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4.13《云与雾》教学设计课题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5学习 目标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含二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云和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 第二个活动做人造雾的实验。进而分析、推导出自然界的雾是如何形成的。根据抽象的图示结合模拟实验,解释云的成因。。 教学目标: 1、知道云和雾都是水蒸气冷凝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远近不同。 2、能够做人造雾的实验,尝试解释雾的形成原因。 3、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及示意图,解释云和雾的形成过程重点 解释云和雾的形成原因难点 做人造雾的实验教学准备 量筒、冰袋、温水、线香、火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一:识别不同视角的云与雾 活动二:人造雾实验 活动一: 1、回想一下,我们生活当中,一般什么时候容易出现雾?(导入) 2、下面几幅图片中,你认为哪些是云?哪些是雾? 3、这幅图中哪里是云?哪里是雾?你是如何判断的? 明确:对于山脚下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是山腰上有云,而对于已爬到半山腰的人来说,他们身处其中,看到的是则是雾。 图片说明:这张图是为了说明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在山上我们时常说云雾缭绕,其实就是很难区分云与雾。 活动二: 设计实验 (一)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 (二)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 (三)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 1、2,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 2、为什么加入点燃的线香? 明确: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飘浮的固体微粒。 3、观察到什么?实验中用冷水能否用冷水代替? 明确:观察到量筒里有白气产生;用冷水代替不会产生白气,冷水产生的水蒸气过少 4、用冰袋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这是雾形成的条件之一;水蒸气在受冷条件下形成白气。 根据实验和下图,说说云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 6、总结: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习题巩固 1、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小水滴。( ) 2、云就是雾,雾就是云。( ) 3、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 4、往量筒内倒入适量冷水造雾效果好。( ) 5、冰袋具有降温作用。( ) 学生观察图片小组讨论 学生总结回答 实验探究 小组探究 小组讨论 利用不同登山者的视角呈现山腰上的云雾,能够更好地说 明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与地表的距离不同。 将大自然的现象搬到课堂,直观形象,同时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到了云和雾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云和雾的区别 总结课堂课后练习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云和雾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