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 细菌、真菌和病毒单元解读课件(21张PPT)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五章 细菌、真菌和病毒单元解读课件(21张PPT)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四、五章
细菌、真菌和病毒
八年级生物上册 人教版 第五单元
一、单元课标要求
1.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2.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增殖。
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细胞核。
4.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成形细胞核。
5.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二、单元学习目标
节次 学习目标
第1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2节 细菌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
2.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 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1. 了解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设计中的思路。
2. 学会观察细菌的形态,能进行正确分类。
3. 掌握细菌的结构,并推测其营养类型。
4. 学会分裂生殖的基本计算,了解芽孢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5. 能结合细菌生殖的特点,理解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节次 学习目标
第3节 真菌
第4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5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 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
3.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
1. 概括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
2. 探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解作用。
3. 探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第三个作用,与动植物共生。
1. 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 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关注真菌和细菌方面的食品制作、保存等方面的利用。
节次 学习目标
第五章 病毒
1. 描述病毒的大小、形态, 正确区分各种病毒并说出分类依据。
2. 描述病毒的结构组成和繁殖方式。
3. 能够正确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单元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按照“宏观——微观——宏观”的顺序呈现,先让学生感知细菌和真菌的存在、探究它们的分布,再逐步深入认识细菌和真菌形态、结构、生殖方面等特点,然后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再接着介绍病毒。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与其他各种生物不同,它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寄生到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第1节
本节内容先让学生感知细菌和真菌的存在、探究它们的分布、在探究过程中重视生物技术方法的训练。要求是学生能够描述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同时学会培养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科学方法。在本节的实验探究中,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细菌和真菌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无处不在,从而更深的认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2节
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安排内容,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发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3节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第4节
本节从“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三个方面更深入地介绍细菌和真菌。在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基础上,分析典型案例,明确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5节
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材既介绍了较为传统的发酵等人类在食品制作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在食品保存方面如何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也介绍了细菌和真菌在医药、能源开发、环保等方面的作用。既有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熟悉的方面,也有属于现代工业、医药技术方面的应用,从而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启迪。
第五章
介绍完生物圈中的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后,本章接着介绍病毒。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与其他各种生物不同,它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寄生到活细胞内才能生存。从病毒的多样性、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安排了病毒的发现过程的科学史,因为病毒非常微小,科学家很晚才发现病毒的存在。通过科学史,学生可以体会到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并从中感悟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
单元重点
1.掌握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能够概括主要特征。
2.知道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3.知道细菌真菌在人生活生产当中的应用,了解常见菌种的利弊。
4.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的繁殖过程
单元难点
1.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的特点。
2.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3.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4.病毒的繁殖过程。
五、单元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更多地联系生活,把教学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学。
2.教学过程多处采用对比与分析的方法,特别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通过对比加深学生的认识。
3.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4.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单元课时安排
节次 课时
第1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课时
第2节 细菌 1课时
第3节 真菌 1课时
第4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
第5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课时
第五章 病毒 2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