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2024年度第一学期 九 年级道德与法治学历案第 设计人课题 3.2参与民主生活 主备 辅备 2.阅读教材38-40页内容,明确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途径,及其具体内容:形式或途径以及具体内容民主选举地位:形式:原则:要求:民主协商内容:作用:民主决策地位:要求:制度保障:民主管理内容:意义:民主监督地位:意义:任务二:增强民主意识材料二:“我给两会捎句话”活动已连续推出13年,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2023年的“我给两会捎句话”活动自2023年2月9日上线以来,仅20天来就收到广大人民群众建言近3万件,人民群众的建言逐年增加,每一件都体现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结合上述材料及教材,回答问题:1、建言逐年增加表明人民群众的什么意识逐渐增强 2、为什么要增强这种意识?我们作为公民又该如何增强这种意识呢?4、作为公民,当我们想要参加“我给两会捎句话”等民主生活或者民主活动时,我们需要满足哪些要求?课标要求 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分析班级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现状以及能够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实践。学习目标 1.通过材料分析及阅读课本,了解时政和民主形式,自觉提高民主素养,增强民主意识。2.通过材料分析和阅读教材,培养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关心国家民主政治生活,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评价任务 完成任务一 (检测目标一)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7-43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公民参与的原因、内涵及要求?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1)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2)民主协商的方式、意义?(3)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制度保障?(4)民主管理的意义?(5)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3.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3分)4.如何增强民主意识?(3分)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4分)学习过程:任务一:行使民主权利材料一:由郑州市教育局、大象新闻·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联合主办的“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活动已经连续7年上全国两会、连续7年每年有超百万中小学生参与、连续7年被全国人大代表“念念不忘”……“我为两会写微议案”结合上述材料及教材,回答问题:1、“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活动如此火爆说明了什么?2、并由此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公民参与的?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每逢重大决策的制定,都会首先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还会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人民群众通过特定程序选任人民监督员,对案件公审、公开听证、巡回检察等提出意见建议,有序参与司法过程。——《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节选二)结合材料,谈谈材料涉及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种途径?(4分)(2)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请你为我们中学生增强民主意识提出3条建议。学后反思:1.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2. 你对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或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3、我这节课的表现:优秀★ 良好 ★ 合格 ★ 再努力 ★学习名言哲语:人若有志,就不会在半坡停止。只有承担得起旅途的风雨,才能守得住彩虹满天。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判断与改错1.× 协商民主 2.× 民主决策 3.× 还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1-5 ADBDC6.(1)①“每逢重大决策的制定,都会首先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还会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民主决策②“人民群众通过特定程序选任人民监督员,对案件公审、公开听证、巡回检察等提出意见建议,有序参与司法过程。”民主监督(2)①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通③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第二框 参与民主生活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必要性、内涵和保障分别是什么?(P38)(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2、★全过程人民民主包括哪些过程?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P38)(1)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3)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4)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4.民主协商的内容、作用(地位):(P39)(1)内容: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2)作用(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5.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方式(保障制度)?(P39)(1)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2)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3)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6.民主管理的内容、作用(意义)?内容: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作用(意义):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7.★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P40)(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2)意义: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8.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P41)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9.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P41-P42)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②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10.如何增强民主意识?(P42)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11.(补充)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监督。④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参与民主生活 学历案.doc 3.2参与民主生活知识点.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