顺即可)(1)和人家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委:舍弃,丢弃,丢下)(2)徐国的国君已经死了,这把剑是要送给谁呢?(予:赠予,送给,给)8.(3 分) C(“始吾心已许之”,是心理答应、许诺,并没有说出来,“答应出使回来就把剑给他”不正确)[译文参考] 季札初次被派出使,向北经过徐国。他拜访了徐国的国君,看出国君很喜欢他的佩剑,但不好意思说出来。虽然季札知道,可是季札因为还有任务,必须到其他中原的国家去,所以就没有把佩剑献出来。等季札完成任务返回到徐国,徐国的国君却已经死了。于是,他把剑解下来挂在国君坟墓旁的一棵树上,随后离开。随从问他说:“徐国的国君已经死了,这把剑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能这么说。我当初心里已经决定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二)(5 分)9.(2 分)不可以用“升”字。因为“生”字意为孕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海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残夜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在大海中孕育即将喷薄而出的景象,赋予朝阳无限的生机和活力(1 分),而用“升”则平铺直叙,达不到这种效果(1 分)。10.(3 分)示例一:诗的首联说自己身在外乡(在外任职)久不得归,颈联说新旧年交替无法与家人团聚(1 分),尾联说希望借归雁来传递家书(1 分),全诗层层相因,笼罩着淡淡的乡思愁绪(1 分)。 示例二:尾联是说要借北归的鸿雁为自己传递思乡的家书(1 分),这里的故园之思紧承颈联“江春入旧年”而来,且遥应首联的“客路”(1 分),全诗层层相因,笼罩着淡淡的乡思愁绪(1 分)。1{#{QQABJQoEogCgAAAAAAhCAQVCCgMQkAGACIoOQFAIMAAAgAFABCA=}#}(三)(9 分)11.(2 分)细、密、轻柔、绵长(1 分) 端庄、沉静、凄冷(1 分)12.(4 分)描写(1 分);实写(正面描绘和侧面烘托相结合)(1 分);抒情(1 分);虚写(感受)(1 分)13.(3 分)“青”、“亮”写出雨中植物青绿、明亮的特点(1 分),“逼”字写出小草青的程度(1 分),间接描写了春雨对天地万物的滋润(1 分)。(四)(16 分)14.(3 分)四年级暑假我去买书,在台基厂见到合欢花,仿佛进入童话般的世界(1分);因为观看合欢花误撞了方老师,她的温和、善良、慈祥又美丽让“我”想起母亲(1分);高一暑假我在台基厂又见合欢花,写下作文《合欢》。(1 分)。15.(3 分)这是一段景物描写(1 分)。作者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描写了合欢花的绯红色给人梦一般的轻柔的感觉(1 分),表达了作者初见合欢花的惊喜和赞美之情(1 分)。16.(3 分)第一次因为“我”的不小心误撞了方老师,“我”向她道歉,她只是笑笑,没说什么,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发,便向前走去。方老师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1 分);她那温和、善良、慈祥又美丽的笑容,温暖了“我”小学五、六年级两年的时光(1 分);她是我苦涩寂寞童年的一束光,让“我”对母亲对未来对美好充满想象乃至梦幻(1 分)。17.(4 分)①标题是本文叙事抒情的一条线索,贯穿全文(1 分);②吸引读者思考“童年”和“合欢花”会有何关系(1 分);③有象征意义,以合欢花之美象征着方老师的温和、善良、美丽(1 分);④诗意的标题,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 分)。18.(3 分)材料一:作者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1 分),盛开的菊花[美景]既象征母亲的期望,也象征我懂得了母亲的话,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对生命有了深深的渴望与眷恋[美好的领悟](1 分),也成为“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1 分)。 材料二:将母亲比作荷叶[美景](1 分),一切困难阻碍只不过是那“流转无力的水珠”而已,“母爱”则放射出圣洁、勇敢的光辉(1 分),深情地抒发了对母亲无私地保护儿女成长的赞美之情[美好的领悟](1 分)。 材料三:莎莉文老师“精心”安排的一次散步(1 分),是想把“我”带入一个轻松、美丽的环境[美景],让“我”从刚才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并为自己寻求最佳的教育契机(1 分)。结果取得了神奇的效果,唤醒了“我”求知的欲望,真是一位爱心满满的教育家[美好的领悟](1 分)。(任选一则回答,意近即可)(五)(10 分)19.