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分离定律解题方法(55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分离定律解题方法(55张)

资源简介

分离定律解题方法
遗传中的基本概念
1.交配方式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自交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是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区分纯合子和杂合子;提高纯合子比例
测交
就是让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鉴定纯合子和杂合子
回交
杂种与双亲之一交配
有利于某些性状的传递
正交与反交
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为正交,则为乙父本,甲为母本为反交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遗传中的基本概念
2.性状类
性状
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
杂种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遗传中的基本概念
3.基因类
显性遗传因子(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D
隐性遗传因子(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d
遗传中的基本概念
4.个体类
表现型
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一定的基因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基因型
也叫遗传因子组成,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DD Dd dd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纯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DD dd
杂合子
指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合子而发育而成的个体 Dd
写出下列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
显性遗传因子(大写字母) 显性性状
决定
决定
隐性遗传因子(小写字母) 隐性性状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如DD, dd)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如Dd)
1.已知在豚鼠中,黑色皮毛对白色皮毛为显性
写:纯合黑毛豚鼠?纯合白毛豚鼠?杂合黑毛豚鼠?
AA
aa
Aa
2.已知番茄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
3.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遗传因子(E)控制
写:纯合红果番茄?纯合黄果番茄?杂合子Bb性状表现?
写:EE?Ee?杂合子水稻及性状表现
1.下列几组杂交中,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B
2.下列几组杂交中,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
A.AA×aa     B.Bb×bb
C.DD×bb     D.CC×DD
A
3.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分别为bb、Bb、BB的三个植物个体,其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性状表现(表现型)相同的个体__________。
Bb
BB Bb
写出F1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
DD
dd
D
d
Dd
高茎
×
高茎
矮茎
P
配子
F1
1.已知在豌豆茎的高度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高茎豌豆对矮茎豌豆为显性,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1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如何?
写出F1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
2.已知在豌豆茎的高度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高茎豌豆对矮茎豌豆为显性,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F1,让F1自交所得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如何?
×
高茎
高茎
Dd
Dd
Dd
Dd
DD
dd
D
d
D
d
配子
F2
F1
性状分离比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遗传因子组成之比
1 : 2 : 1
3 : 1
方法一:交叉线法
F1:遗传因子组成Dd ;性状表现为高茎
d
D
D
d

D
d
DD
Dd
Dd
dd

D
d
方法二:棋盘法
写出F1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
3.已知在豌豆茎的高度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高茎豌豆对矮茎豌豆为显性,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1测交,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如何?
测交:让杂合子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配子
测交后代
P
Dd
dd
D
d
Dd
高茎
×
高茎
矮茎
d
dd
矮茎
1 : 1
方法一:交叉线法
方法二:棋盘法

D
d
Dd
Dd
dd
dd

d
d
  1.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  )
  ① 子一代产生的配子比例
  ② 子二代性状分离比
  ③ 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
  ④ 亲本杂交后代分离比例
  ⑤ 子二代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
  A. ①②   B. ③⑤   C. ③④   D. ①③
D
应用探究
2.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高茎为显性,用D和d表示),F1产生 ___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例为 。
F2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有___种,类型_____________,其比为 。
F2的性状表现(表现型)有___种,类型____________,比例为_____。其中,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是 )。
2
1:1
1:2:1
DD Dd dd
Dd
3
2
高茎与矮茎
3:1
应用探究
亲代组合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
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
DD×DD
DD×Dd
DD×dd
Dd×Dd
Dd×dd
dd×dd
DD:Dd=1:1
全显
Dd
全显
DD:Dd:dd=1:2:1
显:隐=3:1
Dd:dd=1:1
显:隐=1:1
dd
全隐
全显
DD
题型一:亲子代的遗传因子与性状表现互推
1.亲代推子代
题型一:亲子代的遗传因子与性状表现互推
2.子代推亲代
后代表现型
亲本基因组合
亲本表现型
AA×_ _(AA、Aa、aa)
aa×aa
Aa×aa
Aa×Aa
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双亲为隐性纯合子
均为显性杂合子
显性杂合子、
隐性纯合子
全显
全隐
显:隐=1:1
显:隐=3:1
练习1
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某人不能卷舌,其父母都能卷舌,其父母的基因型是 ( )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C
题型二:性状显隐性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子代未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无中生有为隐性
1.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其中“3”对应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假设其中一种性状为显性性状,另一种为隐性性状,根据题目条件进行推导,检查结果与题目情况是否一致。
3.假设法:
如果A×A→A、B或B,则A性状为____________,B性状为____________。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如果A×B→A,则A性状为____________,B性状为____________。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例题
如果A×A→A、B,则A性状为____________,B性状为____________。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如果A×B→A,则A性状为____________,B性状为____________。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下列杂交组合中,能够判断出某植物哪种花色是显性性状的是(  ) A.红花×红花→红花 B.红花×红花→红花、白花 C.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D.白花×白花→白花
B
练习1
如果A×A→A、B,则A性状为____________,B性状为____________。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如果A×B→A,则A性状为____________,B性状为____________。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某雌雄同株但异花传粉植物的野生型群体中偶然出现了一突变型植株,通过下列杂交实验组合及实验结果,可判断突变型为显性性状的是(  )
A.突变型×突变型―→全为突变型
B.突变型×突变型―→突变型和野生型
C.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1∶1
D.野生型×野生型―→全为野生型
B
华贵栉孔扇贝具有不同的壳色,其中桔黄壳色深受人们青睐。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依据实验 结果可判断出上述壳色中 是显性性状。
自交 3:1
杂交 全为桔
Ⅰ、Ⅱ
桔黄色
练习2
实验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个体数目

