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班级生活有规则》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建立规则的概念,体会规则的意义:懂得集体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需要每个集体成员遵守。道德修养:初步建立公民意识和规则意识,逐渐理解和形成对班级的责任感、权利与义务感,学会维护规则和构建和谐的班级生活。法治观念:辨析日常行为是否违背集体利益,懂得文明的个人行为对班集体的促进作用,努力养成良好文明的个人行为。健全人格:知晓生活处处有规则,学校生活离不开规则。了解班级中要遵守哪些规则。责任意识:小组合作,共同制定班级生活规则,懂得班级规则是大家共同的约定,初步产生自觉遵守班规的意识。话题一 “班级生活放大镜”和“大家一起来约定”教学反思:以上两个教学片段都以班级获得流动红旗作为话题的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讲述流动红旗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行为与班级规则之间的关系。但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像片段1那样,仅让他们感受到遵守规则和班级荣誉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这样的体验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在片段2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行为表述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对比中真实地感受到班级规则可以保障我们在班级中生活得更加愉悦。同时,教师还对学生观察班级生活的途径进行了指导,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班级生活中能主动关心班级。所以,片段2的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在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由扶到放,指导学生重点围绕班级生活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参与。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具体的行为,使得约定有理有据,且具有针对性及实际指导意义。这样的约定,不仅是学生自己达成的,也是学生在班级生活中需要的,自然他们也会乐意遵守它们。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理解了教材的思路,但并没有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是沿着教材的思路,回到本班的问题与规则的制订上,体现了德育回归学生生活的课程性质,同时也是“用教材教”的好范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