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

资源简介

5.2 凝聚价值追求
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作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道德修养:认识民族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达成价值认同与共识。
法治观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责任意识: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华为新品发布后网友们的发言
思考:华为MATE60pro新品发布,看完网友们的发言,你有何感悟?
(二)自主探究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
3.中国人民“四个伟大”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
5.为什么要高扬中华民族精神?
6.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9.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青少年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合作探究
第一目 高扬民族精神
活动一:问题设置:阅读教材P66运用你的经验,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
(1)只有这些名人、伟人才是中国的“脊梁”吗?
提示:中国脊梁就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他们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
(2)你对中华民族精神有怎样的理解?
提示:民族精神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核心:爱国主义
(3)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是什么?
重要性: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4) 你对中国人民有怎样的理解?
提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活动二:阅读教材P68“探究与分享”,找一找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同表现。
提示:(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
进一步展示材料: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大批“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付出艰苦努力,筑起新中国的安全屏障。
时隔57年,那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依旧让人热泪盈眶。57年后的,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跨越时空的同一天,是对“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们最好的致敬。
思考: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航空航天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提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活动三:问题设置: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提示: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
提示:必要性: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重要性: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活动四:
展示材料: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但从来就不缺少英雄。不仅仅是当年的首征太空,还有交会对接、出舱活动、穿越黑障……心中若无千秋业,哪来盛世百花开。中国航天人一次次向科学难题发起进攻,一次次向生理极限发起挑战,一次次将凝结着民族精神与梦想的载人飞船顺利送入太空,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浩瀚宇宙中铭刻下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荣传承,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结合材料,思考: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哪儿
提示: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第二目 构筑中国价值
活动五:展示视频和网友相关发言
思考:(1)视频中女子的言论和网友看到视频后的表态,说明了什么?
提示:价值观不同
(2)如何正确认识价值观?
提示:①地位: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②重要性: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③特点:许多价值观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
任何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但总有一种价值观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就是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
提示: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提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活动六:观看视频和网友评论
结合视频和网友评论,思考: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示: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必要性)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重要性)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作用)
活动七:活动设置:P72探究与分享(提示:培育学生懂得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停留在口头上。
B.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一阵风”。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宏大了,生活中没法照着做。
D.公民只要培育和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就够了。
小组探究:你同意上述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你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什么看法?说出来与同学讨论。
提示: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青少年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板书设计
凝聚价值追求
一、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
3.中国人民“四个伟大”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
5.为什么要高扬中华民族精神?
6.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二、构筑中国价值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9.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青少年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本课知识梳理
1.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内涵)
2.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
(1)重要性: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2)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3.中国人民“四个伟大”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4.中华民族精神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
5.为什么要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必要性: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重要性: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6.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②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9.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0.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2)
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七、中考真题链接
1.(2023年江西)“中国网事·感动2023”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张雪峰——他毕业后,选择从大城市回深山当村医。这一守就是21年,骑坏7辆摩托车,行程80多万公里,年均穿破6双鞋……在足以绕地球20圈的行医路上,他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张雪峰用坚守诠释出的高尚品质是( C )
A.扬善抑恶 B.舍生忘死
C.敬业奉献 D.公正廉洁
2.(2023年浙江绍兴)一百多年前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桨声欸乃里记录下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时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诞生。这一精神之源是指( A )
A.建党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3.(2023年山东烟台)某企业设立“行孝奖”,员工春节回家请父母吃饭、给父母买礼物等可以报销,这一做法已坚持10年。该企业的做法( B )
①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
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③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
④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企业向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年四川广安)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前夕,习总书记强调,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学雷锋活动( C )
①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
②弘扬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有助于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只由教师讲解会显得很枯燥,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联系当前时政热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从问题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