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主编:吴斌) 三年级上册 音乐 第7课 维也纳的音乐钟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主编:吴斌) 三年级上册 音乐 第7课 维也纳的音乐钟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小学三年级艺术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哈里·亚诺什是匈牙利民间故事中的一个爱吹牛的老兵。他逢人爱说大话,说什么他曾单枪匹马地战胜过拿破仑;把长有七个头的长龙打翻在地;把烈马驯得服服帖帖等等。组曲就是根据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歌唱剧 《五个冒险故事》的主题音乐改编的。《维也纳的音乐钟》描写了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由于乐曲夸张而富于童话色彩,又有轻松和滑稽气氛,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音乐活动,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记忆主题旋律,体会音乐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和乐趣。
2.通过完整聆听、分段聆听、画图形谱、演唱表现和感知主题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活动,理解作品结构和感受管弦乐的特点。
3.能够辨别音乐主题的变化,听辨主题旋律出现次数,了解乐曲结构。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记忆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了解乐曲结构,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及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境导入 (一)通过音乐片段,联觉感知。1.以维也纳的钟声为线索,介绍维也纳。2.介绍故事主人公哈里,聆听乐曲表现哈里的音乐A 。 1.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维也纳这个城市,感受维也纳的美景和意境。2.学生聆听音乐,初步感知主题旋律。 初步聆听音乐,直接感受音乐的画面和内容。
以趣促学体验探究 (二)学唱音乐A的乐谱1.初听音乐思考问题: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聆听音乐画图形谱思考问题:图形谱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演唱表现音乐A :用“当”哼唱旋律4.吟唱“欢迎歌”(我名字叫哈里,我是一个老兵,我一人打败拿破仑,心里很得意。)(三)揭示重点音乐主题A1.聆听全曲,感受A乐段出现次数 1.学生在初步聆听感受音乐后,感知音乐情绪。(音乐情绪比较激动开心)2.生跟随音乐,画图形谱。(前部分是钟,音乐比较跳跃、欢快,后部分是线,音乐比较连贯。)3.生跟随老师哼唱主题旋律。生跟随老师吟唱“欢迎歌”,深入感受本课背景童话故事。5.生通过聆听感受主题旋律出现次数。抓住音乐演奏时机,完整聆听乐曲,主题乐段时,拿出铅笔画旋律线,如果不是,安静聆听音乐。看看主题乐段出现了几次。(一共出现了四次) 把握乐曲情绪,能更好的把握乐曲多表达的意境。通过画图型谱能更加感受音乐的意境。通过哼唱、画旋律线、律动多次聆听主题旋律,达成记忆主题旋律的目标。用完整聆听的方式听辨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并通过视频对音乐结构进行总结。
(四)体验感受音乐主题B、C、D1.介绍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士兵、国王和公主聆听感受音乐B、C、D梳理4个音乐主题出场顺序介绍乐曲回旋曲式特点(相同音乐主题多次间隔着重复出现,称为回旋曲式结构。)5.完整聆听 1.生感受乐师所使用的乐器。(黑管,又称单簧管,它的声音非常的柔和悦耳,是木管乐器中运用最多的乐器。)生感受三种乐器音色:金属的身体加上椭圆形的音管,它是小号,小号的声音非常清脆嘹亮,高亢锐利。这是圆号,又称法国号,它的音色低沉饱满,温柔浑厚。长笛,它的音色非常柔美清澈,温暖柔和。)生了解乐曲结构。(引子A+B+A+C+A+D+A尾声)生了解回旋曲式特点。生根据要求完整聆听乐曲。 感受欣赏不同乐器音色。聆听音乐,自主感受并归纳。把握乐曲结构,拓展音乐知识,能更好的把握乐曲多表达的意境。
拓展育美情感升华 (五)小结 回顾本课,记忆并加深本课的了解认识。 促进学生养成对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
附:
三年级音乐下册《维也纳的音乐钟》课后评价标准
记忆并模唱主题旋律。
随主题旋律画图形谱。
设计动作感受乐曲结构并收集管弦乐的音乐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