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欣赏《彼得与狼》一、教学内容:欣赏《彼得与狼》二、教材分析: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完成于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儿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该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该曲虽以儿童为对象,但同时也使成人们产生很大兴趣。由作者本人所构思的情节和撰写的朗诵词,具有生动活泼而又深刻的教育意义。 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音乐技巧成熟,形式新颖活泼,旋律通俗易懂。全曲既有贯穿的情节,而又不是干涩地平铺直叙;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表达尽致的艺术魅力。当然,最可贵的还是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进行斗争,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少年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曲中采用长笛的高音区表现小鸟的灵活好动;弦乐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绘了彼得的机智勇敢;鸭子的形象由双簧管模拟,生动地刻画出那蹒跚的步态: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演奏描绘了小猫捕捉猎物时的机警神情;爷爷老态龙钟的神态由大管浑厚、粗犷的声音来表现,节奏和音调模拟了老人的唠叨:狼阴森可怕的嚎叫用三只圆号来体现。三、教学目标:1.学生熟练掌握表现七个不同形象的音乐主题及其乐器2.了解交响童话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音乐中感受故事的发展。四、教学重点:能听辨乐器音色,音乐所塑造的角色特点五、教学难点:听辨和掌握出角色的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能从音乐中感受故事发展。六、教学过程:(一)简介交响乐1.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交响乐吗?2.简介交响乐。交响乐是由管弦乐队演奏,规模庞大、音响丰富、色彩绚丽,富于表现力的大型管弦乐曲。(二)简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俄国有一个音乐家,叫普洛克菲耶夫,他专门用童话故事为小朋友们创作了很多的交响乐,我们称这样的交响乐为交响童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由普洛克菲耶夫创作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三)简介故事人物。依次列举七个故事人物:彼得、小鸟、鸭子、小猫、爷爷、大灰狼、猎人。(四)介绍乐曲演奏乐器。列举乐曲中出现的七个演奏乐器: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五)了解人物与乐器的对应1.提问:故事中的七个人物分别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2.学生思考:每种乐器分别与哪个人物配对。(六)听辨每个人物的演奏乐器逐一聆听每个角色的主题音乐,了解音乐所塑造的角色特点,并出示对应的演奏乐器,介绍该乐器的音色特点。彼得——小提琴:音色明亮、优美,充满朝气和活力小鸟——长笛:明亮,音较高鸭子——双簧管:音质稍硬,略显沙哑、粗糙。小猫——单簧管:柔和、圆润爷爷——大管:厚实、低沉大灰狼——圆号:丰满、辉煌猎人的枪声——定音鼓:打击声音表现枪声(七)介绍故事情节。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游泳与小鸟发生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拦住。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的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抓住了大灰狼,并和爷爷、猎人将大灰狼送进了动物园。(八)完整听赏。完整聆听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