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知识点梳理+能力百分练)三知识点梳理1、我们把竖排称为列,横排称为行。确定一个物体所处的行和列时,列从左往右数,是第几个就是在第几列,行从下往上数或从前往后数,是第几个就是在第几行。2、我们把行列的值用数字表示,列在前,行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并把这两个数字用小括号括起来,即(列数,行数),这就是表示位置的数对。能力百分练一、选择题(共16分)1.如图,冬冬现在的位置用数对(5,2)表示,他先向正北方向走3个单位,再向正西方向走4个单位后到达超市,超市的位置用数对( )表示。A.(2,5) B.(1,5) C.(5,2) D.(5,1)2.象棋是中国的文化精髓之一。如图所示,中国象棋棋盘上马的位置记作(3,4),象的位置记作(5,3)。根据“马跳日,象飞田”的规定,象下一步能到达的位置是( )。A.(4,5) B.(7,4) C.(3,5) D.(5,5)3.平平坐在教室的位置用(3,4)表示,乐乐坐在平平正后方的位置上,乐乐的位置可能是( )。A.(2,5) B.(3,5) C.(5,2) D.(3,2)4.用数对(5,a)表示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在第5行,第a列 B.它一定在第5列 C.它不一定在第5列 D.它一定在第5行5.亮亮在教室的座位是第3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为(3,2)。明明和亮亮是同桌,在亮亮的右边,明明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 )。A.(3,2) B.(4,2) C.(2,3) D.(2,4)6.教室里,小红的座位在第2列、第5行,记作,小兰和她坐同一行,小兰的座位可能记作( )。A. B. C. D.7.在一个方格里,如果点A用数对(2,2)表示,点B用数对(5,6)表示,点C用数对(2,6)表示。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A.等腰 B.直角 C.锐角 D.钝角8.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用数对表示分别为A(2,4),B(1,2),C(4,2),D(3,4),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梯形 D.平行四边形二、填空题(共22分)9.(4分)用数对表示出图案的位置。樱桃(2,3);葡萄( );草莓( );西瓜( );香蕉( )。10.(3分)图中藏着诗句,一起来找找看吧。4 黄 目 层 日 里3 白 上 入 千 流2 河 依 穷 山 楼1 欲 一 海 更 尽1 2 3 4 5(1)诗句“白日依山尽”中,“白”字用数对(1,3)表示,则“依”字用数对表示为( ),“尽”字用数对表示为( )。(2)按照数对顺序找一找:(4,1)、(2,3)、(2,1)、(3,4)、(5,2)。你找到的诗句是( )。11.(1分)四二班广播操比赛时组建了一个方队,王东站在方队的一角,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6),参赛的同学一共有( )人。12.下图中,点A用数对表示为(1,2),点B用数对表示为(2,5)。(1)点C用数对表示为 。(2)在图中选一个点D,使连接A、B、C、D四个点后能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点D用数对表示为 。13.(5分)下面是红星小学集合时,部分班级在操场上的位置示意图。(1)第3列,第2行是( )班;第5列,第4行是( )班。(2)一(3)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三(3)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五(3)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14.请用数对表示出如图它们的位置。A点( ),E点( )。15.(3分)如下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cm,A点用数对表示为 ,B点用数对表示为 ,C点用数对表示为 。16.吴纯坐在班上第3列第4排,可以用数对(3,4)表示,田芳坐在吴纯的前面,可以用数对( )表示。最后一列最后一排同学的位置是(8,7),这个班一共有( )人。三、判断题(共12分)17.在同一方格图中,数对和数对所表示的位置是在同一列。( )18.用数对表示a点(4,5)和b点(4,8),点a和b不在同一行上。( )19.小东的位置在第6行第7列,用数对表示是(6,7)。( )20.小华(面向南)坐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3,5)表示,那坐在他左边第一个的同学的位置可以用(4,5)表示。( )四、作图题(共18分)21.(6分)(1)在下图中标出下列各场所的位置。 学校(5,3) 商场(6,7)(2)上周六,玲玲的活动路线是(8,1)→(8,5)→(2,4)→(5,2)→(8,1)。请将她的活动路线画出来。22.(6分)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A(1,4) B(4,4)C(0,2) D(3,2)23.(6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5,6);把A点往西平移三格,就是B点的位置;C点在点(0,0)东偏北45°方向20m处(一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表示10m)。请在下图中标出A、B、C的位置并连成三角形。五、解答题(共36分)24.(6分)(1)写出三角形ABC各顶点的位置。A( , )、B( , )、C( , )。(2)画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的三角形A1B1C1。(3)用数对表示三角形A1B1C1各顶点的位置。A1( , )、B1( , )、C1( , )。 25.(6分)看一看,画一画。(1)猴山的位置用数对(5,2)表示,请你在图上标出钓鱼湖(6,6)、企鹅馆(2,6)、盆景园(3,8)、北门(2,10)的位置。(2)暑假期间,扎西一家去了熊猫基地游玩,观赏路线是(10,1)→(5,2)→(7,4)→(9,7)→(6,6)→(2,6)→(2,10)。说一说他们去了哪些地方。26.