(4 分)相同点:两者都是封建社会中愚昧麻木的女性 (或都深受封建思想毒害)(2 分);不同点:衍太太是一个伪善、心术不正、搬弄是非的人(1 分);阿长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勤劳的可贵品质(1 分)。20.(2 分)A:衍太太怂恿鲁迅偷自己母亲的首饰去变卖,然后又去散播谣言,处心积虑地陷害别人,把他人置于水深火热中,可见人性之险恶。 B:阿长虽然是个仆人,地位低下,教给鲁迅先生许多传统的道理和规矩。有些显得守旧和迷信,但是却反映了人性中的善意、朴实。(任选一处)21.(4 分)①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生活充满了乐趣;《狗 猫 鼠》中营救小隐鼠并和它游戏;《五猖会》中,迎神赛会,神像还未抬过时化一文钱买下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还会发出一种刺耳声音的哨子,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②富有幽默风趣的鲁迅。如《藤野先生》中,鲁迅用“实在标致极了”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父亲的病》中写到“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极具幽默感。③富有儿童教育观念的鲁迅。如《五猖会》中,将鲁迅被强迫背书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2{#{QQABJQoEogCgAAAAAAhCAQVCCgMQkAGACIoOQFAIMAAAgAFABCA=}#}从而批判不顾及儿童天性的封建家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以儿童的轻松口吻,客观批判了封建教育的古板无趣;《二十四孝图》中对白话文抵制者的抱怨和仇恨,引出当时的儿童深受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戕害,失去了阅读、玩乐的自由,批判犀利,一针见血。 ④富有爱国情怀的鲁迅。如《藤野先生》中开篇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现自己的失望,以深沉的内省讽刺了一群不学无术、奢靡享乐的留学生,表达对东京的厌恶及失望,背后蕴含的是强烈的爱国之情;《范爱农》中写范爱农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而追求革命,但辛亥革命后生活每况愈下的遭遇,表达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爱国者的同情与怀念。(任选两方面,每方面 2 分;每方面举一例即可,举例 1 分、阐释 1 分)三、写作(63分)22.评分标准[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从题目而言,导语部分着重对题干中的“少年”可能面临的各种生活和精神状态作了阐释:追求进步、完善自我、不惧困难、胸怀梦想……这既提示了写作方向,也加强了导语的指向性。所以,我们首先要去思考对“少年”这个词语的认知:它所处的年龄阶段,有什么个性特征,保持“少年”状态的重要性……同时还应该关注“还”字,要求所选素材和它有一个对照呼应的关系,反映“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文章应写记叙文,以叙为主,关注自我,关注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在事件中写清楚是如何克服困难、磨砺自我、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保持“少年”情怀和激情的。叙事时还应抓住最重要的、最突出的、最动人的细节来描绘,关注细节,这样才能将人物刻画得立体形象,细节描写要生动,更易得高分。围绕导语提示把所写的事情梳理清楚,突出重点。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文章充实饱满,有血有肉,让人感动。(一)从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60 分)等第 中心与材料 语言与表达 思路与结构 评分细则切合题意、中 语言流畅、简 思路通畅、层 A 等基准分 57 分。基本符合心突出、选材 洁、得体,有 次清晰、结构 三项条件得基准分;三项中A恰当,有新意、 一定的表现 完整、详略得 有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60-54感情真挚、内 力 当 达到 B,可评为 A。容充实符合题意、中 语言通顺、简 思路连贯、层 B 等基准分 48 分。基本符合心明确、选材 洁,用语规范 次较清楚、结 三项条件得基准分;中心与B恰当、感情真 构完整、能注 材料或语言有一项较好的,53-45实、内容较充 意详略 酌情加分;其中一项有欠缺实 的,酌情减分。基本符合题 语言基本通 思路基本清 C 等基准分 40 分。基本符合意、中心基本 顺、用语基本 晰、层次基本 三项条件得基准分;其中两C 明确、选材基 规范 清楚、结构完 项较好的,酌情加分;有欠44-36 本恰当、内容 整但不够合 缺的,酌情减分。