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共32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共32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一次尝试--巴黎公社
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理论到现实--十月革命
曲折中前进
复习回顾
视频中青年毛泽东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小摊小贩
卖孩子的妇女
骑着马冲入人群的军阀
坐在汽车里吃面包的小孩
捡垃圾吃的乞丐
……
回忆往昔——山河破碎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之一
教材要点 素养目标
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公共参与:明确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积极参加实践,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
2、科学精神:明确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中国发展规律的。
3、政治认同: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2、新民主主义革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2.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3.尝试和斗争的结论是怎么样的?
自主探究
认真阅读课本P20-P21内容,思考并勾画以下问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
八国联军侵华
1840-1842年
1900-1901年
1856-1860年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在中国设立租界、驻扎军队,攫取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以及控制中国海关等特权。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处于备受欺凌的悲惨境地,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近代中国人民的处境
内忧:封建制度落后,加之长期闭关锁国,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
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
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目的和动力
前提和基础
1851-1864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1861-1891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1898.6.11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103天)
1899-1900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1901-1911
封建统治阶级
清末新政
1912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探究与分享P21: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哪些仁人志士代表哪些阶级做了救亡图存的尝试和探索?这些尝试和斗争的结果怎样?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近代复兴之路的探索
思考
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这些战争与尝试,有没有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
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结果
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必须另辟新路
近代中国
基本国情决定
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帝国主义
封建势力
民族资产阶级
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维护特权,不允许中国强大
行不通
近代中国人民各种斗争和尝试,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帝国主义侵华
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
典例1 [2021浙江杭州检测]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然而《资政新篇》未能实施,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洪仁玕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②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勾结是革命失败的原因
③走暴力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当时中国尚未出现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B
1. [2021山西应县一中月考] 毛泽东曾深刻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这就决定了( )
①资产阶级必将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C
③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积极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一)国外背景:十月革命
(二)国内背景:五四运动
1919年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转折点)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背景
2.主心骨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8年的浴血奋战
1917年,十月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斗争有了主心骨
大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24
五四运动
1919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党一大
1927
南昌起义
1937
1945
1949
抗日战争爆发
抗日战争胜利
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
大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4个阶段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探索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基本武器
三个主要的法宝
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与法宝
知识拓展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含义)和特点
性质
(含义)
特点(三个“新”)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一是就领导权来说,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领导者
基础
主体
任务
4.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1)决定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2)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3)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区别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权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革命前途 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所属世界革命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的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的一部分
相同点 两个阶段共同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历史意义:4个“彻底”1个“实现”。
社会意义: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世界意义: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独特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理论成果
6、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贡献
课堂小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的国情
悲怆的探索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任务
性质(含义)
特点(三个“新”)
意义
胜利 标志
党的理论贡献
背景
革命过程
典例训练
(2022·辽宁·二模)近代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无数仁人志士,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
①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
②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国无产阶级未能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典例训练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在中国设立租界、驻扎军队,拥有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以及控制中国海关等特权,促进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下列对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②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转盛,迎来了民族资产阶级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导致了这一变化
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抗击外敌的主心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典例训练
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从相识相知到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青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矢志情怀和敢为人先的革命品格。该剧中的“觉醒”反映了( )
①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成熟的方案
②中国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典例训练
某校计划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此次教育展开如下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有( )
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伟大的民主革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典例训练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五四运动( )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典例训练
(2022·湖南·高二考试)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黑暗的旧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b.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实现了中国社会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迈人社会主义社会
B
典例训练
(2022·湖南师大附中高一阶段练习)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73周年。1949年10月1日,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一切前提和基础
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D
典例训练
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在主席台的正上方,悬挂着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下列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②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其内容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④是毛泽东个人智慧的结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