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一、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资本萌芽社会变,航路开辟成必然“中新嘉美”牌鲜食玉米?南美洲中国全球航路的开辟任务一: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动因)图一 旧航路1.北部路线:君士坦丁堡——小亚细亚半岛、黑海、里海——中亚——中国陆上丝绸之路。2.中部路线:叙利亚——波斯湾——再从波斯湾乘船到东方各国——中国海上丝绸之路。3.南部路线:从地中海南岸、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出发——红海——乘船到达东方各国(也可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接)。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通向东方的旧航路”任务一: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图二 奥斯曼帝国扩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掌握了东西方贸易路线的最核心部分,地中海附近的商人感受到奥斯曼土耳其的封锁与入侵,迫切地需要开辟新航路。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任务一: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合作探究】路途遥远、前途未知......许多威尼斯商人仍然加入了船队的号召,开启冒险,寻找新的航路,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小组合作,阅读学案上的材料,从社会根源、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思考,归纳新航路开辟的“新动因”“新条件”任务一: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动因)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合作探究】材料1:1500年左右,欧洲商品货币关系日益发展,货币成了普遍的交换手段。封建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也用货币交纳地租。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的货币以便扩大经营,而黄金是最贵重的交换手段,有了它就有了一切,人人都渴望黄金。-----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意]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寻金热”、马可波罗游记“东方向往”】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任务一: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动因)材料2: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上卷材料3:1498年,当达·迦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到底想得到什么,达·迦马答到:“基督徒和香料”。——约翰·马凯等《世界诸国史》【合作探究】【思想动因——人文主义思想的激励】【宗教动因——传播基督教的需要】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任务一: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动因)材料4: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在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的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集·中古部分》【合作探究】【政治动因——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丰厚的物质奖励】任务一: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动因)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合作探究】材料5:资本主义在西欧的萌芽和发展,不断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通过市场交换以实现利润的经济和闭塞的农本经济两不相容。资本主义一经产生,就必定不断扩大市场交换的范围,伸入并占有原来封闭的农本经济的阵地,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急需扩大市场】任务一: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条件)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合作探究】【新条件:地理知识的丰富;航海经验;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多桅帆船 星盘 指向标(罗盘) 地圆说材料6:任务一: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阶段小结】新航路“新在哪里”?“新动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急需扩大市场;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对金银的狂热追求,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人们对东方的向往;思想因素——人文主义思想的激励;宗教因素——传播基督教;政治因素——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丰厚物质奖励的激励。“新条件”开辟条件——地理知识的丰富;航海经验;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提升二、全球航路开辟及其历史意义:海洋陆地大贯通,世界分散到整体任务一:新航路开辟的路线二、新航路的开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学案,要求:1.回顾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时间、路线,并在画在学案地图一上;2.阅读教材和学案地图二,了解其他航路的开辟,自主完成学案填空;3.展示成果。航路路线总结二、新航路的开辟时间 人物 航向 主要经过地区 到达地1487 迪亚士 向东 非洲西海岸、非洲南端好望角 非洲东海岸,进入印度洋1497-1498 达·伽马 向东 沿非洲西海岸好望角、非洲东岸、印度洋、印度 印度1492 哥伦布 向西 横渡大西洋、美洲巴马哈群岛 美洲1519-1522 麦哲伦 向西 大西洋、南美洲、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返回西班牙意义:1.迪亚士航行开辟了从欧洲前往印度的海上航线;2.达伽马实现了欧洲人到达东方的夙愿;3.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二、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路线(1)探索和开辟到北冰洋的航线①1497年,英国 卡伯特父子 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②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 拉布拉多半岛。③荷兰航海家 巴伦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④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⑤俄罗斯人在 北太平洋 和 西伯利亚地区 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2)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①1578年,英国人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②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任务二: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二、新航路的开辟全球航路开辟有何历史意义、影响?材料1: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马克思《共产党宣言》材料2:“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加速资本主义萌芽,利于新兴资产阶级成长,催生社会革命】【加强世界的横纵联系,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什么是世界历史?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世界历史”形成的表述”?任务二: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二、新航路的开辟全球航路开辟有何历史意义、影响?材料3:当西方的航海家们最初开辟海上航路时,他们大多数人对传说中富饶而神秘的东方世界抱着一种敬仰之心,在追求财富和服务上帝的动机指引之下历尽艰辛来到东方去寻找香料和基督徒。然而,随通往印度、东南亚、中国等地航路的开辟以及对新大陆的发现,西方的探险家们日益从东方文明的仰慕者转变为贪婪傲慢的掠夺者,他们的目的也不再局限于寻找香料和发现基督徒,而是要蚕食、鲸吞欧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乃至于彻底征服和瓜分整个世界。——赵林《大航海时代的中西方文明分野》【带来了殖民掠夺,对其它地区造成巨大的伤害】任务二: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二、新航路的开辟全球航路开辟有何历史意义、影响?1.全球航路的开辟加强的历史的横纵联系,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开始逐渐联系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2.加速资本主义发展,利于新兴资产阶级成长,催生社会革命3.全球航路的开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但后来的殖民掠夺给其它地区带来了伤害。三、思维拓展:中西对比寻差距,古今纵横谈感悟(一)中西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教材P38问题探究,:“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一)中西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中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去了这么多的地方,为什么不认为他是全球航路的开辟者?为什么没有成为世界历史地转折点?与哥伦布航海相比,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带着疑问,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学案上的表格,并谈谈你的看法。(一)中西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目的 宣扬国威,扩展朝贡贸易,寻找建文帝下落等 欧洲人的社会变化,的不断追求考虑,使其航海探险具有持久性动力 出于政治而非经济动机,无长远目标,没有可持续性 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变化,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对金银财富、市场、土地、传教等方面的考虑,具有可持续性官方态度 重农抑商,不太重视海洋贸易,后来实行禁海政策 鼓励商品经济发展,支持海上贸易,奖励丰厚贸易方式 朝贡贸易,厚往薄来 主动创造贸易机会,开创新的贸易商圈,利润丰厚结 果 没能成为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转折点,没有促进资本的全球流动 带来了“哥伦布大交换”,加强全球联系,使世界从分散开始走向整体,有利于资本在全球流动(一)中西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例:我们要重视海洋领土主权,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并不比欧洲晚,航海技术也很先进,但是中国海洋意识比较落后,不重视海权和海洋贸易,国家政策和策略失误,过于骄傲自满,导致中国错失跟随历史的潮流而进步的机会,在近代落后于西方。感 悟(二)古今纵横:全球航路开辟与中国一带一路思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对比,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结合今天的一带一路政策谈谈你的理解。例: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告诉我们要重视海洋贸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各国进行交往,而“一带一路”政策是我国丝绸之路的复兴,体现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包容思想,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重要贡献。【课堂总结 】新航路的开辟分散的文明世界的会合资本主义的上升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市场价格革命商业革命【课后作业】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趣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马克思在1857—1858年撰写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尝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历史”形成的论述,并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什么是世界历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