桔黄色×枣褐色
全部为桔黄色

桔黄色×桔黄色
148桔黄色,52枣褐色

实验Ⅰ的子代×枣褐色
101桔黄色,99枣褐色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其中“3”对应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题型三:纯合子、杂合子判断
待测个体自交
1.自交法——一般用于植物
2.测交法——一般用于动物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3.花粉鉴定法——一些特殊植物(水稻)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如果花粉有两种颜色,且比例为1:1,则被鉴定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颜色,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
练习1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B
练习2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受B、b这对遗传因子控制。非糯性为显性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纯种的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有哪几种颜色?比例如何?
花粉呈蓝黑色和橙红色两种,比例为1:1
F1基因型:Bb
杂合子
如果花粉有两种颜色,且比例为1:1,则被鉴定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颜色,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
题型四:分离定律验证方法
1.测交法
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说明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则符合分离定律。
2.自交法
若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则符合分离定律。
让杂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1∶1,则说明Aa产生两种相同数量的配子
让杂合子Aa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Aa产生两种相同数量的配子
3.花粉鉴定法
①原理及过程: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取F1的花粉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碘酒
②结果:一半花粉呈蓝黑色,一半花粉呈橙红色
③结论:分离定律是正确的。
练习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橙红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C
题型五:遗传概率的计算
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如:用两个正常的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__,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
3/4
1/4
Aa
A
a
12
?
12
?
12A
12a
12A
12a
1/4 AA
1/4 Aa
1/4 Aa
1/4 aa
雄配子
雌配子
题型五:遗传概率的计算
3、 分步相乘,分类相加
乘法原理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乘积。
例1 :一匹马连生两胎,求两胎全为雌性的概率。
加法原理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是互斥事件,那么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各自概率的和。
例2 :一匹马连生两胎,求两胎一雌一雄的概率。
分析:需要两个条件同时成立,即第一胎为雌性和第二胎为雌性
即:1/2 X 1/2
分析:有两种可能,即先雌后雄和先雄后雌。且这两种可能是相互对立的。且任意一个事件成立便符合最后结果。
即:1/2 X 1/2+ 1/2 X 1/2
练习
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一白一黑两只小豚鼠,若这对豚鼠再连续生两只小豚鼠,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是( )
A.1/4 B.3/8 C.3/16 D.7/16
B
先黑再白或先白再黑两种情况,34×14+14×34
?
题型五:遗传概率的计算
4、求“患病男(女)孩”与“男(女)孩患病”概率
②若性别在前而病名在后,则性别已知,“男孩(女)患病”概率=后代中患病孩子概率
看“病名”和“性别”的先后顺序
①若病名在前而性别在后,则性别未知,“患病男(女)孩”概率=后代中患病孩子概率x????????
?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的,褐色由显性遗传因子B控制,蓝色由隐性遗传因子b控制。一对褐眼的夫妇生了一个蓝眼男孩,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如果生了一个男孩,是蓝眼的可能性是_______ ( )
A.1/2  1/4  B.1/4 1/8   C.1/6 1/8   D.1/8 1/4
D
练习
人类的双眼皮(B)对单眼皮(b)为显性。现有一对夫妇基因型均为Bb,则他们生一个单眼皮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1/4 X 1/2=1/8
题型五:遗传概率的计算
5、遗传系谱图
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步骤
(1)首先判断显隐性
(2)根据系谱图中个体的表现型及亲子代关系推断每一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3)根据题目设问,计算相关概率并回答相关问题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男性正常
女性正常
练习
毛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_
白色
黑色
练习
下图是某白化病家庭的遗传系谱,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9 B、1/4 C、1/36 D、1/18




