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气压强——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根据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新物理课程标准,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倡导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大气压强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板块,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所以本节课的内容为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并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 知道大气压强是存在的 2.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综合、推理论证,得出实验结论。 3.科学探究: 体验探究大气压强存在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体会科学探究的魅力,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难点: 探究过程中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小魔术,老师能口令指导瓶中的水是否留出,这其中蕴含怎样的奥秘呢? 二、温故知新 老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液体压强,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学生回答: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三、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 探究实验一: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大气有没有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猜想与假设:空气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因此也有各个方向的压强。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实验仪器,选用一个盘子,内部装少量的水,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盘中,用一个玻璃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收集证据:实验现象为盘中的水被吸进了瓶子 分析与论证:蜡烛熄灭,温度变低,瓶内压强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水被压入瓶子。 评估:此探究结果与猜想一致 仅凭一个实验得出大气压确实存在的实验结论不够严谨,需要在设计一个实验比较能够说明问题。 探究实验二: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同样选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实验仪器,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一张纸巾,一个乒乓球,几根牙签。首先用纸巾覆盖在瓶口,接着将瓶子倒置,观察现象。接着用牙签戳破纸巾,保持瓶子倒置,观察现象。然后取下纸巾,将乒乓球扣在瓶口,瓶中水是装满的,将瓶子倒置观察现象。 收集证据:实验现象为用纸巾或是乒乓球堵住瓶口,水均未从瓶中流出。 分析与论证: 纸巾或是乒乓球受到空气作用力,说明大气压强向各个方向存在 评估:此探究结果与第一次实验结果一致,可信度较大 因此可得出探究的结论: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确实存在,而且是向各个方向存在 四、活动揭秘 根据探究结论,分析课前魔术的奥秘 分析与论证:当拧开瓶盖时,瓶内外气压一致,水对侧壁有压强,由于a点有一小孔,水流出。但是拧紧瓶盖时,水流出导致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则水不能流出。 五:作业布置 课后完成本课时所对应习题以及课后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