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挫折教育 挫折中成长,提升我的心理复原力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挫折教育 挫折中成长,提升我的心理复原力 素材

资源简介

【初中挫折教育】挫折中成长,提升我的心理复原力
01
【课程设计思路】
No.1
课程信息
道具准备:学案纸、PPT
场地要求:教室内、学生分组4-8人/组
适合学生:初中二、三年级
No.2
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背景:《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课程依据理论:有人身处困境,能够迅速调整心态,从困境中恢复过来;而有人遭遇挫折时,则会深陷挫折无法自拔,从此一蹶不振。究其原因,其实就在于心理韧性,也就是心理复原力的水平不同。
课程以优势视角理论为基础,优势视角理论也被称为“3I”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在挫折困境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可以利用的资源,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心理复原力。其中,3I分别指向:
(1)I am——个体内在优势,发现自我优势、积极品质,进行积极自我按时
(2)I have——外部支持资源:可以是朋友、家人的帮助,也可以是物品、工具
(3)I can——我可以做什么
No.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挫折的普遍性,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挫折
2.情感目标:尝试思考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培养积极应对挫折、“挫折来了我不怕”的意识。
3.行为目标:学会运用“3I”理论,分析自己的挫折困境。向内发掘自己的积极品质,进行积极自我暗示;向外寻求他人的支持,能够顺利从挫折中走出来。
No.4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思考挫折对自己的影响,树立“不怕挫折”的意识。
2.教学难点:学会运用“3I”理论,分析自己的挫折困境,正确应对挫折。
02
【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一、团体暖身阶段
二、团体转换阶段
三、团体工作阶段
四、团体总结阶段
Part.1
团体暖身阶段
设计意图
1.通过趣味小测试引入,引发学生共情
2.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
教学活动
1.【开场白】同学们今天心情如何呢?
2.【趣味小测试】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左手,五指分开,面朝自己
3.【总结】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失落、受挫,说明挫折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
Part.2
团体转换阶段
设计意图
1.总结初中生可能遇到的挫折类型
2.使同学们思考:挫折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挫折中成长
教学活动
1.【什么是挫折?】呈现挫折的定义
2.【总结挫折类型】呈现案例——小蓉的倒霉经历,请大家总结初中生可能遇到的挫折类型
3.【小组讨论】挫折到底是好还是坏?
4.【名人故事分享】
5.【教师总结】所以,虽然挫折是坏事,但是如果能在挫折中成长,这就是好事。
团体工作阶段
设计意图
1.学习“3I”理论——提升我的心理复原力
2.实现教学重难点:学会应对挫折困境
教学活动
1.【写出自己的挫折经历】
2.【小组讨论】如何帮助小蓉走出挫折困境
3.【总结优势视角理论(“3I”理论)】
4.运用 “3I”理论,对自己的挫折提出解决办法。
Part.4
团体总结阶段
设计意图
总结本节课知识,鼓励同学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教学活动
1.分享: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挫折经历,以及自己应该挫折的方法
2.总结: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
3.寄语: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
03
【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课程容量较大、课堂内容是很丰富,为同学们介绍的方法(三个优势我)也是操作性很强的,我觉得对同学们来说是很实用的。
【不足】但是这节课其实更加偏“思政”一点,比较适合用于参赛,日常教学中心理味不台够,学生的体验感较弱,如果能把“三个优势我”设计的有趣一点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