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7张PPT。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 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取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史记》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书》中的江南:物产丰盛,非常富饶:丰收的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产出来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使用。西汉南朝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一、南方农业的发展: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三、南方商业的繁荣: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谜语三则:①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打一农作物) ②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打一农作物) ③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打一农作物) 水稻茶叶棉花1、农业得到发展的原因:2、南方农业的发展概况: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阅读 ? 体验 ?材料一: 大约北宋初年或更早些,福建就引进了占城稻。这种稻,耐旱涝,生长期短,生长力强,稻穗长。宋真宗曾派人从福建运了三万斛占城稻种,分给江南等地农民种植,受到农民欢迎。真宗又令人在宫内种植,将稻穗在朝堂上展览,让百姓都来观看。思考: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宋朝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重视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阅读 ? 体验 ?材料二:耕 获 图 从事水稻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主要包括牛耕、插秧、灌溉、扬场、入仓等场面。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很大发展。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绝大部分来自江浙。 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宋蜀锦宋壮锦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中心。三果图(景德镇瓷器)大寿图(景德镇瓷器)石榴(景德镇瓷器)童趣(景德镇瓷器)玉荷图(景德镇瓷器)小武生(景德镇瓷器)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玉荷瓶(景德镇瓷器) 宋玉蟠龙樽(景德镇瓷器) 玉壶春瓶(景德镇瓷器)三彩硫璃舍利瓶(景德镇瓷器)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特点: 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辨别航向。造船业:动脑筋:想想这种船有什么优点?说明了什么问题?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发展概况: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商业都市——开封、杭州(后改名为临安)。2、临安商业的繁荣: 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3、繁荣的海外贸易: 概况: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著名的商港:广州、泉州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产品种类:市场上的产品更加丰富《清明上河图》《货郎图》临安明州泉州广州4、纸币的出现:① 交子的出现:② 作用: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由于纸币便于携带,有利于大宗交易的实现,有利于商业的发展。5、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材料分析:思考:结合课文知识,说说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知史鉴今:您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3)要重视科技进步。(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小 结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