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折彩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习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学习制作彩纸粽子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折纸技巧,培养手眼协调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行示范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彩纸粽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折纸技巧的学习和应用。教学难点:- 学生对彩纸粽子的折叠步骤和技巧的掌握。- 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约为7-8岁。他们对传统节日和手工制作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端午节和彩纸粽子的制作方法可能还不熟悉。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注意力较好,喜欢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和示范操作,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师生互动: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只粽子模型,并问学生们认识这是什么物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2. 呈现多媒体资料: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老师可以解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还可以展示一些端午节的活动和食物,如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等。二、呈现故事1. 师生互动:准备一本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向学生讲述端午节的故事,介绍粽子的由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了解他们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例如:你们听过这个故事吗?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过的吗?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初步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三、制作彩纸粽子的步骤1. 展示材料和步骤:准备彩纸、剪刀、胶水和棉线等材料,向学生展示制作彩纸粽子的步骤。可以使用大型展示板或投影仪展示图示,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制作彩纸粽子的步骤如下:准备材料:彩纸、剪刀、胶水、棉线或彩带等。折叠粽子形状:将一张正方形的彩纸对角线对折,使其成为一个三角形。确保边缘对齐,并用手指轻轻压平,使其保持形状。折叠粽子的底部:将三角形的底部向上折叠,使之与对角线对齐,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底部。再次用手指轻轻压平,使其保持形状。折叠粽子的顶部:将三角形的顶部向下折叠,使之与底部的对角线对齐,形成一个封口。再次用手指轻轻压平,使其保持形状。粘合彩纸:将封口处涂上适量的胶水,并将彩纸粽子的边缘粘合在一起,确保粽子能够保持形状。用手指轻轻按压,使胶水充分粘合。装饰粽子:使用彩带或棉线,将粽子的顶部和底部系紧,以增加粽子的装饰效果。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和款式的彩带或棉线,并打结或系成蝴蝶结,让粽子更加美观。创意装饰: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可以在粽子上添加一些装饰物,如彩纸花、小贴纸、剪纸等,以增加粽子的个性化和创意。2. 示范操作:老师逐步示范并讲解制作粽子的具体步骤,包括折纸、剪裁、粘贴和装饰等。在示范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强调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并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参与讨论。3. 学生操作:分发彩纸和其他材料,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彩纸粽子。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和帮助,纠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和装饰。4. 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展示彩纸粽子的成果,让他们欣赏和分享彼此的作品。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描述,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粽子是如何制作的,以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四、反思和总结1. 学生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回答一些问题,总结制作彩纸粽子的方法和步骤。例如:我们制作彩纸粽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我们制作的粽子有哪些特点和亮点?2.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并互相欣赏。可以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和赞赏。板书设计:彩纸粽子制作步骤:1. 折纸2. 剪裁3.粘贴4. 装饰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们对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学会了制作彩纸粽子的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故事、图片、视频以及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彩纸粽子,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折纸技巧和步骤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在折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及时进行了示范和指导,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这样学生们的折纸技巧逐渐提高,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尝试,展示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制作彩纸粽子,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时间分配上,由于学生对折纸步骤掌握的进度不同,有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稍显匆忙,导致细节处理不够仔细。下次我将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每一个步骤,从而提高他们的制作质量。总的来说,本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端午节的文化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制作了彩纸粽子,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