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显微镜的使用
新课标要求
一、教学目标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二、教学难点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环节一:【导学】(3分钟)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是细胞很小,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需要借助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呢?
光学显微镜——显微结构
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亚显微结构
光学显微镜(简写OM)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环节二:【自学】(9分钟)
教材助读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洋葱鳞皮叶细胞
红细胞
1
3
4
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目镜
镜筒
转换器(调换物镜)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通光孔
压片夹
镜柱
一、认识显微镜
环节三:【互学】(3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学】环节的内容,并得出答案
环节四:【展学】(6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互学成果,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教学】(21分钟)
环节五
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2.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3.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临时装片,临时涂片,临时切片:是为当前或近期的实验而在现场或近期制作的。
永久装片,永久涂片,永久切片:一般都是由厂家生产的。安装板上有一些密封材料用于密封滑块和盖滑块。一般情况下,可以长期重复使用,作为样品使用。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思考讨论:.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1)制作临时装片
基本步骤:
擦拭载玻片、盖玻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 展平(或涂匀)→盖上盖玻片→染色(滴染液,吸引)→ 观察
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方法步骤
①取镜与安放
二、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方法步骤
(2)使用低倍镜观察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
②对光(用低倍镜,使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置片 (标本正对通光孔)
侧面观察降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
左眼观察找物像(转动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调清晰
③低倍镜观察
观察:放—压—降—看—升—调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调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找 : 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移:将装片移到视野中央
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 先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3)用高倍镜观察
换高倍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1.光线强(颜色较浅、透明标本):用平面镜、小光圈。
2.光线弱(颜色较深):用凹面镜、大光圈。
补充:与调节视野亮度有关的结构
凹面镜和平面镜
1.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
(1)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长度、宽度而不是面积或者体积)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三.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4× 10× 40× 100×
物镜(有螺纹)
①区分目镜与物镜,看有无螺纹。有螺纹的是物镜,没有螺纹的是目镜。 ②区分放大倍数看长短。物镜长的放大倍数大,目镜短的放大倍数大。
还可以看物镜镜头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放大倍数越大,物镜镜头离玻片标本越近。
三.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无螺纹)
(2)目镜与物镜的特点
10x、10X 10x 、40X
4
8
2
①细胞单行排列
除以扩大的倍数
四、放大倍数与视野内细胞数目变化的关系
②细胞均匀分布
10x、10X 10x、40X
4
64
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
1.当显微镜的物镜是10x时,在视野直径边界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24个
2.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物镜换成40×后,在视野中可看检测到的分生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练习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五.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先调光圈或反光镜,再调细准焦螺旋
1.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观察洋葱鱗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同一部位时,下列图象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
A B C D
A
练习
e
e
(1)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 旋转180°
如视野观察到“q”实际上是”b “
六、显微镜下物象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的关系
物像偏左下方
物像偏什么方向,玻片向相同方向移动。即”像在哪往哪移”
(2)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
3.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方向图
显微镜下流动方向
逆时针
实际流动方向
逆时针
物质在显微镜下流动方向不变
例题:观察草履虫实验时,发现在视野左下方有一草履虫,正向视野左下方移动,怎样调整玻片,才能防止其移出视野?
a.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b.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c.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七、视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断
顺序不可变
环节六:【检学】(3分钟)
1.用显微镜的高倍镜和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同一根尖,相对来说,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明暗情况是( )
A.少、大、暗 B.少、小、暗 C.多、小、暗 D.多、大、亮
2.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
3.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细胞充满,物镜换成40×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 )个
A.16 B.4 C.32 D.64
4.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标本染色较浅,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通光孔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③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标本 
④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