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素养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3.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一步认识空气的组成,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欲教学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学难点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演示】在烧杯底部放一张团好的纸,倒置时不下滑,将烧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水槽中,浸没,过一会将烧杯垂直拿出来,烧杯中的纸没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烧杯在水中倾斜,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烧杯中跑出来,杯子中的纸浸湿了。烧杯中跑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纸为什么湿了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考问题,相互交流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意识到空气的存在二、合作探究1.实验导学原理探究 【过渡】 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展示】 【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投影】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听故事、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抢答有关问题。连接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通过抢答,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2.观察记录分析讨论 【提问】 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1、描述实验现象 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3.分析讨论 【讨论与思考】 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体积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1、不会,因为空气中含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2、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①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等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4.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小结】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5.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比较】 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三、课堂小结 回顾、归纳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倾听、记录 培养归纳能力,巩 固本课所学知识空气的组成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间总体积的1/5(2)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小结: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化学式 N2 O2 - CO2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2.混合物与纯净物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素养目标 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物的危害 2.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及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教学难点 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言】空气不仅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而且还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认真倾听 切入主题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提问】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那么氧气有哪些用途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8的相关内容,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氧气的用途)①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潜水、登山、航空等 ②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气焊、气割、航天等 【过渡】指导学生阅读氮气的相关用途,并进行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氮气的主要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讨论交流】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讨论下列问题: ①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②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能不能代表氮气的性质 【归纳总结】 ①能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 ②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在氮气中燃烧 阅读教材 分组讨论 认真思考 培养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并在汇报交流中训练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观察应用 【过渡】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就是稀有气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稀有气体的有关知识,学生阅读教材P30“图2-7” 【小结】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③主要用途:作保护气、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观看图片 思考问题 让学生体会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交流讨论 【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 【展示】有关空气被污染的图片、照片、资料等 【组织讨论】教材P30讨论题 【小结】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①污染空气的原因: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及粉尘等 ②大气污染的危害:温室效应会使海平面上升,酸雨会腐蚀建筑物,臭氧空洞会使人类受到紫外线的伤害等③加强大气监测、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 分组讨论 让学生了解污染的危害,有助于培养他们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课后阅读 阅读教材P31“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与空气污染物之 间的关系 自学,阅读 加强环保意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呼吸、炼钢、气焊、宇航等2、氮气:制化肥、作保护气、用于医疗等3、稀有气体:作保护气、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激光技术等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二、保护空气1、污染物质:有害气体和烟尘2、影响: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等3、保护空气的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