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科学 二年级 第一学期 苏教版 像工程师那样
单元组织 √ 自然单元 □ 重组单元
方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专项学习第一课 爱迪生“改良灯丝材料”的故事
课时 认识风向
提出问题
信息 2 专项学习第二课
设计并制作一个风向标的模型
与同伴展示交流作品
专项学习第三课
提出改进方案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与学段目标】
原教材学习内容与课标要求 新课标 1-2 学习内容 原教材与新课标学
与要求 习内容的融合点
①简介爱迪生改良灯丝的过 ①通过观察提出并描述简 ①13.1 工程需要定
程,说明工程师在制造产品的 单的制作问题。 义和界定。
时候要不断地进行建模、测试
和改进。正是有了这样的迭代
过程,产品才能不断优化。 ②学会用简单的草图说出
②为了解决测量风向的问题, 自己的思路 ②13.2 工程的关键
提出制作一个风向标的工程 ③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 是设计。
1
任务,经历探索、设计与制作。 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简
③最终向同伴交流展示自己 单的加工处理。
的作品,像工程师一样,经历 ④制作简单的食物模型,并
“问题一设计一展示”这样一 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 ③13.3 工程是设计
个完整的工程活动过程,学做 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 方案物化的结果
小小工程师。 进方案
【核心素养】
初步具有提出问题和制定计划的意识,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简单交
流与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的特征或
现象发生的条件、过程表现出操作兴趣;愿意倾听他人想法,乐于表达自己的想
法。
(二)教材分析
1.活动框架
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通过提出“需要做个什么来测风向”的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聚焦“风向标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灵活转动”等前期问题的研究,在此
基础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完成制作的过程中强调按图纸进行,最后向同伴
介绍作品并演示。从科学探索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本课的活动是螺旋上升的第
一阶段,主要实现工程活动的三个主要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展示分享,
体验工程的核心在于设计。让“小小工程师”们经历了“问题——设计——展示”
2
这样一个完整的工程活动过程。
(三)学情分析
基 本 情 况
一年级上册《小小工程师》已经了解了“工程师”是干什么
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工程师的设计与制造
基础知识 在本册第一单元《今天天气怎么样》中学习了“风力风向”
是构成天气信息的主要要素之一。
通过一年级语文诗歌《风》的学习,知道树叶的颤动、河水
起波都是风的存在,“迎风飘扬”与风向和材料有关。
曾经历过工程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
展示分享。
能力水平
有自己的设计主张,能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并且开展研究
喜欢口述和图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需要提供材
料和工具,完成简单的技术任务。
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明创造的愿望
一年级做过动力小车、小水轮的转动分别借助的是外力,知
生活经验 道玩具风车的转动是借助的是风力
喜欢观察生活中的转椅、大风车的转动现象;有放风筝、纸
飞机经验,判断顺风、逆风的风向对飞行的影响
三、单元学习及作业目标
学习内容 目标 1-2 年级学段目标
范畴
1.通过观察树叶颤动、水面波纹 科学 1.通过日常真实情景的回忆,知道
和风筝飞翔状态,描述风向并提 观念 自然界现象风向的关系。在好奇心
3
出关于“制作一个测量风向的仪 的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的特征
器”的问题。 或现象发生的条件、过程表现出操
2.阅读活动:了解爱迪生改良灯 作兴趣。
丝的过程,学习爱迪生锲而不舍
2.知道工程师不断测试与改良的工
的科学精神。 程步骤。
1.由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创设情 1.知道简单的制作问题需要定义和
境,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测量风向 界定,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
科学
的风向标。 事物的构成要素
2.学会用简单的草图,口述等方 思维
2.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
法说出自己的思路。 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1.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具
1.通过前期关于“风向标”问题
有初步的提出问题和制定计划的意
的思考,制定自己的制作计划。
识。
2.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
探究 2.能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
的加工处理,并反复试验中比较。
实践 提出解决方案
