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 空气 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 空气 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素养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3.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一步认识空气的组成,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学难点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演示】在烧杯底部放一张团好的纸,倒置时不下滑,将烧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水槽中,浸没,过一会将烧杯垂直拿出来,烧杯中的纸没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烧杯在水中倾斜,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烧杯中跑出来,杯子中的纸浸湿了。烧杯中跑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纸为什么湿了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考问题,相互交流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意识到空气的存在
二、合作探究1.实验导学原理探究 【过渡】 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展示】 【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投影】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听故事、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抢答有关问题。连接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通过抢答,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2.观察记录分析讨论 【提问】 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1、描述实验现象 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3.分析讨论 【讨论与思考】 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体积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1、不会,因为空气中含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2、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①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等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小结】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5.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比较】 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
三、课堂小结 回顾、归纳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倾听、记录 培养归纳能力,巩 固本课所学知识
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间总体积的1/5
(2)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小结:
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化学式 N2 O2 - CO2 -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混合物与纯净物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
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
素养目标 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物的危害 2.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及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教学难点 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言】空气不仅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而且还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认真倾听 切入主题
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提问】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那么氧气有哪些用途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8的相关内容,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氧气的用途)①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潜水、登山、航空等 ②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气焊、气割、航天等 【过渡】指导学生阅读氮气的相关用途,并进行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氮气的主要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讨论交流】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讨论下列问题: ①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②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能不能代表氮气的性质 【归纳总结】 ①能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 ②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在氮气中燃烧 阅读教材 分组讨论 认真思考 培养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并在汇报交流中训练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观察应用 【过渡】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就是稀有气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稀有气体的有关知识,学生阅读教材P30“图2-7” 【小结】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③主要用途:作保护气、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观看图片 思考问题 让学生体会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交流讨论 【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 【展示】有关空气被污染的图片、照片、资料等 【组织讨论】教材P30讨论题 【小结】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①污染空气的原因: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及粉尘等 ②大气污染的危害:温室效应会使海平面上升,酸雨会腐蚀建筑物,臭氧空洞会使人类受到紫外线的伤害等③加强大气监测、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 分组讨论 让学生了解污染的危害,有助于培养他们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课后阅读 阅读教材P31“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与空气污染物之 间的关系 自学,阅读 加强环保意识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呼吸、炼钢、气焊、宇航等
2、氮气:制化肥、作保护气、用于医疗等
3、稀有气体:作保护气、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激光技术等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
二、保护空气
1、污染物质:有害气体和烟尘
2、影响: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