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一、二单元检测卷检测范围:第一、二单元 满分:100分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埃及因为有了文字,账本和合同书才成为可能。法律文书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官员们可以上报文书给国王,国王也可以给官员们颁布命令。”这说明古埃及( )A.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B.因发明了文字而成为国家C.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文字是其文明的重要部分2.下图是公元前31世纪埃及统治者纳尔迈的权杖上的浮雕,浮雕中,纳尔迈高坐九级台阶上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其随从,前方是牛、羊、俘虏等战利品。据此推知,当时的埃及( )A.象形文字体系完备 B.对外征战无往不胜C.初步具备国家形态 D.矛盾激化王权衰落3.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读书摘要,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C.著名人物 D.文明类型4.灌溉系统是苏美尔城市中的重要部分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灌溉系统的建造、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只有政府才能持续征召人们从事这样艰巨的活动。到公元前3000 年,所有苏美尔城市都有了国王,国王拥有很大权力。这说明( )A.农业生产影响国家的发展 B.苏美尔人十分重视水利灌溉C.农业国家与专制政府相符 D.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灌溉5.“佛陀所传的教义,适应了当时反对婆罗门种姓特权的要求,众生平等、反对苦行,并用比较易懂的通俗语言传教,因此得到了摩揭陀等国君主的支持,受到了富人的大量布施,获得了大批信徒,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大宗教。”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佛教的教义 B.佛教的对外传播C.佛教的影响 D.佛教发展的原因6.古代印度,不同种姓之间严禁通婚,他们的法律地位不平等,不同种姓的职业固定,世代相袭。据此可知,种姓制度导致印度( )A.婚姻不受保护 B.社会阶层固化C.职业选择多样 D.排斥外来文化7.下图所示的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下列有关其共同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A.建立了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大帝国 B.打败了外族的入侵并延续了文明C.发源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 D.通过民主改革建立了民主政体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使希腊城邦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 )A.闭关锁国、重视农业 B.人民主权、崇尚武力C.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D.贵族政治、僭主当政9.公元前445年,罗马制定坎努利斯法案,允许平民可以与贵族通婚,破除了婚姻方面的阶级界限。次年,罗马又设立了一种军事保民官的职位,规定军事保民官享有执政官的权力,并可由平民担任。这些做法意在( )A.维护平民利益 B.稳定社会秩序C.完善法律制度 D.实现公平正义10.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每一座希腊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同时,东方文化中的君主专制主义和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等不断在对希腊文化进行着反向渗透。材料反映了( )A.东方文化的希腊化 B.希腊文化的东方化C.希腊文化的统一性 D.文明交流的双向性11.《剑桥古代史》记载:“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可以穿波斯的拖鞋……枕迦太基的枕头。”这表明雅典( )A.海外贸易发达 B.农业经济发达C.民主政治典范 D.殖民扩张频繁12.2世纪时,有罗马演说家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西罗马帝国的强盛 B.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C.地中海地区的统一 D.佛教国教地位的确立13.“希腊的文学和艺术成就非凡,假如没有一无牵挂的自由,假如没有身为公民的自尊,这些成就便很难达到。材料表明( )A.古希腊人民生活在高度自由的环境中 B.希腊文学艺术的发展成就了公民自由C.伯里克利时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希腊民主政治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14.孔雀王朝统治下的印度十分富裕,且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就像处于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一样,许多驿道上成群的商人、士兵和王室信使往来不绝。材料反映了孔雀王朝和罗马帝国的共同点是( )A.交通发达繁忙 B.封建统治稳固C.疆域面积相当 D.和平盛世长久15.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取为平和、最为持久"主要是指罗马法( )A.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B.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奠定了欧洲法学的渊源 D.维护了城邦的公共秩序二、非选择题(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的全部男性公民组成,每10天在雅典卫城召开次会议。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大会演说通常是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辩论结束后再对议案进行表决。表决用举手或投石子、贝壳、陶片等方式进行,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裁决。雅典的重大事务就是这样在公民大会上决定的。——摘编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1)材料一中的公民大会通过议案的原则是什么 指出材料一中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形式。(4分)材料二:(2)材料二图中的军事行动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有人说,亚历山大东征带给世界的只有灾难。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4分)(3)通过对希腊文明的学习,谈谈你的认识。( 2分)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伯里克利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摘编自《浅论伯里克利改革与雅典民主政治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全体公民”中享有政权权利的是哪些人 (4分)材料二:为了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其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然而,法律既已编订成明确的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摘编自吴于靡、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2)材料二中的“该法典”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请对这一法典进行评价。(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1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1)根据材料一,指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根本目的。该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4分)材料二: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 年,并交出1 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在这一制度中掌管军政大权的是哪一种姓 (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文明在实质上的共同之处。(2分)1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一:(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亚非文明"的是 ;属于“欧洲文明”的是 。(填写编号即可)(4分)材料二: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遗址的经典代表之一,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深远影响,也是雅典城邦文明发达的反映。大竞技场 大竞技场吸收了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既坚固结实,又雄伟华丽,既反映当时罗马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也深刻揭示了罗马奴隶制的残酷与黑暗。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6分)参考答案1.D 2.C 3.D 4.A 5.D 6.B 7.C 8.C 9.B 10.D 11.A 12.C 13.D 14.A 15.C16.答:(1)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形式:参加公民大会,举手或投票表决相关议案。(2)成果:通过东征,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看法:亚历山大东征尽管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3)认识: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文明互鉴推动社会进步。17.答:(1)特点: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无论贫穷富贵,均可担任公职。(任答两点)人群:成年男性公民。(2)“法典”:《十二铜表法》。评价:其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但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维护了平民的利益。(3)认识: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18.答:(1)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或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名称:种姓制度。种姓:刹帝利。(3)共同之处:都是阶级社会,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言之有理即可)19.答:(1)①②;③④(2)观点:多样的古代文明精彩纷呈(或亚欧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论述:古埃及人建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金字塔,高大巍峨,雄浑大气;古希腊人建造了帕特农神庙,其建筑风格影响深远;古罗马的大竞技场,设计精妙,气势恢宏,仿佛到今天我们都能感受到当时万众欢呼的赛场氛围;800多公斤的司母戊鼎,雄伟庄严,体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不同地域的人民,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也可以说创造了世界的文明。精彩纷呈的文明呈现多样性的特征,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华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