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题7:光合作用专题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题7:光合作用专题二(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练习题7(光合作用专题二)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4分,共64分)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通过膜蛋白来实现
B.新冠病毒和其宿主细胞利用各自的核糖体进行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交错连接的网络结构
D.蓝细菌的质膜有多层,并含有光合色素,是其进行光反应的场所
2.如图为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中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甲上
B.光反应产生的NADH和ATP在乙中被利用
C.供给CO2后,14C转移途径为CO2→C5→(CH2O)
D.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5含量会大量增加
3.《齐民要术·种韭篇》记载:①(买韭籽)以铜铛盛水,于火上微煮韭籽,须臾芽生者好;芽不生者,是浥郁矣。②若旱种者,但无畦与水耳,耙、粪悉同。③(韭)剪而复生,久而不乏也。④(韭)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根据种子吸水发芽情况来鉴定种子质量
B.②中耙地松土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
C.③中韭菜被剪后因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继续生长,该过程受细胞中基因的调控
D.将④中韭黄作为材料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在滤纸条的第二条带和第三条带将消失
4.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车前草的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CO2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叶片温度和不同CO2浓度
B.CO2浓度为370uL·L-1时,最适光合温度约为30°C
C.叶片温度30°C,CO2浓度为1000uL·L-1时单位时间产生O2最多
D.当CO2浓度为1000uL·L-1时,单位时间内积累有机物最多
5. 光呼吸是植物利用光能,吸收O2并释放CO2的过程。研究者将四种酶基因(GLO、CAT、GCL、TSR)导入水稻叶绿体,创造了一条新的光呼吸代谢支路(GCGT支路),如图虚线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光呼吸时C5与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B.光呼吸可以将部分碳重新回收进入卡尔文循环
C.GCGT支路有利于减少H2O2对叶绿体的损害
D.GCGT支路可以降低光呼吸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6.在25℃条件下探究某品种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不考虑光照、施肥和土壤含水量对呼吸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与B点相比,D点叶绿体中ATP和[H]生成速率更慢
B.光照强度为800lux是玉米在25℃条件下的光饱和点
C.与G点相比,制约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
D.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的条件下,施肥或增大光照强度均能有效促进光合作用
7.动物细胞能量不足是组织衰老和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原因,而ATP和[H]就是细胞再生修复不可或缺的能量“货币”和物质“货币”。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将植物的类囊体跨物种递送到动物体衰老病变的细胞内,过程如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衰老细胞中的酶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减慢,ATP与ADP转换速率降低
B.图中类囊体产生的[H]为NADPH,可直接参与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
C.类囊体的转入需要借助其他细胞膜,与膜上蛋白有关
D.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加速类囊体进入靶细胞
8.为探究植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通过地上信号还是地下信号进行,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将11株盆栽豌豆等距排列,6~11号植株在根部有管子相通,在不移动土壤的情况下,化学信息可以通过管子进行交流;1~6号的根部不联系,用高浓度的甘露醇浇灌(高渗透压,模拟干旱)来刺激6号植株(如图a),15min 后,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结果如图b所示。对6号植株进行干旱诱导后1h,再次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发现6~11号植株的气孔大多数都关闭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不受干旱胁迫时,1~11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无显著差异
B.据图分析可知,植物之间可以通过地下信号进行信息交流
C.在干旱条件下,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大小与距离6号植株的远近无关
D.随着时间的推移,根部产生的助追信号会不断地通过地下通路传递
9.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R。Hill)发现,将离体的叶绿体加入具有氢受体(如NADP+)的水溶液中,在无CO2的条件下给予光照,发现叶绿体有氧气放出,生成NADPH(还原型辅酶II)。像这样,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希尔的实验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B.在此过程中,H2O分解产生O2的同时,还生成了NADPH
C.光合作用中O2的释放和CO2的利用,是可以暂时分离的
D.光合作用整个过程都直接需要光照
10.下图表示一定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某植株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的释放量和叶绿体的O2释放量的变化(假设呼吸作用速率不随光照强度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光照强度为c时,叶肉细胞有机物制造量等于有机物的消耗量
D.光照强度为d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
11.下列关于探究光合作用原理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需氧细菌为材料,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希尔证明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
C.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D.美国科学家阿尔农发现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伴随着ATP的消耗
12.下图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描述错误的是( )
