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2张PPT。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经济特区第一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背景1.各条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1977年)意义实质:坚持“左”倾错误,反对否定“文革”。“两个凡是”危害: ①违背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②使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得不到纠正。 2.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思想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内容:重申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意义: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现代化建设的难题 如何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阅读课本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哪些困难?①科学技术水平低;②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③生产力水平低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二、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时间、名称2.内容纠正了……,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①思想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②政治上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3.重大成就--实现三个转变“两个凡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封闭、墨守成规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4.历史意义①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②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 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历史与社会九下(回家作业4)班级 姓名 1. 某历史学习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如下图),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本题的选项中,与①②③④四个历史事件对应都正确的是: ( )A①新文化运动 ②三次反“围剿”胜利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澳门回归B①五四运动 ②遵义会议 ③中共八大召开 ④香港回归C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长征开始 ③粉碎“四人帮” ④实行改革开放D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遵义会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香港回归2.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两个重大事件? ( ) ①抗日战争胜利 ②新中国成立 ③三大改造完成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3.右图报纸反映的信息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1976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1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回答4-5题。4.1981年春联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6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D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5.对比两副春联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说明: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应发挥民营经济的主体作用③经济发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 ④由温饱到小康是新世纪的奋斗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 D③④6.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从时代条件上看主要归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历史转折。下列成就的取得同样主要得益于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是 ( )A农业走上合作化道路 B土地真正归农民个人所有 C承包到户让农民富起来 D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7.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确立了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8.邓小平开创的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最鲜明的特征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改革开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计划经济9.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 ???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 右图是l949年至l985年中国粮食生产状况柱状图。图中出现了几个粮食产量快速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三个转变不包括: ( )A从“两个凡是”到实事求是 B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从封闭、墨守成规到改革开放12.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恢复高考 B知青返城 C平反冤假错案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3.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请回答以下问题:(1)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4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党在农业上又有着怎样的举措?解决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农业生产合作化);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怎样的错误?有何消极的影响?(2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出台的政治大背景是什么?(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001.土豆网-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flv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 历史与社会九下作业4.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