1
2
3
4
A
正常男女
患病男女
解析:2/3Aa x 2/3Aa
题型六:自交和自由交配问题
AA
Aa
aa
AA
Aa
aa
一、概念
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交配
(植物中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同株的异花受粉)
eg:在遗传因子组成AA、Aa、aa群体中,
自交是指AA×AA、Aa×Aa、aa×aa
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指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

eg:在遗传因子组成AA、Aa、aa群体中
自由交配是指AA×AA、 Aa×Aa、aa×aa
AA(♂)×Aa(♀)、AA(♀)×Aa(♂)、
AA(♂)×aa(♀)、AA(♀)×aa(♂)、
Aa(♂)×aa(♀)、 Aa(♀)×aa(♂)
题型六:自交和自由交配问题
二、杂合子自交相关规律
1.杂合子连续自交
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Fn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比例
12????
1-12????
12(1?12????)
12(1?12n)
12(1+12n)
12(1?12n)
题型六:自交和自由交配问题
二、杂合子自交相关规律
2.杂合子连续自交曲线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最终接近于1,且显性纯合子和隐形纯合子各占一半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递减,每代递减50%,最终接近于零
练习
B
将具有一对遗传因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A.1/8 B.7/8 C.7/16 D.9/16
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Fn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比例
12????
1-12????
12(1?12????)
12(1?12n)
12(1+12n)
12(1?12n)
题型六:自交和自由交配问题
二、杂合子自交相关规律
3.杂合子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植物获得显性纯合子的方法:连续自交
(1)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2?????12????+1,杂合子比例为22????+1。
?
(2)启示
题型六:自交和自由交配问题
二、杂合子自交相关规律
4.自交求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对应比例
现有一个植物种群,个体遗传因子组成有两种:AA、Aa,且比例为1:2,种群中的个体自交,F1中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
第一步:根据题干,明确亲本是亲本是1/3AA和2/3Aa
????/??AA 2/3Aa
?
1/3AA
×
×
2/3(1/4AA 1/2Aa 1/4aa)
第二步:明确杂交组合的类型,即
第三步:将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合并
自交后代:3/6AA 2/6Aa 1/6aa
练习1
B
已知小麦高秆是显性性状。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其中矮秆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的高秆植株中稳定遗传的占(  ) A.1/4 B.3/5 C.1/2 D.1/8
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2?????12????+1,杂合子比例为22????+1。
?
练习2
假没你正在一个花卉生产基地工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你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决定培育这样的花卉新品种。当你知道这种花是自花传粉以后,将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可惜的是,在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却有36株是开白花的,这当然不利于商品化生产。怎样才能获得开紫花的纯种植株呢?请你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将获得的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几代,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花植株选育后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中不再出现白花植株为止。
植物获得显性纯合子的方法:连续自交
B
练习3
题型六:自交和自由交配问题
三、自由交配两种分析方法
例:某种群中生物遗传因子组成DD:Dd=1:2,雌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理论上在种群内雌雄个体数相等),求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对应比例。
1. 列举法
亲本是????????DD和????????Dd
?
1/9DD
?×?×(?DD,?Dd)
?×?×(?DD,?Dd)
?×?×(?DD,?Dd,?dd)
合并后,遗传因子组成及概率为49DD、49Dd、19dd
?
题型六:自交和自由交配问题
三、自由交配两种分析方法
例:某种群中生物遗传因子组成DD:Dd=1:2,雌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理论上在种群内雌雄个体数相等),求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对应比例。
2. 配子法
亲本是????????DD和????????Dd
?
1/3DD
1/3D
2/3Dd
D
d
1/3
1/3
配子概率:
2/3D
1/3d
2/3D
1/3d
4/9DD
2/9Dd
2/9Dd
1/9dd
雄配子
雌配子
合并后,遗传因子组成及概率为49DD、49Dd、19dd
?
练习
A
已知果蝇的黑身(b)和灰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全部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
A.8/9
B.1/3
C.4/9
