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我们的脑 (精准练习)一、选择题1.小学生睡眠标准为( )。A.8小时 B.9小时 C.10小时2.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课间休息仍在学习B.深夜还在上网C.每天晚上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3.足球快速朝你飞过来,你把球接住,这是( )在指挥你作出反应。A.大脑 B.手 C.眼4.( )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A.大脑 B.小脑 C.脑干5.下面( )行为对人体感觉器官会有损害。A.淡盐水清洗鼻子 B.早晚刷牙漱口 C.做眼保健操 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6.保护我们的大脑,下面行为正确的是( )。A.课间休息仍在学习 B.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C.坐摩托车不带头盔 D.按时睡觉,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7.在快速抓棒的游戏中,引起抓住木棒反应的刺激是( )。A.对方松手的动作 B.眼睛看到 C.大脑产生指令8.我们小学生要保证每天( )小时的睡眠时间。A.6 B.8 C.10二、填空题9.( )、( )、鼻、( )、( )是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10.脑要把( )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视觉。11.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 时,我们会产生 ,这能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12.( )是我们身体里的“司令部”,它被坚硬的颅骨包裹着,它由( )、( )、( )三部分组成。三、判断题13.适当的午休可以保护脑。( )14.“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人体产生了适应。( )15.被火烫到后迅速缩回手,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16.当人的嗅觉下降时,人的味觉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17.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小脑可以控制我们的呼吸和心跳,脑干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 )四、连线题18.将人脑结构名称与相对应的功能、图中对应部位分别连线。大脑 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小脑 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脑干 帮我们保持身体平衡五、简答题19.为什么从刺激出现到作出反应,会间隔一段时间?在同一游戏中,不同的人作出反应的快慢有差别吗?20.人看到红灯停、看到绿灯行,那么人是如何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六、综合题两个小朋友玩抓尺子游戏,下面是他们的游戏记录数据。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小科 0 4 8 6 8 8 4 0小雪 2 6 0 8 6 4 8 621.小科和小雪相比,反应速度更快的是( )。A.小科 B.小雪 C.一样快22.抓尺子的次数相同时,总得分越高,说明反应( )。A.越快 B.越慢 C.无法确定23.胜利者可能会交流胜利经验。下面说法中,不属于胜利经验的是( )。A.仔细触摸 B.认真观察 C.快速动作24.经常玩抓尺子游戏,可以( )。A.使我们的反应变快 B.强健体魄 C.使睡眠更好参考答案:1.C【详解】教育部明文规定,每日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所以选项中对于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来说10小时睡眠时间学习效率最高。2.C【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我们要学会科学用脑,科学用脑五要素包括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所以我们要每天晚上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要学会劳逸结合。3.A【详解】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所以足球快速朝我们飞过来,你把球接住,这是大脑在指挥我们作出反应。4.B【详解】人脑有三个主要结构:大脑、小脑、脑干。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小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平衡,脑干控制呼吸和心跳。5.D【详解】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睡眠充足,按时休息;注意合理饮食,吃饭不挑食,适当的吃一些蔬菜、水果;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淡盐水清洗鼻子、早晚刷牙漱口、做眼保健操,有利于人体感觉器官,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害人体感觉器官。6.D【详解】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脑是柔软而脆弱的,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但是受到剧烈撞击也会影响脑健康,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分析选项可知,按时睡觉,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大脑,D符合题意;课间休息仍在学习,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坐摩托车不带头盔,不利于保护我们的大脑。7.C【详解】人接所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在快速抓棒的游戏中,引起抓住木棒反应的刺激是大脑产生指令。8.C【详解】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阶段,对睡眠的需求时间也不同。1﹣6个月的婴儿需要量约为16﹣18小时;7﹣12个月需要量约为14﹣16小时;1﹣3岁需要量约为12﹣13小时;3﹣6岁需要量约为12小时,小学生约需要10小时。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睡眠的需求时间在减少。9. 舌 眼睛 皮肤 耳【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例如: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10.双眼【详解】视觉的产生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光线,光线进入眼内,经眼部各屈光介质的折射后形成一个物像焦点落在眼底视网膜上,而视网膜上的视觉神经细胞又将物像分解处理,形成视觉神经冲动,经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视皮层,进而由大脑视觉皮层将双眼分别传入的视觉冲动进行处理融合,从而我们就看到了这精彩的世界。11. 刺激 反应【详解】不同的环境刺激,人体产生的感觉不同。人体感官产生的感觉是环境刺激与感官发生反应后形成的。如果环境的刺激或感官发生了变化,我们产生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趋向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12. 大脑 大脑 小脑 脑干【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13.√【详解】通过睡眠,使大脑细胞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已经疲劳的脑细胞恢复机能,需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有利于保护脑的健康。适当的午休可以保护脑。14.√【详解】不同的环境刺激,人体产生的感觉不同。人体感官产生的感觉是环境刺激与感官发生反应后形成的。如果环境的刺激或感官发生了变化,我们产生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长期呆在一个地方,我们的感官对环境也会适应。“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人体产生了适应。15.√【详解】有些时候,人体会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条件反射,这就是人们的本能反应。比如被火烫到后迅速缩回手,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16.×【详解】不同的环境刺激,人体产生的感觉不同。人体感官产生的感觉是环境刺激与感官发生反应后形成的。人的感觉器官并不是独立的,其中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当人的嗅觉下降时,人的味觉也会受到任何影响。17.×【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18.【分析】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指挥人体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详解】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大脑包括大脑左半球和大脑右半球。大脑能根据感官发来的信息进行认知和决策,控制人体的行为,如进行学习、记忆和判断、推理等活动,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小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控制呼吸和心跳。19.因为存在反应时间。在同一游戏中,不同的人做出反应的快慢有差别。【详解】不同的环境刺激,人体产生的感觉不同。人体感官产生的感觉是环境刺激与感官发生反应后形成的。如果环境的刺激或感官发生了变化,我们产生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从刺激出现到作出反应,由于存在反应时间,所以会间隔一段时间。在同一游戏中,不同的人做出反应的快慢有差别。20.眼睛接收到光的信号,由视神经传递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作出分析,发出指令,再由传出神经把命令传递给四肢,最终作出反应。【详解】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人看到红灯停、看到绿灯行,我们是通过眼睛接收到光的信号,由视神经传递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作出分析,发出指令,再由传出神经把命令传递给四肢,最终作出反应。21.B 22.A 23.A 24.A【分析】“抓尺子”游戏都需要不同的感觉器官协同工作。“抓尺子”游戏中,抓住尺子的次数越多,就说明反应速度越快。21.根据题干可知,小科的总得分是38分,小雪的总得分是36分。小科的总得分高,所以反应快;22.根据题干可知,“抓尺子”游戏中,抓住尺子的次数越多,就说明反应速度越快。如果抓尺子的次数相同时,总得分越高,说明反应越快;23.胜利者可能会交流胜利经验,这些经验比如认真观察、快速动作。仔细触摸不属于胜利经验。24.人体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对刺激的反应速度,经常玩抓尺子游戏,可以使我们的反应变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