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丢 丢 铜 仔聆听《一只鸟仔》《摇船调》《外婆的澎湖湾》和《乡间的小路》:这几首歌曲都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初听乐曲《丢丢铜仔》:这首乐曲的旋律与哪一首歌相似?与《一只鸟仔》相似再次聆听:乐曲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丢丢铜仔》选自《台湾情思-中央民族乐团-丝竹徽音》,是指挥家赵咏山根据台湾民歌《丢丢铜仔》改编的。全曲充满律动的趣味,改编的曲式大致和原曲相同。本乐曲经由二胡、柳琴、唢呐等乐器连接担任主旋律的演奏,展现了不同风格的情趣,再加上中间各段的快板变奏,更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氛。《丢丢铜仔》原为流传于宜兰及其附近地区的曲调,后来就以宜兰为名,称为“宜兰调”。最初表现的是:二百多年前,山路上交通不便,伐木者为了从北部山区的宜兰运送木材到台北盆地的淡水,便将木材绑成木排,放在河里顺水西行。在从淡水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唱成了这首歌。歌中的“丢丢铜”是象声字,模拟他们经过的山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后来,火车从台北通到宜兰,运送木材再也不必经过河道的急流险滩了。这首歌遂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孩子们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歌词虽然完全改头换面,但是原来的轻快旋律和诙谐衬字依然保存了下来。丢 丢 铜 仔完整聆听全曲:比较乐曲1、2段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丢 丢 铜 仔随音乐哼唱第1段旋律用闽南方言跟着唱唱《丢丢铜仔》是台湾宜兰民谣,是宜兰的象征与骄傲;以《丢丢铜仔》为音乐素材改编或创作的器乐曲与声乐曲不少,如:鲍元恺编曲的《云岭素描》第14首《宜兰童谣》,用《丢丢铜仔》的曲调编成,把旧式火车的车轮声、车铃声和汽笛声以及孩子们的欢笑嬉闹声,合着轻快的节拍与爽朗的旋律写入这部管弦乐中;还有吕泉生改编成童声加男声的无伴奏合唱《丢丢铜》,以男声模拟火车车轮的转动,以童声模拟汽笛的啸叫,十分生动有趣。丢 丢 铜 仔再次完整聆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