A.7—1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大
B.10—12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内因是气孔大量关闭导致供氧不足
C.14-17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不断减弱
D.从图中可以看出,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温度
13.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过程中,只有[H]的产生,没有[H]的消耗
B.叶绿体捕获的光能主要用于CO2与C5反应这一步骤
C.用14C标记的CO2作为碳源,放射性在C5和C3中都会出现
D.用18O标记H2O,放射性仅会出现在O2中
14.研究人员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并控制容器中CO2始终充足,改变光照强度,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含量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0~T1时,氧含量变化由无光造成
B.T1~T3时,外界光照强度逐渐增强
C.T2时,叶绿体产生的O2均释放到容器内
D.氧含量为C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等于0
15. 为了在杂交后代中选育有色洋葱,在种子萌发阶段,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幼苗叶片叶绿素的绝对含量进行间接甄别,尽早淘汰杂交后代中的白皮洋葱植株,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幼苗叶片 洋葱品种 黑暗下叶绿素含量 (mg/L) 光照下叶绿素含量 (mg/L)
红皮 4.6 16.9
黄皮 4.2 15.5
白皮 3.3 2.7
A. 光照下白皮洋葱叶绿素含量最低,其细胞光反应强度一定低于红皮洋葱
B. 比较光照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更有利于筛选出有色洋葱种苗
C. 与无性繁殖相比,杂交育种得到的子代洋葱叶绿素含量更稳定
D. 若用纸层析法替代分光光度法,可比较四条色素带中扩散最快的两个条带的宽窄进行甄别
16.茶树是一年内多轮采摘的叶用植物,对氮元素需求较大,因此生产中施氮量往往偏多,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科学施氮肥,科研小组测定了某品种茶树在不同施氮量情况下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结果见下表。表中氮肥农学效率=(施氮肥的产量-不施氮肥的产量)/施氮肥的量,在茶叶收获后可通过计算得出;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能直接用仪器快速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施氮量 (g·m-2) 叶绿素含量(mg·g-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氮肥农学效率 (g·g-1)
0 1.28 9.96 -
25 1.45 10.41 1.51
40 1.52 12.54 2.42
55(生产中常用施氮量) 1.50 10.68 1.72
A. 氮元素与茶树体内叶绿素合成有关,科学施氮肥能够促进光反应
B. 在茶树体内,氮元素不参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C. 净光合速率能够反映氮肥农学效率,生产过程中可依此指导科学施氮肥
D. 40 g·m-2不一定是最佳施氮量,最佳施氮量还需进一步测定
湛实中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晚练答题卡(7)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7.(每空1分,共9分)下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甲图中的物质A是________,该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能为光合作用的______反应提供能量。分析甲图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水、二氧化碳浓度等,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
(2)乙图中的物质B是_______,其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序号①和________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3)酵母菌中可以进行的过程是 __________(填序号)。
(4)自然界中少数的细菌(如硝化细菌)虽然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也属于________ ____(自养生物或异养生物)。
18.(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27分)青菜生产周期短,口感滑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科研人员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分别在光照强度为100μmol m﹣2 s﹣1(T100)、260μmol m﹣2 s﹣1(T260)、400μmol m﹣2 s﹣1(T400)和500mol m﹣2 s﹣1(T500)下,测定青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总膳食纤维含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 __ ___提取青菜中的光合色素,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 ,分离光合色素的原理是 ___ __,其中 ___ __含量最多,其主要吸收 __ ___光(1分)。
(2)为测定青菜的净光合速率,可以将等量生长旺盛的植株置于密闭白瓶中,测量 _ ___ _。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T100﹣T500)升高,青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__ ___,当光照强度从T100升至T260时,叶肉细胞中的三碳酸和五碳糖的含量分别将 _____和 _____。
(3)干旱胁迫下,青菜叶片会出现萎蔫,从细胞水平分析,是由于 __ ___ ;细胞的这种变化也会导致青菜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___ _ 。严重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会下降,胞间CO2浓度反而增加,可能是因为严重干旱胁迫导致代谢功能破坏,___ __,胞间CO2的消耗也减少。
(4)根据该研究结果,如果进行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生产高品质青菜,人工选择的光照强度是 ___ ,选择的依据是___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练习题7(光合作用专题二)答案
1-5:AADDA 6.D
7.B
【分析】1、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为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生成还原氢和氧气,以及ATP、NADPH的合成;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
2、细胞衰老的特点可概括为:一小,一大,一多,三少,一小是体积减小,一大是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多是色素增多,三低是酶的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和新陈代谢速率降低。
【详解】A、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是酶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减慢,进而导致ATP与ADP转换速率降低,A正确;
