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素养目标
(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
1.离子的形成过程。
2.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复习]原子是如何构成的?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讲,原子核外空间很大,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那么,电子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二、推进新课
1.离子的形成
[阅读]请学生阅读课本P55“离子的形成”一段内容,同时思考问题。
(1)什么叫离子?什么叫阳离子和阴离子?
(2)如何来表示离子的符号呢?
(3)讲述NaCl的形成过程。
(4)离子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学生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
[回答]问题(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补充]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容易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失去电子带的是正电荷,得到电子带的是负电荷,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
[回答]问题(2)化学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为Xn+或X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2-4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离子的写法: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标明该离子带的电荷数,注意“+、-”在数字后面,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①阳离子:Na+,Mg2+,Al3+,NH4+等;
②阴离子:Cl-,SO42-等。
③3个硫酸根离子:3SO42-;两个镁离子:2Mg2+。
[回答]问题(3):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表示为Na+);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成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即Cl-),Na+与Cl-由静电作用结合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氯化钠NaCl。像这种由于阴阳离子互相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
[课件展示] 动画演示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回答]问题(4):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提问]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你知道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请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回答]
[小结]①一般来说金属和固态非金属还有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铁等。
②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氧气等。
③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互相作用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硫化钾等。
[课件展示]展示下列练习:
下面的物质中,哪些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是由原子构成的?哪些是由离子构成的?
①Ne ②S ③KCl ④Al ⑤N2 ⑥Fe ⑦CO2 ⑧MgS ⑨Cu ⑩Ar
SO2 P
[答案]①②④⑥⑨⑩由原子构成
⑤⑦由分子构成
③⑧由离子构成
(5)物质的构成
②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
③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讨论] (6)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有何种关系。
[归纳]
2.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出示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1个碳原子:1.977×10-26kg
1个氢原子:1.67×10-27kg
1个氧原子:2.657×10-26kg
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化繁为简的方法来表示原子质量呢?
[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诱思]会计记帐通常用“万元”作单元,例如5万元记作“5”,不用画那么多“0”了。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如商店以“件”为单位记录当天销售汽水的量……
[交流讨论]
学生1:我明白了,用一个比实际质量更小的质量作比较的标准,小的原子质量被它除,得数就变大了。
学生2:这样的数字最好在两位数以内,这样用起来方便一些……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高中化学还会遇到,比如学习“摩尔”、“量”等就是这样。今天你领悟了这种思想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帮助。
[课件展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提出问题]上面所说的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为1.993×10-26kg,其1/12是1.993×10-26kg×1/12≈1.66×10-27kg,下面请同学们按组分别具体计算一下氢、氧、铁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请三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学生演练]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氢、氧、铁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16、56。
[阅读感知]相对原子质量是通过艰难的测定过程计算出来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卓越的贡献。大家阅读课本资料,了解有关张青莲教授的事迹。
[讲解]经过这样的计算得到的数据都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由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经被全部测定出来,所以在平时做题过程中,并不需要再计算,只需要查阅书后的元素周期表即可。现在看谁又快又准地把课本表4-2中的五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查出。
[学生查表]氢—1 碳—12 氧—16 钠—23 氯—35.5 铁—56
[引导探究]同学们观察表中数字看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讨论交流]思考、讨论。质子数+中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小结](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SI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1,一般不写出)。
(2)因为跟质子、中子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均约等于1。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三、典例剖析
例1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属于原子的是 。
(2)属于阳离子的是 。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阳离子中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电子层结构相同包括电子层数相同,各层容纳的电子数也相同。
【答案】(1)ACD (2)E (3)BE
例2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⑤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⑥一般化学计算常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千克;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致相等,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均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
【答案】D
四、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
[提问]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针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我们还知道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还是稀有气体元素,是易得电子、易失电子还是具有稳定结构时,只要看其核外电子排布,观察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即可。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离子与相对原子质量
1.离子的形成
(1)离子的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的符号
(3)NaCl的形成过程
(4)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5)物质的构成
(6)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有何种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比值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现代教学媒体(Flash动画、PowerPoint)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媒集于一体,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