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33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33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统编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框 夯实法治基础
新知导入
电影《孤注一掷》
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15日至16日,中国公安部、泰国警察总署、缅甸警察总部、老挝公安部在泰国清迈联合启动了一项专项打击行动,旨在解决当地赌博诈骗、绑架、非法拘禁和人口买卖等违法犯罪行为。这次行动也被广泛称为“湄公河行动2.0”,是自中泰缅老四国建立常态化联合巡逻机制后的又一次“四国联合行动”。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进行联合行动将缅北犯罪势力“斩草除根”?
四国联合行动,要将缅北犯罪势力“斩草除根”!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框 夯实法治基础
1.法治的要求?P45-46
2.法治的作用?(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P45-47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重要性、行动指南、总目标、基本要求?P47-49
4.如何建设法治中国?P49-50
自 学 思 考
阅读书P44-50,在书上做好标记
VS
缅甸
中国
01 选择法治道路
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
建设法治中国
思考:什么是法治?
板块一:选择法治道路
什么是法治?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什么法?
如何治?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1.法治的要求?P45-46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笔记整理
探究一:法治的要求
探究一:法治的要求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该法立足于电信网络蓬勃发展,电信诈骗多发高发,犯罪活动猖獗的严峻形势,公众迫切希望出台相关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该法草案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共有12390位公众提出了28406条意见,包括建议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人员的惩戒力度、加强追赃挽损工作、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鼓励群众举报奖励等。不仅写入法条当中,并在现实生活中有序推进。
良法
A.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B.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C.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五条规定: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应当依法进行,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和单位、个人应当对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一个国家制定了良法,是否就是“法治”的国家?
近日,360联合光明网网络安全频道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在所有诈骗类型中,交友类诈骗占比最高,达41.3%,受害者中男性占比较高,占70.3%,90后的手机诈骗受害者占所有受害者总数的36.4%,是不法分子网络诈骗的主要对象。
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度360反诈赔付保共接到8类手机诈骗举报,涉案总金额高达1172.0万元,人均损失43568元。在所有诈骗类型中,交友类占比最高,达41.3%。从涉案总金额来看,也是交友类诈骗总金额最高,高达598.1万元,占比51.0%。
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探究一:法治的要求
《环境保护法》
一些限期治理企业迟迟完不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成了“无期”治理......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
《食品安全法》﹣毒大米、毒奶粉、毒生姜......
《环境保护法》
随意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执法的严肃性不够等排污收费力度不大,存在人情收费、协议收费、现象;
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探究一:法治的要求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良法
善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良法

善治
=
法治
笔记整理
1、法治的要求
板块一:选择法治道路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vs
法制
法律、制度的总称,侧重于立法层面
国家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侧重于执法、司法层面
我国为什么选择法治呢?
法律制度
法治
依法治理
公安部:2022年共侦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46.4万起
人民网2023-05-31 09:23
据悉,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范举措,推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连续17个月同比下降。公安部建立分级分类预警劝阻机制,推动“厦门经验”落地生效,累计向各地推送预警指令2.4亿条;工信部持续提升行业监测、预警、处置能力,累计拦截诈骗电话21亿次、短信24.2亿条,处置涉案域名网址266万个;中央网信办封堵境外涉诈网址79.9万个、IP地址3.8万个;人民银行持续优化涉诈资金查控,协助公安机关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180余亿元;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坚持广泛宣传和精准宣传相结合,组织开展“五进”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探究二:法治的作用(意义)
真实版《孤注一掷》!
请结合材料和视频,说一说法治对公民、国家、民族的重要作用?
交警指挥交通
政府便民服务
法庭审理现场
市场监督检查
①对公民:
②对国家: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
探究二:法治的作用
2.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意义)?
中国从古代开始,我们就走上法治道路了吗?
1840年以前
(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
1840年以后(近代)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如今
人治社会
变法改制
救亡图存
探索法治建设
——确立依法治国
人高于法、权大于法
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
漠视规则、极大的任意性、非理性

失败
法律为最高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稳定性、一贯性
③对民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意义)?P45+47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
①对公民:
②对国家:
③对民族: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
笔记整理
探究二:法治的作用
02 描绘法治蓝图
探究三:我国的法治进程
1978年
1997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颁布《民法典》、
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0年
2022
党的二十大,
坚定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探究三:我国的法治进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一体推进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目标
基本内容
基本要求
探究三:我国的法治进程
3.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行动指南、总目标、基本要求?P47-4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①重要性:
②行动指南:
③总目标:
④基本要求:
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
B.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前提)
(关键)
(防线)
(基础)
科学立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严格执法
探究三:我国的法治进程
笔记整理
探究四:建设法治中国
为真正解决“网络电信诈骗问题,促使天下无诈“,
小组合作探究:说一说国家、社会、个人应该如何作为?
4.如何建设法治中国?P49-50
(1)坚持十六字方针
①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②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③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④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三者有机统一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探究四:建设法治中国
①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宣传法律,弘扬法治精神。
③维护法律权威,敢于同各种违法行为做斗争,见义智为
④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探究四:建设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中国,青少年怎么做?(拓展)
4.1
夯实法治基础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2.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的要求?
良法
善治
3.全面依法治国
(地位、行动指南、总目标、基本要求)
课堂练习
1.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一2025年)》,对2025年、2035年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法治中国建设,公民应做到( )
A.立法科学,体系完备
B.执法严明,依法行政
C.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D.司法公正,廉洁高效
C
2.近年来,各类“吃播”节目备受社会关注。有些另类“吃播”行为,浪费粮食、糟蹋食物,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格格不入。让“吃播”节目具有正能量,需要( )
①网络平台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
②企业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网速
③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强监督和管理
④网络参与者格守道德、遵守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3.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中国建设,青少年应做到( )
A.科学立法,完备体系
B.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C.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D.公正司法,廉洁高效
B
4.为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猜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我国针对反电信网络诈骗立法,体现了(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③坚持科学立法,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法律依据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