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音乐欣赏了解《三个和尚》的故事梗概,明白热爱劳动、协力合作带来美好生活的道理。听辨三个和尚上山的主题音乐及表现乐器,初步感受音乐的高低、长短、音色变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故事情境、对比聆听、旋律线图谱、模拟乐器演奏、音画结合等方式从视觉、听觉、动觉等入手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体悟故事内涵。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了解《三个和尚》的故事,能通过音乐听辨三个和尚的人物形象,体悟民间谚语故事所富含的道理。教学难点:民乐合奏中不同人物乐器音色的识别。教学过程:导入:谚语故事“同学们,你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吗?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庙里先后来了三个和尚上山修行。他们分别是小和尚、瘦和尚和胖和尚。让我们通过音乐认识一下他们吧!”“三个和尚”主题音乐听辨(一)听辨胖和尚1.聆听选择聆听两段音乐(小和尚和胖和尚),选择哪段音乐更适合表现胖和尚?为什么?2.观察旋律线,感受长音再听第二段音乐,手划旋律线,发现乐句中的长音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3.演奏乐器:管子民族吹管乐器管子表现胖和尚,管子的音色高亢粗犷,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将胖和尚的幽默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模仿动作胖胖的身躯走路会是什么样的呢?请跟着音乐模仿胖和尚走路。(二)听辨小和尚对比聆听请轻声跟着音乐哼唱,你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这是小和尚的音乐?生分享(音乐很欢快/哼着音比较高,小孩儿的声音就比较高/这些音不像胖和尚的那么长)演奏乐器:板胡小和尚的音乐用了民族拉弦乐器板胡来表现,板胡高昂而富有穿透力的音色和小和尚很相配。为了突显小和尚的可爱,音乐中还加入了不少打击乐器(木鱼)。3.木鱼模仿演奏(1)跟老师用走和跑跑读木鱼节奏(2)伸出左手握拳做木鱼敲击,边敲击边弹舌模拟木鱼演奏(3)跟随音乐模仿敲击“小和尚第一个来到山顶上的庙里修行,他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到山下挑水,他天天挑水、打扫、念经,日子过得安稳而清净。直到有一天,一个瘦和尚上山来。”(三)听辨瘦和尚1.和谁的音乐相似聆听,瘦和尚的音乐和谁的音乐片段相似?2.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呢?——拉弦乐器:观察二人形象,判断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呢?小和尚身材矮小,灵巧活泼,瘦和尚身材高大,走着路也双手合十,性格稳重3.演奏乐器:坠胡瘦和尚音乐选用了更低沉暗哑的坠胡来表现“瘦和尚来到庙里后,小和尚便让瘦和尚去挑水,后来瘦和尚觉得不公平,他俩便一同抬水喝。最后胖和尚也来了庙里,他一次就能喝下一桶水,渐渐地,三个和尚谁也不想去抬水了。”三、经典场景,感受音乐角色表现1.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欣赏“救火”音乐片段(PPT乐器图片配合人物、音乐出现,视觉辅助聆听,解决民乐合奏中乐器音色不易识别的难点。)“老鼠咬断了蜡烛,烛火把寺庙的布帘点燃,寺庙起火了!音乐中板胡、坠胡、管子三种乐器此起彼伏,有时交替演奏,有时同时演奏,在紧张的音乐情绪中描绘了一幅寺庙起火,三人齐心协力救火的忙碌场面。”2.观看动画片段,感受音乐对画面的表现“大火扑灭了。三个和尚和好如初,他们学会了合作取水,劳动与合作让他们的生活和谐而美好。”四、总结下课1.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是1981年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乐曲以简单的三件乐器板胡、坠胡、管子形象描绘了三个人物形象,生动、有趣的讲述了这个经典的民间谚语故事。2.分享收获:三个和尚的故事让你有些什么收获呢?请你与身边的小伙伴或家人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