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热传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科学思维目标:能基于所学知识,对热传导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探究实践目标: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热传导的探究实验计划,并展开探究活动。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实验结果。能提出探究热传递的途径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态度责任目标: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了解热传导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导另一个物体,并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固体中热是怎样传递的,各种物体传热本领有什么不同。【教学准备】蜡、圆形铁片、铁盘、火柴、铁架台、盛有热水玻璃杯、塑料杯、纸杯、金属杯、酒精灯、塑料棒、铜丝、铁丝、竹筷、热传导的视频资料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天气渐渐变凉了,我们越来越喜欢喝热乎乎的饮品,大家看看小熊家里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动画视频。生:小熊被烫到了手。师:小熊被什么烫到了手?生:被水杯烫到了。师:水杯为什么会很烫呢?生:因为里面的水很热。师: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很烫,杯子就会很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探究新知活动一:倒入温水后,杯子是怎样变热的?教师出示一杯装有热水的杯子,让学生摸一摸杯子的外壁。师:你有什么感觉?生:感到杯子温温的。师:在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生:冬天,我觉得手很凉,用暖手袋暖手,手就会变热。生:有时候我也会把手放在暖气片上,手就不凉了。师:你猜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生讨论交流。生猜想:热量会由一个物体传给另外一个物体。活动二: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播的?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猜想,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组讨论一下,利用这些材料,你们小组准备怎样研究?出示实验器材。认识每一种实验器材,说一下使用的注意事项。师: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下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课件出示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1)酒精注入灯壶,要用小漏斗作引导,绝对禁止向正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2)灯壶内酒精量不应超过灯壶的2/3,不应少于灯壶的1/4。(3)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4)必须用灯帽盖火,不能用嘴去吹。(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住灯帽,防止酒精挥发)。(5)万一酒精灯被碰倒,酒精溢出后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冷静处理,迅速用湿抹布盖灭或撒砂土。视频出示正确的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小组根据实验器材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完善实验方案:【实验名称】热传导实验【实验材料】1.铜棒、支架、火柴、酒精灯、凡士林;铁片、蜡烛、火柴、酒精灯、试管夹。2.铁丝、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铜棒、烧杯、热水等【实验步骤】:实验一:(一) 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蘸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的三个孔上。2、用酒精灯加热铜棒的一端,观察现象。(二) 1、用试管夹夹住铁片,在铁片上放上蜡,分别从一边或中央加热铁片。2、观察现象。实验二:将铁丝、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铜棒同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用手感觉有什么不同?通过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一:(一)、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二)、无论是在铁片的一边,还是在铁片的中央加热,蜡都是在加热点开始溶化,然后向温度低的方向淌。实验二:不同的物体传热的快慢不一样。【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传导。不同的物体传热能力不一样。师:通过实验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总结: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传导。活动三:生活中有哪些热传导现象?小组讨论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总结汇报:炒菜:当火炉加热的火焰通过锅底,热量会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播至整个锅子里,从而使放在锅里的食物加热,各种菜肴得以风味更佳的烹制出来。火锅:火锅中的油锅底会将热量通过热传导传播到整个油锅上,让放在里面的食物加热,用来烹饪制作美味的佳肴。茶壶:茶壶中的热水经过热传导,从壶壁传到把手上,使我们尝到热的茶水。三、全课小结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谈一谈你的收获。生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生2:了解热传导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你学会了吗?我会填1. 热是一种( ),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 )。2.一个物体受热后,热的传递方向是向( )传递。3. 两个物体需要( )接触,并且一个温度( )一个温度( ),也就是有( )出现,才会发生热传导。五、课外拓展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热传导的快慢?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