B、光合作用中的[H]为NADPH,呼吸作用中的[H]为NADH,二者不同,故类囊体产生的[H]不可直接参与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B错误;
C、由图可知,类囊体的转入需要借助其他细胞膜的包裹,膜融合的过程中涉及受体的识别,所以与膜上蛋白质有关,C正确;
D、膜融合的过程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适当提高温度,可加速类囊体进入靶细胞,D正确。
8.C
【分析】由图可知,该实验中模拟的环境是干旱,由此可见植物的生命活动除了受基因控制和激素的调节,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进而使得植物体光合速率下降。
【详解】A、由图可知,对照组8、9、10、11的气孔开放度无明显差异,可说明在不受干旱胁迫时,各植株的气孔开放度无显著差异,A正确;
B、因为在模拟干旱环境后,可以看到根部有联系的植株其气孔开放度更低,因此判断是在地下部分交流信息的, B正确;
C、由图可知,6~8号气孔开放度小于9~11号,可知在干旱条件下,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大小与距离6号的远近有关,C错误;
D、分析题图,距离越远的植株其气孔开度越小,但8号的气孔开度小于7号,可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根部产生的助追信号会不断地通过地下通路传递,D正确。
9.D
10. C
【分析】1、光照强度为a时无氧气产生,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无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为4umol m-2 g-1表示呼吸作用速率。
2、当光照强度为b时,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产生总量相等,此时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
3、当光照强度为c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氧气产生量为4单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干呼吸作用速率。
4、光照强度为d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光合作用速率大干呼吸作用速率。
【详解】A、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说明只进行细胞呼吸,则产生ATP的细胞器为线粒体,A错误;
B、当光照强度为b时,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3单位,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6单位,则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B错误;
C、光照强度为c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为6单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正确;
D、当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8单位,但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一定达到最大值,D错误。
故选C。
11.D
12.B
13. C【解析】在光合作用过程的光反应阶段,产生了 NADPH ,在暗反应阶段消耗了 NADPH , A 错误;叶绿体捕获光能用于光反应阶段,CO2与C5反应这一步骤不需要能量, B 错误;CO2在暗反应阶段被利用,首先CO2与C5结合形成C3,C3在 NADPH 、 ATP 的参与下被还原成(CH2O)和 C5 ,因此用14C标记的CO2作为碳源,放射性在C5和C3中都会出现, C 正确;用18O标记H2O,H218O参与光反应,会产生18O2,若H218O参与有氧呼吸,则18O还会出现在CO2中, D 错误。
14. D 【分析】分析图形:自变量为时间和光照强度,因变量为容器中氧含量,若氧含量上升,则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若氧含量降,则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B 、 C 两点曲线斜率为0,说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详解】A 、0~ T 1时,氧含量降低,是由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造成的, A 错误;
B 、T1~ T 3时,氧气含量逐渐增加,曲线斜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光合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可能是外界光照强度逐渐增强然后逐渐降低引起的, B 错误;
C 、 T 2时,氧含量升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则叶绿体产生的O2一部分释放到容器内,另一部分进入线粒体, C 错误;
D 、氧含量为 C 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此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等于0, D 正确。
15. B【解析】由图表分析,光照下白皮洋葱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但影响细胞光反应强度的因素还有温度、水等诸多因素,所以白皮洋葱细胞光反应强度不一定低于红皮洋葱, A 错误;在黑暗下红皮、黄皮与白皮洋葱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很接近,而在光照下红皮、黄皮与白皮洋葱的幼
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很大,所以光照条件下通过比较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更有利于筛选出有色洋葱种苗, B 正确;通过无性繁殖得到的后代与亲代的性状完全一致,而杂交育种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等变异,会导致后代可能出现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C 错误;纸层析法中,扩散最快的两个条带分别代表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并不能代表叶绿素含量, D 错误。
16. B【解析】叶绿素中含有 N 、 Mg 等元素,所以氮元素与叶绿素合成有关,叶绿素具有吸收、转化、传递光能的作用,科学施氮肥能够促进光反应, A 正确;在茶树体内,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需要[H]以及多种酶的参与,这些物质都含氮,氮元素参与该过程, B 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施氮量不同,净光合速率不同,净光合速率能够反映氮肥农学效率,生产过程中可依此指导科学施氮肥, C 正确;40 g. m-2 不一定是最佳施氮量,最佳施氮量还需进一步在25 g. m -2~55 g. m-2之间缩小梯度进行测定, D 正确。
17.(1) ATP 暗 光照
(2) 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②
(3)①②③
(4)自养生物
17.(1) 无水乙醇 使研磨更充分 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叶绿素a 红光、蓝紫
(2)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 CO2变化量(O2变化量) 先增加后稳定
减少 增多
(3)细胞中水分减少 细胞中水分减少,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运输减慢 CO2固定减少
(4)T400(400μmol m ﹣2 s﹣1)
既能保证青菜净光合速率和总膳食纤维素总量都较大,又能节约光能的投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