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欣赏课 《小夜曲》一、教学内容1. 欣赏《小夜曲》(口哨),认识三连音二、教材分析《小夜曲》是舒伯特短暂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一首独唱艺术歌 曲之一,作品为二段体,第一乐段为d小调,第二乐段为 D 大调。口哨音乐《小夜 曲》采用了歌曲《小夜曲》的旋律发展而来,采用了口哨独奏、管弦乐队伴奏的形式。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聆听习惯,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记忆、听辨能力,对乐曲的情绪有了一定的感受能力。在教学中充分采用视听结合,加上唱旋律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 乐曲、记忆乐曲。四、教学目标1. 在听、唱、等活动中,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并能记忆《小夜曲》的主题旋律。2. 通过哼唱《小夜曲》主题,感受乐曲中的三连音,初步认识三连音。五、教学重难点1. 通过欣赏、哼唱,让学生能记住《小夜曲》的主题旋律。2. 通过哼唱《小夜曲》,感受乐曲中的三连音,初步认识三连音。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受《小夜曲》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PPT翻页)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个多美丽的夜晚啊! 月亮已经挂在夜空当中,星星眨着小眼睛,是多么的宁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美丽的夜晚。(PPT翻页)师:这首乐曲的速度是稍慢的,力度是稍弱的,那这段音乐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生:它是安静的、优美的。师:这段旋律,是用什么来演奏的 这个乐器可是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小嘴一撅,舌头一吕,就做成这个乐器。生:口哨。(PPT翻页)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音乐名字叫做《小夜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创作的歌曲。《小夜曲》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二)哼唱主题旋律师:口哨这个乐器,我们每个人都有,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用“lu” 轻轻地吹起来吧。学生哼唱。(PPT翻页)(三)认识三连音师:刚才我们哼唱的这段旋律里,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节奏,让小夜曲变得更连贯,更抒情。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PPT翻页)师: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遇见,你听(模仿敲门的声音,枪子弹的声音),我们要在一拍的时间里均匀地唱出三个音。 你们也来模仿一下(咚咚咚,哒哒哒)。用均等的三部分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叫做三连音。(PPT翻页)(四)感受乐曲的第二乐段师:同学们,乐曲进行到第二乐段时,情绪更加的饱满,情感更加的丰富,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学生安静地听。(PPT翻页)(五)再次完整欣赏《小夜曲》,表现音乐的情绪。师:同学们,美妙的音乐在耳边环绕。让我们走进这首世界名曲《小夜曲》,用心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美。(PPT翻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