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装扮我们的教室》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班级建设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的态度,加强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情。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锻炼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法治观念:学会合理设计教室,知道集体的力量并学会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学会分工配合、共同建设班級。.健全人格:在展示、欣赏中,了解自己的劳动给班级带来的可喜变化,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意识:与同学一起动手布置教室,学会团结协作完成任务。在装扮的教室的过程中学习怎样计算、制作、粘贴等技能。话题二 “大家一起来动手”和“我们的教室更漂亮了”教学反思:我在本课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与尝试。1.本课以“美”为主线,串起装扮教室的各活动环节。由发现、寻找其他班级的!美,进而引发自己班级也要美的愿望;有了美的愿望就要收集美的“金点子”,经过师生共同的讨论、评选,确定了“金点子”,设计出了装扮教室的蓝图,最后由美的蓝图变成了美的教室。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环环相扣,完成了教学目标。2.教学中注意合作、共创方法与技能的学习、运用。在收集、评选“金点子”设计时,通过现场的小组合作,全班评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有问题要商量,取长补短有助于更好的合作、共创,并在动手装扮教室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合作、共创的方法与技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不仅巩固了方法与技能的学习,还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能力。3.关注差异,调动全体参与。教师教学前充分地了解学情,发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在集体活动中,存在着强势学生“一言堂”“一手包”的现象,弱势学生的“不参与”“随大溜”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分组活动,还是全班交流,我都关注差异,调动全体参与的积极性。制止强势学生包揽切,更关注那些平时不爱发言、不爱和别人讨论与合作的学生,并和他们一起商量,一起动手。在他们活动的过程中,我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其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后续的共同活动过程中,他们也开始乐意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关注中,方能实现全员参与、共同成长的教育理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