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导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社会,对农事是极其的重视的。如古代帝王一般在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时,要举行祈谷典礼,祈求上苍赐丰收,率领官员到农田里象征性地进行犁田。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面,也不缺乏对农事活动进行描写的诗歌。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杨万里的生平及“诚斋体”特点。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3、理解诗歌传承下来的劳动之美,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知人论世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范成大、尤袤、陆游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谥号“文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写作背景《插秧歌》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当时诗人常州任满,西归故乡,途径衢州,时值农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扫清阅读障碍抛(pāo)秧 兜鍪(móu) 蓑(suō)胛(jiǎ) 朝(zhāo)餐 半霎(shà)莳(shì)未匝(zā)①抛秧:插秧前,将秧苗从秧畦拔出,捆成小捆,扔进稻田,叫作抛秧。②兜鍪: 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③蓑:蓑衣。 ④胛:肩胛。⑤渠:他。 ⑥半霎:极短的时间。 ⑦莳:移栽、种植。⑧匝: 布满、遍及。⑨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是“提防”的意思。整体感知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本诗描绘了一幅全家齐心协力,雨中抢插秧苗的紧张劳动场景。自学指导一1.翻译诗文大意,说说诗歌具体描绘了哪些图景?2.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请尝试赏析。3.颔联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诵读--感受诗歌韵律插秧歌宋 杨万里田夫抛秧 / 田妇接,小儿拔秧 /大儿插。笠是兜鍪 / 蓑是甲,雨从头上 /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译文: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作头盔,蓑衣作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流入,直湿到肩胛。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您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诗歌具体描绘了哪些图景?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呼唤早餐图农夫应答图2.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请尝试赏析。(提示:从字义,在句中场景,手法或效果三方面思考)示例:①“抛、接、拔、插”四字均为插秧时的系列动作。(含义)②四个动词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场景)③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表现劳动人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效果)炼字类题目答题思路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3.颔联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叠用两个比喻,把戴的斗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铁甲。暗示抢插稻秧就像是一场紧张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紧张气氛。诗人又以"雨湿肩胛"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农民的艰辛。精讲点播第三、四联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突出了农人的什么特点?颈联问而不答,用动作作答,把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出来;尾联通过语言,勾勒出了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忙碌的农人形象。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展现了农人的“忙”,突出了农人吃苦耐劳的品质。自学指导二1.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2.诗文中心思想。1.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可从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①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面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②从语言形式来说,想象奇特,但是不用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生动活泼。③从感情来看,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④从形式上来看,巧用问答,更加真实自然。2.诗文中心思想。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井然有序。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小结劳动是快乐的源泉劳动的快乐在于一家人的齐心协力;劳动的快乐在于对劳动的热情;劳动的快乐在于对收获的渴望。习总书记说:“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在我们的生活里,有无数的大国工匠在精磨手艺,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在深度探索,有无数的小人物在敬业奉献。所有这些劳动者,支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的美德,向劳动者致敬。整理知识插秧歌杨万里 “诚斋体”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呼唤早餐图农夫应答图——白描 4个动词——比喻——问答吃苦耐劳勤奋乐观当堂训练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参考答案①“软”为“柔和”“柔软”之意,“涌”为“涌出”“涌现”之意。(解释含义)②“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③“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描述景象,点明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