不够充实 理、详略安排不够恰当题意理解偏 语言不通顺、 思路不清楚、 D 等基准分 30 分。基本符合D 颇、中心不明 用语不恰当、 结构不完整 三项条件得基准分;其中一35-24 确、选材不合 病句比较多 项在 C、D 之间,酌情加分。理、内容空洞3{#{QQABJQoEogCgAAAAAAhCAQVCCgMQkAGACIoOQFAIMAAAgAFABCA=}#}偏离题意无中 词不达意、表 思路混乱、结 严重偏离题意,或有严重语E心 达混乱 构残缺、文不 病,或抄袭、套作,或字数23-0成篇 不足 300 字,20 分以下。(二)书写(3 分) 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 3 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 2 分;卷面一般,字迹清楚得 1 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三)赋分 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达到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的切入分为 42 分(不包括书写);达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升至二类卷,在45—53 分之间赋分;达到主题鲜明,结构清新,语言流畅的升至一类卷,在 54—60 分之间赋分;文章在一类卷的基础上发现有“亮点”的,可以给满分,满分作文控制在 1%左右。1.文体模糊,原则上不超过 42 分。2.内容空洞,控制在 40 分以下。3.确认抄袭,2/3 以上篇幅相同的,最高不超过 30 分,内容基本相同的不超过 20 分。基本抄袭本试卷内容的,给 0-10 分。4.完篇而字数不足的,打分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 50 字扣 1 分。明显未完篇的,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最高不超过 36 分,不再扣而字数不足分。 (499-400 字,36-30分;399-300 字,29-24 分;299-200 字,23-18 分;199-100 字,17-12 分;99-标题,11-0分)5.不写题目或自拟题目的,扣 2 分。6.另起炉灶,与题目无关,严重偏题题意的,综合语言表达因素,最多不超过 30 分。7.病句 1 句扣 1 分,错别字总扣 1 分(满 2个即扣)。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1.选材相对陈旧:仅关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生活中学习骑自行车…那就看是否能体现叙事的完整,记叙的要素能否呈现。可定于 B 类中下,45 一 48 之间。2.选取材料比较大,也有一定新意,则看能否驾控住材料:完整、准确、紧扣主题。如做到可定于 C 中一 B 中,40 一 48 分。3.作文时是否关注"还"字,这也是关键字,体现事件对我的影响,反映"我"的态度。如关注不到,则定于 C 类,44 分左右。4.如仅从对导语的理解谈及别人的经历如何如何,却不涉及"我"的,和导语所设语境也不搭的,建议 C 类基准分 36 分起评,建议在 36一 40 分之间,如加入个人感悟的可达到 B 类基准分 48 分。4{#{QQABJQoEogCgAAAAAAhCAQVCCgMQkAGACIoOQFAIMAAAgAFABCA=}#}{#{QQABBJ QoKElxoggAC4ggAIYAACAIAZArAhQCFAKQCVkCmCQgkMICQAkALIGoOACxQIoCOQOFEAwIMAAgAANgAAFFIA=B}C#}A=}#}{#{QQABBJ QoKElxoggAC4ggAIYAACAIAZArAhQCFAKQCVkCmCQgkMICQAkALIGoOACxQIoCOQOFEAwIMAAgAANgAAFFIA=B}C#}A=}#}{#{QQABBJ QoKElxoggAC4ggAIYAACAIAZArAhQCFAKQCVkCmCQgkMICQAkALIGoOACxQIoCOQOFEAwIMAAgAANgAAFFIA=B}C#}A=}#}{#{QQABBJ QoKElxoggAC4ggAIYAACAIAZArAhQCFAKQCVkCmCQgkMICQAkALIGoOACxQIoCOQOFEAwIMAAgAANgAAFFIA=B}C#}A=}#}{#{QQABBJ QoKElxoggAC4ggAIYAACAIAZArAhQCFAKQCVkCmCQgkMICQAkALIGoOACxQIoCOQOFEAwIMAAgAANgAAFFIA=B}C#}A=}#}{#{QQABBJ QoKElxoggAC4ggAIYAACAIAZArAhQCFAKQCVkCmCQgkMICQAkALIGoOACxQIoCOQOFEAwIMAAgAANgAAFFI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pdf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自测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