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教案课题 家庭用电 时长 40min 授课人教 学 目 标 物理观念 能用所学知识判断火线零线并正确使用测电笔 学会简单连接家庭电路,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科学思维 通过对家庭电路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构建模型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地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3.科学探究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使用各种方法收集信息。 能够准确表达、评估学习成果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学情分 析 知识基础:在学习家庭用电以前学生已经掌握欧姆定律,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对日常生活中的触电现象和安全用电规则也有一定了解 认知能力:初三年级的学生非常思维活跃,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 心理特征:初三年级的学生喜欢新奇有趣地东西,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效的多媒体利用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以及测电笔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用电的原则难点 家庭电路的实际接线以及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教具 电能表、闸刀开关、空气开关、课件板书设计 一、家庭电路组成及作用 1. 进户线 2. 电能表 3. 闸刀开关 4. 保险丝 5. 插座 6. 开关 7. 接地线 8. 用电器 二、测电笔: 结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 三、 安全用电 1. 触电 2. 触电方式 3.安全用电: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损坏带电体的绝缘部分;不弄湿带电体的绝缘部分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导入 播放一则新闻,让学生知道家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播放关于用电安全的时事新闻,并提醒学生注意观看。 观看教师播放的关于用电安全的新闻感 受 新 知 一、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组成及其作用 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熔断器)、接地线、开关、插座、用电器 1.进户线 火线和零线,两线之间正常电压:220V,零线与地之间没有电压。 2.电能表 串联在干路中,用来测量家庭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3.闸刀开关 串联在干路中用来控制所有用电器的通断 4.熔断器(保险丝): 串联在干路(火线)中,保护电路。当电路中电流过大(超过规定值)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 5.插座 为用电器提供电源接口,两眼插座和三眼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地线一端接地,一端就用电器金属外壳防止因用电器漏电而引起触电事故 6.开关 串联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控制用电器的通断 1.课件展示家庭电路组成和连接 2.通过实物连接给出相对应的电路图 3.通过以上内容请学生总结并回答家庭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 4.依次讲解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插座、开关等,及其作用。 5.总结家庭电路及其组成,请同学复述。 认真听讲 归纳总结并积极回答问题 记录笔记,掌握家庭电路组成及其作用二、测电笔: 构造: 金属体笔尖、氖管、高值电阻(约1000KΩ)、金属体笔尾。 作用: 辨别火线和零线。能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不能使氖管发光的是零线。 原理: 笔尖接触火线时,220V的电压加在测电笔和人体构成的串联电路上,通过人体和氖管的电流小于220V/1000KΩ=0.22mA,这个电流可以使氖管发光,但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使用方法: 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或与电线连接的导体) 1.过渡:进户线由火线和零线组成,那我们应该怎样判断火线和零线? 2.请学生自学课本112页,并回答以下问题 (1)测电笔的作用是什么? (2)测电笔的结构有哪些? (3)测电笔的正确握法是怎样的? (4)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为什么发光? (5)使用测电笔时,手能否碰到笔尖金属体? 3.讲解测电笔的构造 让学生估算正确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流经人体的电流是多少,分析高值电阻的作用(可以请同学到黑板计算) 作用、原理、使用方法 1.认真自行学习课本内容,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2.计算正确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流经人体的电流是多少,分析高值电阻的作用 3.认真听讲并记录笔记三、用电安全 1、触电: 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对于人体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2、触电的形式: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和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3、安全用电: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损坏带电体的绝缘部分; 不弄湿带电体的绝缘部分 4、通过短片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用电和触电时的应急处置办法,普及安全用电常识。 1.讲解触电及触电形式 2.通过触电形式和常见的触电事故总结归纳安全用电“四不”原则 3.播放关于安全用电和触电时的应急处置办法 1.认真听讲并积极反馈 2.通过触电的方式和常见的触电现象能归纳总结出安全用电的原则。巩固提升 知识点小结 课堂练习(趁热打铁):课件 带领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 进行例题、习题讲解 积极完成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