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01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
人教版
biology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藻类、苔藓
和蕨类植物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活环境,理解环境与结构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态度责任
通过观察、类比和归纳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的能力。
本节书本上没有具体的实验,但我们可以自发的观察周围的植物,多找课本内容具体探究,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
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01
01
藻类植物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描述的是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了绿色。这是为什么呢?
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淡水藻类
衣藻(单细胞)
水绵(多细胞)
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中的藻类植物
衣藻(单细胞)
水绵(多细胞)
淡水藻类
无根、茎、叶的分化
细胞核
叶绿体
鞭毛
眼点
可进行光合作用
海洋藻类
鹿角菜
石花菜
石莼
马尾藻
裙带菜
紫菜
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藻类植物具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它制造有机物需要的物质是从哪里获得的?
3.藻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它们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
思考
1.生活环境:
藻类植物
2.形态特征:
海带
大都生活在水中(淡水/海水)
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全身都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能进行光合作用。
藻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藻类植物
的用途
鱼类饵料
释放氧气
可食用
碘酒、褐藻胶
可供药用
藻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赤潮
又称红潮,它是由于过于丰富的营养元素导致赤潮藻大量繁殖。赤潮导致鱼、虾、蟹、贝类大量死亡,对水产资源破坏很大,严重的还会形成沉积物影响海港建设。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是哪种植物?
苔藓植物
02
苔藓植物
泥炭藓
葫芦藓
1.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哪些主要的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吗?
3.苔藓植物有什么作用呢?
思考
1.生活环境:
苔藓植物
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海带(藻类)
葫芦藓(苔藓)
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2.形态特征:
苔藓植物


假根
没有根的输导作用
植株低矮弱小,一般具有茎和叶
茎叶中无输导组织
有假根
苔藓植物的作用
1.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入侵细胞,造成苔藓枯萎死亡。
苔藓植物的作用
2.保持水土
由于苔藓植物大都丛生,植物间空隙多,能蓄积水分、保持水土。
03
蕨类植物
满江红
肾蕨
贯众
卷柏
铁线蕨
鹿角蕨
1.生活环境:
蕨类植物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2.形态特征:
有输导组织



有根、茎、叶分化
蕨类植物
3.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蕨类植物
孢子
一个孢子就是一个生殖细胞。成熟孢子从叶表面散发出来,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萌发生长成新的植物体。
孢子囊群
食用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药用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贯众:清热解毒、止血驱虫。
卷柏:活血通经
绿肥和饲料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满江红(绿萍)
远古蕨类形成煤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藻类植物
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绿色植物的分类
孢子植物
种子生殖
(能产生生殖细胞——孢子)
种子是生殖器官 ;孢子是生殖细胞
分类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生殖方式 作用 典型代表
藻类植物 水中 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 孢子生殖 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可作鱼类的饵料;可供食用和工业、药用 衣藻、水绵、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 阴湿的陆地 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 指示植物、保持水土 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 阴湿的陆地 植株较高大,多细胞,有茎、叶、根,有输导组织 食用、药用、观赏、绿肥、饲料、形成煤 肾蕨、满江红、桫椤、贯众、卷柏
总结
01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人教版
biolog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