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文峰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 )A. 火药爆炸 B. 干冰升华 C. 钢铁生锈 D. 光合作用2. 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小明按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确认,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3.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氧化性 B. 可燃性 C. 颜色、状态 D. 还原性4.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不正确的是( )A. 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 B. 实验进程中要将实验用品按顺序摆放整齐C. 加热操作中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 D. 为了节约,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回原瓶5. 下列实验准备工作中正确的是( )A. 固体食盐放在细口瓶中B. 两种溶液反应,可以设计在量筒中进行C. 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D.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6. 取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 )试管、烧杯、试管夹、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胶头滴管、量筒A. B. C. D.7. 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 锥形瓶 B. 坩埚 C. 试管 D. 量筒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C. D.9. 实验操作要科学规范,要关注环保安全问题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装入固体粉末 B. 配制溶液C. 添加酒精 D. 处理废弃药品10. 科学家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相对应的是( )A. 拉瓦锡--元素周期律 B.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C. 门捷列夫--原子论 D. 道尔顿--测定空气成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1. 化学知识上存在很多数字,正确回答数字相关问题: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 ______ 。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______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______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2. 如图是小龙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种方法。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______补全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图装置中剩余的气体主要为 ______填名称。图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填字母。A.装置漏气B.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C.红磷用量过多D.点燃红磷前未关闭止水夹选用汞、红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氧气的测定实验,请推测选择反应物的主要依据是 ______填字母。A.反应物是固体B.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C.燃烧有明显现象D.生成物不是气体答案和解析1.【答案】 【解析】解:、火药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光合作用的过程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因此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故选:。】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 【解析】解: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属于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小明按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即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认液体是白醋还是白酒,因此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的环节。故选:。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明晰科学探究的环节,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几个基本环节。3.【答案】 【解析】解:、氧化性需要通过氧化反应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D、还原性需要通过还原反应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答案】 【解析】解:易燃、易爆药品要远离火源,可防止燃烧、爆炸,故A正确;B.实验进程中要将实验用品按顺序摆放整齐,故B正确;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也不能对着自己,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C正确;D.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故D错误。故选:。A.易燃、易爆药品应防止燃烧、爆炸;B.根据实验应遵守实验室的规则进行分析;C.根据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实验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操作的方法以及安全事故的处理,难度不大。5.【答案】 【解析】解:、固体食盐应该放在广口瓶中,故A错误;B、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两种溶液反应,不可以设计在量筒中进行,故B错误;C、不能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故C错误;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故D正确;故选:。A、根据固体应该存放在广口瓶分析;B、根据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分析;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D、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操作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熟记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6.【答案】 【解析】要准确取的液体,要用量筒量取,当加入液体接近时,加入少量的液体,要用胶头滴管滴加;给液体加热时,把液体放在烧杯里,用铁架台固定,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故选:。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答案】 【解析】解:、锥形瓶垫上陶土网可以间接加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坩埚可以直接加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不能加热,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根据可用于加热和不可加热的仪器进行分析。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常见仪器是否可以加热,牢记相关知识为解答该题的关键。8.【答案】 【解析】解:A、操作中用手直接去拿温度很高的蒸发皿是很危险的,因此不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正确。故选:。A、根据物质蒸发后蒸发皿的温度很高,应用坩埚钳夹取并放在石棉网上解答;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解答;C、根据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解答;D、根据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解答;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9.【答案】 【解析】解:、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再将试管直立起来,故A正确;B、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故B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故C错误;D、处理废弃的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故D错误。故选:。A、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B、根据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D、根据处理废弃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答案】 【解析】解:、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屠呦呦提取了一种抗疟药青蒿素,故选项符合题意。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本题很简单,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1.【答案】 【解析】解: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故答案为:;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故答案为:;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答案为:。根据药品取用规则进行分析;根据给液体加热进行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分析。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即可解决问题。12.【答案】产生白烟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氮气 【解析】解: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产生白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产生白烟;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图装置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故答案为:氮气;图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故答案为:;选用汞、红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氧气的测定实验,因此选择反应物的主要依据是反应物不是气体、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生成物不是气体;故答案为:。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现象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