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表格式)

资源简介

《乐音的三个特征》
课题 乐音的三个特征
学情分析 思维方面:能够基本的思维逻辑,但还不够丰富。 能力方面:初二的学生对探究充满了兴趣,但还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进行支撑 知识方面:通过数学学习,有简单的单位换算及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并能加以区分 知道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钢尺探究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音调响度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总结、交流讨论
教学媒 体 实验器材 钢尺
多媒体 PPT、激光笔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环节一:【明确教学目标】 (1)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 (2)音调响度的区别 环节二:【音调】 乐音:从物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乐器的声音、小鸟的叫声、唱歌的声音...... 活动:他们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男声:低沉,声音低 女声:尖细,声音高 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各不相同,这是由于声音的特征不同 乐音的三大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 提出问题: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钢尺、桌子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过程:将钢尺紧压在桌上,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拨 动钢尺,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其他条件都不 改变,只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拨动 钢尺,听钢尺发出的声音。 现象: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音越高; 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越低。 钢尺伸出的长度改变了钢尺振动的频率。 实验结论:①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②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③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注:①一只手要将钢尺的一段压紧,避免这一侧振动产生声音 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为了改变振动的快慢
③两次钢尺振动的幅度应大致相同,体现控制变量法 例: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在实验中,保持振动幅度相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C.实验时应把按住钢尺的手往后移,使尺子振动时撞击桌面发声 D.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例: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用手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 B. 用相同力度按钢琴不同的键 C. 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 D.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乐器的音调: 钢琴:用相同的力按不同 的键可以改变音调 吉他:用相同的力弹不一样的 弦可以改变音调,越粗 越松的弦音调越低;越 细越紧的弦音调越高 为什么水杯可以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敲动杯子,杯子和水振动发声,杯子里的水越多,越难振动,音调越低 例:有8个完全一致的玻璃瓶,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声音 B.玻璃瓶和水柱振动产生声音 C.a的音调最低 D.h的音调最高 还记得往热水瓶里加水时的声音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
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瓶内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来回运动速度越快,音调越高 环节三:【响度】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提出问题:响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活动:请同学们用手放在自己的声带位置, 先小声说话,再大声说话,对比两 次手的感受,再提出你的猜想 假设与猜想:响度的大小和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实验器材:鼓、纸屑 实验方法: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过程:在鼓面上放上纸屑,先轻轻的敲动鼓面,听 鼓发出的声音,观察鼓面和纸屑的振动情况; 再重力敲击鼓面,听鼓发出的声音,观察鼓 面和纸屑振动的情况。 现象:轻轻敲动鼓面,鼓面振动幅度小,声音小,纸屑 振动幅度小;重力敲动鼓面,鼓面振动幅度大, 声音大,纸屑振动幅度大。 结论:①振幅决定响度 ②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活动:将扩音器的音量固定,在教室内播放音乐,再将扩音器拿到教室外,感受两次听到声音响度的区别。 在教室内的声音响度大,在教室外的声音响度小。 说明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动幅度有关,还与和声源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例: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 例:下列语句中,表示声音音调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B、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登台演唱 C、公共场合,切勿高声喧哗 D、引吭高歌 环节四:【音色】 故事:天晚上,两只小白兔在家里等妈妈。她们等了很久……妈妈还是没有回来。这时候,她们听见轻轻的敲门声。小白兔妹妹准备开门,小白兔姐姐赶紧阻止她说:“不能开门,先问清楚是谁。”于是,小白兔妹妹说:“请问你是谁?”。大灰狼轻轻地说:“快开门,我是外婆,来看看你们的”。小白兔姐姐听了声音之后说:“妹妹,别开门,它不是外婆,它是大灰狼……” 小白兔姐姐是如何区分门外的不是外婆是大灰狼的? 音色:发声体发出声音的特色 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 构等因素 例;红楼梦中国中,对王熙凤出场是这样描述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利用了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关于竖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竖笛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竖笛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D.竖笛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环节五【声波图】 借助示波器,可以区分不同的声音
音调:相同时间内比较波形 个数,波形个数越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比较波峰到波谷的距 离,距离越远,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 使用同一台示波器时,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A发出声音,通过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如果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A时,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应该是图___;如果用较小的力敲击另一个频率较高的音叉B时,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应该是图____。 环节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