(12分)如图是某街区平面示意图。(1)学校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学校以西500米,再往南200米就是( )。(2)丁丁家在学校以北100米,再往西200米处;小丽家在花洲书院以北400米,再往东400米处。在图中分别标出她们家的位置。(3)周日,丁丁从家出发的行动路线是家→(1,1)→(7,2)→(5,4)→家。她去的地方分别是( ),( ),( )。(4)丁丁和小丽从学校出发,步行前往文化馆,如果她们每分钟走50米,至少需要多少分钟能到达文化馆?27.(12分)看图回答问题。(1)像丽丽那样描述一下邮局和公园的位置。邮局所在的位置用( )表示,它在学校( ),再往( )处。公园所在的位置用( )表示,它在学校( ),再往( )处。(2)艾文家在学校以东100m,再向北500m处。喜多家在学校以东800m,再向北300m处。请在图中标出这两位同学家的位置。(3)上周六,艾文的活动路线是(1,5)→(2,4)→(6,2)→(12,8)→(1,5)。说一说他这一天去了哪些地方。参考答案1.B【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根据数对找出冬冬在方格中的对应位置,即冬冬在第5列第2行,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他先向正北方向走3个单位,列数不变,行数增加3行,此时冬冬在第5列第5行,再向正西方向走4个单位,行数不变,列数减少4列,此时冬冬在第1列第5行,正好到达超市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得,冬冬现在的位置用数对(5,2)表示,他在第5列第2行,先向正北方向走3个单位,再向正西方向走4个单位,即行数增加3行,列数减少4列,此时冬冬在第1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1,5),即超市的位置。故答案为:B【点睛】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并根据数对准确找出对应的位置是解答题目的关键。2.C【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分别找出马和象在方格中对应的列数和行数,马的位置记作(3,4),此时马在第3行第4列,象的位置记作(5,3),此时象在第5列第3行,根据象棋中的规定,象下一步能到第7列第1行的位置,能到达第7列5行的位置,还能到达第3列第1行的位置,也能到达第3列第5行的位置,据此用数对表示出所有象能到达的位置即可得解。【详解】根据分析得,象下一步能到达第7列第1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1);象下一步能到达第7列5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5);象下一步能到达第3列第1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1);象下一步能到达第3列第5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5)。综上,象下一步能达到这4个位置,观察选项,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对的概念。3.B【分析】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乐乐坐在平平正后方的位置上,说明两人同列不同行,据此分析。【详解】平平坐在教室的位置用(3,4)表示,乐乐坐在平平正后方的位置上,乐乐的位置可能是(3,5)。故答案为:B【点睛】关键是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4.B【分析】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位置的列,第2个数字表示位置的行,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数对(5,a)表示第5列、第a行的位置。故答案为:B【点睛】分析清楚数对与位置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B【分析】明明和亮亮是同桌,说明明明和亮亮的行数相同;明明在亮亮的右边,说明亮亮的列数加上1是明明的列数。据此解题。【详解】3+1=4所以,明明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4,2)。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6.C【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小兰与小红在同一行,说明后面的数字相同,据此选择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小兰的座位和小红在同一行,所以小兰的座位后面的数字为5,可能记作(3,5)。故答案为:C【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在一个方格里,如果点A用数对(2,2)表示,点B用数对(5,6)表示,点C用数对(2,6)表示。由此可知,A和C在同一列,B和C在同一行,所以三角形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据此解答。【详解】如图: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认识。8.C【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详解】如图,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梯形。故答案为:C【点睛】关键是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熟悉平面图形的特征。9. (3,2) (4,3) (2,1) (4,1)【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列数,行数),如樱桃第2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2,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括号里面逗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列数,逗号后面的数字表示行数。