D.3/6
题型七:分离定律中的特例
一、不完全显性(半显性)
杂合子中显性性状不能完全掩盖隐性性状的现象,使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的表现类型
现象:已知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R、r)
红花(RR)与白花(rr)植株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花(Rr)
F1自交后代的3种表现类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题型七:分离定律中的特例
二、致死现象
1. 胚胎(合子)致死:某些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死亡,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
Dd
高茎
Dd
高茎
配子
P
D
d
D
d
F1
DD
Dd
dd
×
高茎 : 矮茎 =3 ∶1
1  ∶ 2  ∶ 1
Dd
高茎
Dd
高茎
D
d
D
d
DD
Dd
dd
×
高茎 : 矮茎 =2 ∶1
1  ∶ 2  ∶ 1
?
?
显性纯合致死
题型七:分离定律中的特例
二、致死现象
1. 胚胎(合子)致死:某些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死亡,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
Dd
高茎
Dd
高茎
配子
P
D
d
D
d
F1
DD
Dd
dd
×
高茎 : 矮茎 =3 ∶1
1  ∶ 2  ∶ 1
Dd
高茎
Dd
高茎
D
d
D
d
DD
Dd
dd
×
高茎 = 1
1  ∶ 2  ∶ 1
?
?
隐性纯合致死
题型七:分离定律中的特例
二、致死现象
2.配子致死:指致死遗传因子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例如,含A的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雄配子a,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
a
A
a
Aa
aa
雄配子
雌配子
练习
某玉米品种含一对遗传因子A和a,其中a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 )
A.1:1 B.3:1
C.5:1 D.7:1
C
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自交,F1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2:1。进行自由交配时,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A:a=1:1,由于aa不能产生正常的花粉,能产生花粉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Aa=1:2,因此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A:a=(1/3+1/2 × 2/3):1/2×2/3=2:1,则自由交配直至F2,aa的概率为=1/2×1/3=1/6,所以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5:1。
题型七:分离定律中的特例
三、从性遗传
某种遗传因子组成,由于受到性激素的作用,因而使得它在不同性别中表现不同。即遗传因子组成相同,但在雌雄个体中的性状表现不同。如人类的秃顶遗传、绵羊角的遗传
男性秃顶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b,
女性秃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bb
练习
绵羊群中,若遗传因子组成为HH绵羊表现为有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表现为无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母羊表现为无角,公羊表现为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小羊的性别和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
A.雄性、hh B.雄性、Hh
C.雌性、Hh D.雌性、hh
C
题型七:分离定律中的特例
四、共显性(并显性)
一对遗传因子(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叫共显性遗传
现象:某种马的枣红毛与白毛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现有纯种白色母马与一头
纯种枣红色公马交配,产下一头混毛马
既有枣红色的毛也有白色的毛,且枣红色的毛和白色的毛均匀分布
题型七:分离定律中的特例
五、复等位基因
一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遗传因子有多种,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能有其中的两个基因。
如:控制人的ABO血型的基因有IA、IB、i ,
其中IA和IB都对 i 为显性,
IA与IB为共显性
A型、AB型、B型和O型分别用方块颜色表示
练习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例如,人类ABO血型系统有A型、B型、AB型、O型,由复等位基因IA、IB、i决定,基因IA和IB对基因i是完全显性,IA和IB是共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类ABO血型系统有6种基因型
B.一个正常人体内细胞中一般不会同时含有IA、IB、i
C.IA、IB、i这三个复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A型血男性和B型血女性婚配生下的孩子,其血型最多有4种可能
C
选C 根据题意可知,人类ABO血型系统有6种基因型,即IAIA、IAi、IBIB、IBi、IAIB、ii,A正确;人是二倍体动物,一个正常人体内细胞中一般不会同时存在IA、IB、i,B正确;由于IA、IB、i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只能有其中两个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A型血男性的基因型可能为IAIA、IAi,B型血女性的基因型可能为IBIB、IBi,若他们的基因型分别为Ii、IBi,他们婚配生下的孩子,基因型(血型)最多有4种可能,即IAi(A型血)、IBi(B型血)、IAIB(AB型血)、ii(O型血),D正确。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