3.尝试解决制作中的难题:如何
3.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解决风向标灵活转动及指定风向
进行总结反思,初步养成良好的学
的准确性。
习习惯
1.制作简单的模型并展示自己的 1.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
作品,听取他人意见。 点,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认
态度
2.交流中,发现自己或同伴的作 识事物。
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 责任
2.愿意倾听他人想法,乐于表达自
案。 己的想法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4
(一)设计理念: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选题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学段特征,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
2.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从科 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作业内容,达到减负提质的基本要求。
3.依据新课标学业质量要求 。准 确定位学生学情,选用该阶段儿童喜欢的方式,通过本主题的单元练习,获得课堂学习的一个增量,为学生今后长期学习科学课程的做好铺垫。
4.保护并激发低学段儿童的好奇心。依据新课标要求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
5.实现资源共享。利用“智慧课堂”等信息技术手段,将“作业”分别生成
线上资源,优化传统作业模式,为教师减负。
6.作业评价与作业管理深度融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主
体的多样性。适时推送“作业资源”,限时完成,及时评价,及时分析和反馈。
(二)整体设计
五、课时作业
5
第一课时:认识风向
1.作业内容
1)下列三幅图是什么风向?请你用合适的线条画出来
(2)选择题:
①想一想:“迎风飘扬”是指( )。
A. 顺风 B.逆风
②下列材料能“迎风飘扬”的一组是:( )。
头发、纸条、塑料袋
窗帘、纸盒、彩带
6
(3)请把你知道的的爱迪生改良灯丝的故事,用“画一画”方式介绍给大
家。
2.作业时间 15 分钟。
3.评价设计
自 描述形象 同 描述形象 老 描述形象
我 伴 师
主题明确 主题明确 主题明确
评 评 评
精心绘制 精心制作 精心制作
价 价 价
我一共得了 颗
4.设计意图:
第(1)(2)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作为
探究对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基于学生现有的概念水平,丰富其对
风向的认识。
第(3)题,确定以低年级感兴趣的“绘图方式”,表达、巩固爱迪生“灯
丝改良”的技术历史过程,体会工程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上千
次的实验”和“数百种材料”中“材料”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下一节课设计
制作一个风向标做好铺垫。
7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风向标
1. 作业内容
学校科技社团要举行“纸飞机飞行大赛”,请你为比赛设计一个可以测风向
的装置——风向标。
(1)风向标设计图
8
(2)选材料:
① 铅笔 ② 木块
③ 吸管 ④ 硬 卡
适合做底座, 适合做支架, 适合做指针,
适合做转动的轴。
(3)下面物体哪部分是可以自由旋转的?请在图中圈出来。
9
(4)制作风向标的材料
2.作业时间 20 分钟。
3.评价设计
自 描述形象 同 描述形象 老 描述形象
我 伴 师
主题明确 主题明确 主题明确
评 评 评
精心绘制 精心制作 精心制作
价 价 价
我一共获得 颗
设计意图:
在真实情境下提出的任务会让学生投入设计之中,第(2)(3)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需要选择什么材料?并重点启发思考“怎样才能灵活转动”与“转动的轴”共同特征,这些前期探索,符合课标:工程的关键在设计的意识。第(1)(4)
题以画报形式呈现,符合该学段儿童的表述方式。简要且不拘一格,旨在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符合 1-2 年级学业要求:
①13.1 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基于观察,提出并描述一个简单的制作问题。
②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能利用具体形象思维进行设计,并用简单草图
说出设计思路。
10
第三课时作业:改进风向标
1.作业内容
你的风向标展示交流之后,需要改进的有哪些?
2.作业时间:10 分钟
评价设计
“风向标设计制作”评估表
项目 评估标准 评估情况
自我评估 同伴评估 老师评估
设计 与设计图一致或更好
使用合适的材料
材料
小组一起完成任务
合作
积极参与
兴趣
11
随风向自由转动,正
功能
确指示风向
我一共得了
设计意图:
向同伴演示产品并互相进行评价的过程,如同经历爱迪生改良灯丝的过程。
“小小工程师”向同学介绍并演示自己的作品,虚心听取别人提出的意见。你要对风向标进行哪方面的改进呢?想要怎么做?
“风向标设计制作”评价表以项目验收式呈现,小组对照评估表进行自评,并接收同伴评估,听取同伴的改进建议。
符合 1-2 年级学业要求:
13.2 能使用常见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能发现食物模型的不
足。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具有实物制作的兴趣,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想法。
单元学习成果报告单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