【详解】分析可知,葡萄是第3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为(3,2);草莓是第4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4,3);西瓜是第2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为(2,1);香蕉是第4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为(4,1)。【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10.(1) (2,2) (5,1)(2)更上一层楼【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依”在第2列第2行,“尽”在第5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依”和“尽”的位置;(2)按照给出的数对在图中找到相应的文字,组成诗句即可。(1)“依”字用数对表示为(2,2);“尽”字用数对表示为(5,1)。(2)(4,1)是“更”字;(2,3)是“上”字;(2,1)是“一”字;(3,4)是“层”字;(5,2)是“楼”字;找到的诗句是“更上一层楼”。【点睛】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36【分析】小方的位置是(6,6),他正好站在方队的一角,说明每行每列都有6人,根据“总点数=每边点数×每边点数”解答即可。【详解】6×6=36(人)参赛的同学一共有36人。【点睛】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总点数=每边点数×每边点数的灵活应用。12.(1)(5,5)(2)(4,2)【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根据点A用数对表示为(1,2),可以确定列数和行数,据此表示出点C即可。(2)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据此确定点D位置,用数对表示出点D即可。【详解】(1)点C用数对表示为(5,5)。(2)点D用数对表示为(4,2)。【点睛】关键是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熟悉平行四边形特征。13.(1) 二(5) 四(4)(2) (3,1) (2,3) (1,5)【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详解】(1)第3列,第2行是二(5)班;第5列,第4行是四(4)班。(2)一(3)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1);三(3)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3);五(3)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5)。【点睛】关键是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14. (4,7) (0,5)【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据此填空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A点在第4列,第7行,E点在第0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A点(4,7),E点(0,5)。【点睛】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5. (1,1) (5,1) (4,3)【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详解】图中, 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5,1),C点用数对表示为(4,3)。【点睛】关键是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16. (3,3) 56【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田芳坐在吴纯的前面,则田芳和吴纯所在的列数相同,用吴纯所在的行数减1即可找到田芳所在的位置;最后一列最后一排同学的位置是(8,7),则这个班的学生有8列,7行,用8乘7即可求出这个班的总人数。【详解】4-1=3则田芳坐在吴纯的前面,可以用数对(3,3)表示;8×7=56(人)则这个班一共有56人。【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平面内,从左往右数是列数,从前往后数是行数,以(列数,行数)的形式来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就是数对。数对(3,7)表示第3列,第7行,数对(8,7)表示第8列,第7行,因此两个数对位于同一行,而不是同一列。【详解】由分析得:数对(3,7)和,数对(8,7)所表示的位置是在同一行,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明确数对的表示方法,能够根据具体数对来确定物体位置并进行比较,是解题关键。18.√【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据此写出a点和b点表示的位置,再判断题目中的说法是否正确。【详解】a点的位置用数对(4,5)表示,说明a点在第4列第5行;b点的位置用数对(4,8)表示,说明b点在第4列第8行;可以看出,点a和b在同一列,但不在同一行上。原题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对的概念。19.×【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详解】小东的位置在第6行第7列,用数对表示是(7,6),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关键是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时,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了。20.