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课堂训练
一、单选题
1.在学习“踏上强国之路”这一内容时,同学们围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已经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主题纷纷发言。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
A.小静: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建成了小康杜会
B.小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C.小丽:推动民族复兴,基本实现了杜会主义现代化
D.小红:进行改革开放,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带头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严格按照党章办事,切实提高党性修养,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初心和使命分别是什么( )
A.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共同富裕
B.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按劳分配
C.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坚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 )
A.民族独立 B.强国富民 C.实现共同富裕 D.人民小康
4.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对此你的理解是( )
①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
②改革开放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④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卡塔尔推出2022年世界杯特别版纪念钞,纪念钞图案包含中国企业承建的世界杯主体育场。这是“中国制造”元素第二次出现在卡塔尔货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增强 B.中外文化的交流能促进文化的统一
C.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关键 D.中国制造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6.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梦已实现 B.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C.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迈入新发展阶段,更加需要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以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______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A.高风险 B.高质量 C.高效益 D.高收益
9.下边漫画体现了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增进民生福祉 B.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10.广西首府南宁通过发展学前教育、均衡资源配置、强化名师培养、做好公平招考等措施,稳步推进“品质教育学在南宁”系统工程,不断满足百姓“上好学”的需求。这些举措( )
①有力推动首府教育高质量发展 ②彻底解决了教育公平问题
③确保人人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 ④有利于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下侧漫画(东、西部地区)所示现象,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是( )

A.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B.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挑战
C.城镇化水平不高的挑战 D.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问题
12.精准扶贫使中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说明( )
A.加强经济建设,超越发达国家 B.走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
C.推进依法治国,专注社会稳定 D.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平均主义
1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下列对“共享发展”理解正确的有( )
①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②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③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成果
④“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4.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在报告中,“人民”是高频词出现173次,“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等表述备受关注。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这表明(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贫困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唯一问题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简答题
16.2022年是改革开放44周年,44年的风雷激荡,44年的岁月峥嵘,是改革开放让中国的发展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1)伟大进程:回首过去,将上述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
①争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②聚焦北京,共襄盛会
③三大改造完成
④开国大典阅兵式。
(2)成就总结:列举两例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就,分析原因。
17.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除了要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我们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还有哪些?
(2)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应该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
18.【聚焦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党的二十大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来到延安市安塞区的南沟村,“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乡村振兴怎么搞”,并鼓励乡亲们:“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提法明确出现在报告中。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乡村振兴”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A
6.C
7.D
8.B
9.A
10.B
11.A
12.B
13.A
14.A
15.C
16.(1)④③①②
(2)成就:①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②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③综合国力显著提升。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⑤我国科技成就斐然等(任选两个)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创造等。(任选两个角度)
17.(1)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原因: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深入供给侧结构改革;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社会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18.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⑤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⑥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