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第5课的内容。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建构起“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让物体启动或停止”这一概念,还通过弹簧测力计认识到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本课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物体在运动中受到摩擦力,以及如何减小摩擦力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聚焦部分以古人搬运重物的真实情景引出本课探究重点:如何减小搬运过程中的摩擦力。探索板块共有三个活动,活动一和二分别探究滑动与使用“滚木”时摩擦力的大小,活动三使用轮子是对“滚木”的改进。本课研讨活动可与学生探索活动结合,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哪种方式搬运重物摩擦力最小,并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拓展板块引导学生关注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减小摩擦力的,将视野拓宽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上。【学生分析】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对摩擦力这个词已经比较熟悉,对物体运动会受到摩擦力的现象也是熟悉的,但是,四年级的学生对“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怎么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如何能减小摩擦力?”等问题并没有太多思考,这也成为本节课学习的起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2.知道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3.明白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2.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3.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科学态度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2.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材料一套、自行车轴承、气垫船模型。学生材料:装有重物的盒子、轻质托盘、垫圈若干、滑轮、木棍若干、两对小车轮、指尖陀螺、实验记录单。【材料改进:1.配套材料中的托盘过重,影响实验效果。将塑料杯进行裁剪,留下杯底后制成的轻质托盘,能解决这一问题,实验效果更佳;2.原材料使用纸盒装重物,但学生在给纸盒安装轮子后会出现轮子无法滚动的情况。将纸盒换成底部有凹槽的盒子,安装轮子方便且能顺利滚动】【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出示足球演示: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预设:足球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追问:谁能解释这个现象?(预设:足球受到摩擦力)2.感受摩擦力:用手可以怎么感受摩擦力?(活动预设:手摩擦桌面、手摩擦衣服、手摩擦凳子)(交流预设:要产生摩擦,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提问: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能产生摩擦力吗?(预设:还需要运动起来)交流小结:摩擦时,感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出示摩擦力概念。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运动与摩擦力【设计意图:学生对物体运动会受到摩擦力的现象是熟悉的,但多数学生不清楚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所以教师通过“用手感受摩擦力”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要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并且运动起来。通过活动交流,学生对摩擦力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二、探索(预设:25分钟)(一)比较滑动和使用“滚木”时摩擦力的大小[材料准备:装有重物的盒子、轻质托盘、垫圈若干、滑轮、木棍若干、实验记录单]1.出示图片,引出两种运动方式:滑动和滚动提问:哪一种方式搬运物体更省力呢?说说你的理由(预设:使用木棍摩擦力更小,更省力)2.出示材料,设计实验——比较滑动和滚动时的摩擦力。讨论交流:如何判断两种方式摩擦力的大小?(生:加的垫圈个数越多表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设计意图:出示材料后,鼓励学生动脑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并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用垫圈的数量来表示摩擦力的大小】3.播放微课,梳理实验要点。讨论交流:垫圈加到什么时候停止?(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才视为使物体运动起来)4.出示任务单,分组实验,记录数据。5.excel形成班级柱状图,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预设:滚动的方式需要的垫圈个数更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更小)【意图:1.使用实验任务单,学生在做实验前自主阅读注意事项,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2.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excel统计图,将所有小组的数据以柱状图的形式直观呈现,结果分析更有说服力】(二)改进滚木,使用轮子搬运重物[材料准备:装有重物的盒子、轻质托盘、垫圈若干、滑轮、2对车轮、实验记录单]1.讨论交流:使用“滚木”有什么优点和缺点?2.思考改进滚木的方法:使用轮子3.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和我们的伟大的古人们想到了一样的方法。播放视频:轮子的历史【意图:播放“轮子的历史”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轮子的发展过程,意识到轮子的发明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4.分组实验,记录数据。活动小结:轮子是对滚木的改进,轮子的发明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呢!三、研讨:生活中的摩擦力(预设:6分钟)(一)谈话: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知道了,从滑动到滚动,能够大大减小摩擦力,那摩擦力是不是越小越好呢?(预设:不是,举例生活中的例子:没有摩擦力无法行走,车无法开动)(二)自行车大学问1.自行车上哪些部位增大了摩擦力,哪些部位需要减小摩擦力?(预设:车把手、轮胎、脚踏板,刹车增大摩擦力)2.谈话:自行车上有个部位需要减小摩擦力——自行车轴承引导发现:指尖陀螺和轴承有一样的结构来减小摩擦力3.活动:小组观察指尖陀螺的内部结构 (预设:里面有珠子,使指尖陀螺在转动的时候是滚动的,减小了摩擦力)4.谈话分析:自行车轴承里也是这样的构造(出示轴承细节放大图)【意图:指尖陀螺和轴承的结构相似,都是通过滚珠滚动来减小摩擦力。先让学生观察熟悉的指尖陀螺,再来解释比较陌生的轴承会更容易,也更能够唤起学生的探究欲。】四、拓展:其他交通工具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 (预设:4分钟)1.演示气垫船模型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气垫船在行使时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预设:气垫船喷出的气体把船向上托起,减小了船与水面的摩擦力)2.提问: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减小擦力的?(预设:通过磁力将列车与轨道分开,减小摩擦力)【板书设计】3.5 运动与摩擦力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滑动 摩擦力大滚动 摩擦力小【作业设计】1.下面哪种情况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 )A.轴承中的滚珠 B.车柄上的花纹 C.拉链上涂润滑油2.为什么使用轮子拉动重物比直接拉动重物更省力?( A )A.改变运动方式B.改变接触面光滑程度C.改变了重物的轻重3.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力,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C )A.老师仍能利用粉笔写字B.汽车能正常行驶C.火柴难以划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