×【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可知,小华坐在教室的位置是第3列,第5行,他左边的同学与他同行,列数减1,据此即可用数对表示出该同学的位置。【详解】小华坐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5),那坐在他左边第一个的同学的位置可以用(2,5)表示。故答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掌握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是解题关键。21.见详解【分析】(1)数对的第1个数表示列,第2个数表示行,据此标出商场和学校的位置;(2)根据数对找到位置,并按数对的顺序依次把各点连接起来即可。【详解】(1)(2)见下图:【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用数对表示位置知识的掌握。22.见详解【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在图中标出这些点,并顺次连接得出图形。【详解】如图所示:【点睛】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解答此题应注意画图的规范性。23.见详解【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出点A的位置;把A点往西平移三格,即行不变,列变。所以B点的坐标为(2,6);然后根据方向、角度、距离标出C的位置,最后顺次连线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所绘制的图形如下:【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和平移的知识点,明确向左右平移行不变,向上下平移列不变是解题的关键。24.(1)(2,5);(1,3);(4,3);(2)见详解;(3)(7,5);(6,3);(9,3)【分析】(1)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分别找出三角形ABC各顶点在方格中对应的列数和行数,再用数对表示出来。(2)根据平移的特征,将三角形ABC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1B1C1。(3)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分别找出三角形A1B1C1各顶点在方格中对应的列数和行数,再用数对表示出来。【详解】(1)三角形ABC各顶点用数对表示:A(2,5)、B(1,3)、C(4,3)。(2)如图:(3)三角形A1B1C1各顶点用数对表示:A1(7,5)、B1(6,3)、C1(9,3)。【点睛】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作平移后的图形是解答题目的关键。25.(1)见详解(2)路线是:(10,1)东门→(5,2)猴山→(7,4)孔雀亭→(9,7)熊猫馆→(6,6)钓鱼湖→(2,6)企鹅馆→(2,10)北门。【分析】(1)由“猴山的位置用数对(5,2)表示”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在图中分别表示出金鱼湖(6,6)、盆景园(3,8)、北门(2,10)的位置。(2)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数对表示的是哪几个景点,再描述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2)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扎西一家行走的路线是:(10,1)东门→(5,2)猴山→(7,4)孔雀亭→(9,7)熊猫馆→(6,6)钓鱼湖→(2,6)企鹅馆→(2,10)北门。【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根据数对找位置的方法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6.(1)(7,7);公园;(2)见详解;(3)花洲书院;文化馆;展览馆;(4)10分钟【分析】(1)看图,学校在第7列第7行,用数对表示为(7,7);学校以西500米,再往南200米是公园;(2)根据描述,丁丁家在(5,8),小丽家在(5,5),据此找出位置,再描点;(3)结合图,(1,1)是花洲书院,(7,2)是文化馆,(5,4)是展览馆,据此解题;(4)看图,学校到文化馆的路程是500米,路程÷速度=时间,用500米除以50米,求出至少需要多少分钟能到达文化馆。【详解】(1)学校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7),学校以西500米,再往南200米就是公园。(2)如图:(3)周日,丁丁从家出发的行动路线是家→(1,1)→(7,2)→(5,4)→家。她去的地方分别是花洲书院,文化馆,展览馆。(4)500÷50=10(分钟)答:至少需要10分钟能到达文化馆。【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27.(1)(5,5);以东500m;北500m(12,8);以东1200m;北800m(2)见详解(3)见详解【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像丽丽那样描述邮局、公园的位置,以学校为观测点,确定方向,根据邮局、公园与学校的格数,确定实际距离,即可描述。(2)以学校为观测点,在学校以东100m,即向右1格处,再向北500m处,即向上5格处是艾文家;在学校以东800m,即向右8格处,再向北300m,即向上3格处是喜多家;据此在图中标出这两位同学家的位置。(3)(1,5)表示艾文家,(2,4)表示少年宫,(6,2)表示书店,(12,8)表示公园;根据用数对表示的艾文的活动路线,即可确定这一天他先后去了哪些地方。【详解】(1)邮局所在的位置用(5,5)表示,它在学校以东500m,再往北500m处。(第2、3空的答案不唯一)公园所在的位置用(12,8)表示,它在学校以东1200m,再往北800m处。(第2、3空的答案不唯一)(2)艾文家、喜多家的位置如图:(3)艾文这一天从家出发,去了少年宫、书店、公园,最后回到家。【点睛】本题考查数对与位置的知识、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路线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