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单元试卷选择题.(2×20=40分)1.孟德斯鸠是l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有关中国的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这种凶暴在什么时候达到了顶峰( ) www-2-1-cnjy-comA.东厂的设置 B.军机处的设立 C.丞相的废除 D.文字狱的兴起2.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八股取士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3.当今的中学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途径自由自在地邀游知识海洋,享受成长的快乐。但是,300多年前的清朝,实行严酷荒唐的文字狱,读书人就没有这样幸运了。文字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①造成社会恐怖 ②摧残了人才 ③禁锢了人们思想 ④有利于科技进步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红楼梦》中会出现的情节是( )A.三顾茅庐 B.大闹天宫 C.黛玉葬花 D.武松打虎5.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 2·1·c·n·j·y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6.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钱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7.《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8. 2013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2周年。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27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9.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10.南澳岛是历史上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明朝之所以能实现大规模航海,其主要原因是(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发达11.如果我们想说明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下列哪些史实可作为证明材( )①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 ②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③册封藏族宗教首领达赖和班禅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12.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 )21·cn·jy·com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文字狱13.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21·世纪*教育网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14.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④进行雅克萨之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的产生源于( )2-1-c-n-j-y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思想 D.君主专制统治16.明朝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真实事件:京城四友人在密室饮酒,一人趁酒酣大骂魏忠贤(明末宦官,兼掌东厂),有人劝:当心被东厂听见。”骂者说:“怕甚?能剥了我皮不成?”话音未落,东厂之人破门而人……次日,此人的皮高悬于东厂刑堂内。此事反映出当时( ) 21*cnjy*comA.东厂的办事效率高 B.明朝的法律严酷C.醉酒者遭到仇人的报复 D.特务机构制造的一种恐怖气氛17.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出处:21教育名师】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18.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澳门被侵占 ④雅克萨之战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19、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此种情况反映了这个时期清朝(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C.坚持重商轻农政策 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20.网络时代,师生沟通也有了新的方式:一直“想了解学生在想什 么”的C老师,匿名混入学生QQ群里“潜水”旁观,对于这个问题多数同学表示理解,但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反感,甚至有的同学气愤地说:“那简直就是‘东厂’。”“东厂”设立于明朝时期,是一种(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B.特务机构C.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机构 D.管理台湾地区事务的机构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来华,向清政府提出划一未设防小岛给英国人居住,准许英国人于宁波、舟山、天津贸易,在北京设商栈,减免商税等六项要求,当即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乾隆皇帝指出:“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他还颇为自豪地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21*cnjy*com(1)当时的清政府只允许哪一地方能同外国商人做生意? (2)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马戛尔尼来华的目的有哪些? (3)乾隆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 (4)你认为清朝统治者的这种想法将会产生什么后果?22.不断加强皇权专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如房玄龄曾为尚书左仆射。材料二 图一 图二(1)请推测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个朝代的制度? (2)材料二中图一的“锦衣卫”是哪一个皇帝统治时期设立的?为了加强统治他还实行了怎样的文化专制措施? (3)材料二中图二的军机处是哪一个朝代设立的?除此之外,该朝代还采取何种措施加强君主专制? (4)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进士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中了。”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版权所有:21教育】(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唐朝科举制度有什么变化?(2)科举制度对扩大君主的统治基础有什么作用? (3)分析材料二,说明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4)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统治者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源:21cnj*y.co*m】24.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戚继光 图二 郑成功 图三 雅克萨之战(1)图一、图二中的两人都可以获得什么赞誉?请分别为两图写出简短的解说词。(2)雅克萨之战的作战双方是哪两国军队?结果如何? (3)通过上述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2分)有何积极作用?(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4)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卷281 材料三 “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21教育网 (1)材料一中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贸易,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为什么?结合材料二,谈谈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www.21-cn-jy.com(2)材料三讽刺的是明清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这造成怎样的影响?(3)结合你对材料所反映的这两个问题的认识,说说它们与近代中国逐渐落伍有关系吗?说明你的理由。(4)反思历史,以史为鉴:你认为要想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我们更应要怎么做?【参考答案】1-5 B B B C D 6-10 D A C D B11-15 C D B C B16-20 D C C A D21.(1)广州。(2)要求通商。侵占殖民地。(3)乾隆皇帝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物产丰富,各项生产、生活都能自给自足。(4)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逐渐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明代以来盛大的航海事业也衰落下去了;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22.(1)唐朝。(2)明太祖;八股取士。(3)清朝;文字狱。(4)皇权不断加强。24.(1)民族英雄。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指挥“戚家军”,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1661—1662年,郑成功率将士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沙皇俄国与清政府(或大清帝国、中国)。清军打败沙俄侵略军,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3)中国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2)科举考试中八股取士。导致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学文。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3)有关系。闭关锁国政策阻隔了中国与世纪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八股取士使得统治阶级思想腐朽落后,不屑于向西方学习,造成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严重脱节,以致逐渐落伍。21cnjy.com(4)如:不断加强与国外各个方面的交流,主动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完善教育体制,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