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上 第7课《多彩的器皿·生活中的器皿》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桂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上 第7课《多彩的器皿·生活中的器皿》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桂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
第三单元《多彩的器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多彩的器皿·生活中的器皿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器皿》是六年级上册桂科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二单元主题活动,在活动准备环节,由欣赏传统民居图片,然后设疑方式导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活动主题;在活动实施环节,引导学生观察身边都有哪些器皿;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交流观察和了解的发现和收获;调查茶具:搜集图片,欣赏造型,了解文化意蕴;体验假如没有器皿,生活会怎样;.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选择有关陶瓷器皿感兴趣问题进行探究;搜集“万年桂陶”的代表作、原料选择、烧制工艺;.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器皿的功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2.了解茶具的图片,欣赏造型,了解文化意蕴;体验假如没有器皿,生活会怎样。3.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4.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培养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 1.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2.了解茶具的图片,欣赏造型,了解文化意蕴;体验假如没有器皿,生活会怎样。
难点 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器皿。同学们,你知道他们的功能和用途吗? 今天,我们走进课文《生活中的器皿 》从中寻找答案吧! 欣赏图片 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在思考中激发学习兴趣,为下步开展活动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 一、确定主题1.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皿,看看它们的材质和款式。将你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们交流。学生1:假如生活中没有器皿,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2: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器皿?学生3:广西有哪些独特的陶瓷器皿?产地在哪里?学生4:陶瓷器皿的功能和用途是怎样的?学生5:陶瓷器皿的制造过程的功是怎样的?2.在上面的讨论中,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和同学们交流,把相关的、同类的主题进行归纳,选择有价值的活动主题一起来研究吧。 列举的活动主题: (1)生活中的器皿 (2)器皿的变迁(3)器皿的创新与未来 我们的活动主题:(1)观察身边都有哪些器皿。(2)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 (3)交流观察和了解的发现和收获。(4)调查茶具:搜集图片,欣赏造型,了解文化意蕴。(5)体验假如没有器皿,生活会怎样。(6)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7)选择有关陶瓷器皿感兴趣问题进行探究。(8)搜集“万年桂陶”的代表作、原料选择、烧制工艺。(9)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二、制订方案制订活动方案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围绕确定的活动主题,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生活中的器皿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生活中的器皿班级:六(1)班组长:张峰指导教师:李红小组成员及分工:张峰、刘璐、王伟、田青、王红、刁清
张峰、刘璐——观察、了解、交流。王伟、田青——调查、体验、交流王红、刁清——探究、搜集、参观活动时间及地点:11月25日学校活动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2.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搜集桂陶”的代表作、原料选择、烧制工艺和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活动步骤:观察、了解、交流、调查、体验、交流、探究、搜集、参观。活动准备:1.观察身边都有哪些器皿。2.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3.交流观察和了解的发现和收获。4.调查茶具:搜集图片,欣赏造型,了解文化意蕴。5.体验假如没有器皿,生活会怎样。6.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7.选择有关陶瓷器皿感兴趣问题进行探究。8.搜集“万年桂陶”的代表作、原料选择、烧制工艺。9.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陶瓷器皿。 2.要注意安全。预期成果:1.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2.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搜集桂陶”的代表作、原料选择、烧制工艺和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三、过程列举——生活中的器皿(一)观察1.善于观察的你,看一看身边都有哪些器皿。我们日常使用的餐具就是器皿,你能写出身边多少种餐具的名称呢?瓷碗、瓷勺、瓷盘、瓷杯除了餐具,你还知道哪些器皿呢?试管、烧杯、酒精灯、量筒、试剂瓶、漏斗等。 (二)了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器皿,请了解这些器皿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碗身边的所有人用于盛放食物的饮食器皿陶瓷、不锈钢、塑料等通常为圆口,口大底小,下有碗足盘子身边的所有人用于盛放食物的饮食器皿陶瓷、玻璃、金属、塑料等圆形、方形、椭圆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等杯子身边的所有人用来饮水、喝茶、喝咖啡、装水等塑胶、玻璃、陶瓷、不锈钢等。杯口大,底小。盆身边的所有人用于盛放食物的饮食器皿塑料、紫砂、泥瓦、陶瓷等一般为圆形(三)交流通过观察和了解,你有什么发现和收获?与小伙伴们交流、分享。学生1:我发现人们喜欢用不锈钢碗或陶瓷碗,因为非常耐用。学生2:我发现器皿的造型多种多样,不仅能满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还具有欣赏的价值。学生3:我发现各种器皿的功能各不相同和不同的使用方式。学生4:我发现不同的器皿装饰有不同的图案和花纹,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征。 (四)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茶具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器皿。请和同学一起调查各种茶具,可以搜集图片,欣赏其造型,可以了解其文化意蕴,等等。学生1:多观察,大到公共场所里的茶具,小到家里的小茶杯……学生2:我想了解瓷杯的造型。学生3:别忘了写调查小结。学生4:我想了解紫砂壶的特点。我们调查到:首先,茶具的材质和制作工艺是多样化的,包括陶瓷、紫砂、玻璃、金属等,不同的材质和工艺也会影响到茶具的外观、功能和价值。其次,茶具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的。 此外,茶具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的茶具适合不同的茶叶和品茶方式。 (五)体验想一想,假如没有器皿,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一天不用器皿会不会很不习惯呢?我尝试度过了无器皿的一天……首先,没有器皿,我们无法获得和保存食物。没有碗盘盛装饭菜,我们无法享受美味的餐饮。没有瓶子或罐子存放饮料,我们无法随时畅饮清凉的饮料。没有密封的容器保存剩余的食物,我们可能会浪费大量的食材,导致食物短缺的问题。其次,没有器皿,我们也无法保证生活用品的卫生。没有清洁的碗盘,我们无法吃到清洁卫生的饭菜。没有消毒的杯子,我们无法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这将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六)交流从不同的角度说说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记录下来。我的观点 器皿是用于盛放、储存、烹饪、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许多器皿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热性,可以高温消毒和清洁。这些器皿不仅可以保存和保鲜食物,还可以保证食物不受细菌和病毒的污染,从而保证了人们的健康。 器皿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例如,中国的瓷器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艺,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这些器皿不仅具有实用性和卫生性,还具有美学和收藏价值,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七)探究1.陶瓷器皿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器皿。陶瓷器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学习,做好记录并与同学们分享。学生1:我们中国人喜欢喝茶,陶瓷茶具的制作源远流长,设计与工艺均巧夺天工、登峰造极。学生2:我想探究我们中国都有哪些制壶大师,他们有什么代表作品,在制作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3:青花瓷颜色鲜艳,工艺精细,深受艺术品收藏家的青睐,每年世界各大拍卖会上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学生4:我还想研究陶瓷器皿花纹和图案有何意义? 学生5:我想研究保养陶瓷器皿?2.资料卡梅瓶是传统名瓷,特征为小口,丰肩,瘦底。其瓶体修长,造型挺秀、俏丽。宋朝时期被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八)搜集1. 广西是中国最早的陶器起源地之一,有一万多年的制陶历史,故广西桂陶堪称“万年桂陶”。广西桂陶是指用广西地区陶土并且在广西地区制作的泥陶器,简称“桂陶”。你知道“万年桂陶”都有哪些代表作品吗 桂陶在原料选取、烧制工艺上有哪些要求?上网搜索或查阅相关书籍了解一下吧。我的收获:(1)“万年桂陶”的代表作品: 桂林青花瓷是一种传统的瓷器品种,以其洁白细腻的胎质、青花瓷艳丽的色泽和典雅的造型而著名。(2)桂陶在原料选取、烧制工艺上的要求: 桂陶的原料需要选取纯净细腻的高岭土、石英、长石等矿物质,同时严格控制粘土的含沙量,保证陶器的质地均匀、耐热、耐冷、耐酸、耐碱。在烧制工艺上,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地烧制和冷却,使陶器能够具有质地坚硬、表面光洁、不易破裂等特点。同时,在烧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气氛,避免出现变形、开裂、烟熏等问题。2.资料卡广西钦州坭兴陶坭兴陶是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的紫红陶土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陶器。它以独特的原料、精湛的技艺。与江苏宣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并列中国四大名陶,享誉中外。坭兴陶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先将东岸泥封闭存放,西岸泥取回后经过4-6 个月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氧化,再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制成陶器坯料。东岸泥软可为“肉”,西岸泥硬可为“骨”,“骨”“肉”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特有的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近百年来,坭兴陶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截至2015年共获得大奖 40多项,其烧制技艺于2008年 6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参观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和爸爸妈妈去制作陶器的地方参观、体验陶器的制作过程,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我知道陶器是这样做的:练泥:选择、调制合适的泥料,揉成泥团。拉坯:将泥团放在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印坯:将略干的瓷土套在统一规格的模具上,通过印制拍打,使坯体规格化、统一化。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施釉:普通圆器采用蘸釉或荡釉。烧窑:将窑门用砖头泥巴封严点火、投柴升温、烧上半夜、大火掩门烧 。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四、拓展延伸说一说,陶瓷的历史?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
(2)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
(3)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
(4)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70年):被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检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
(5)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
(6)明朝统治从(1368年-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四、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生活中的器皿的知识,制作手抄报宣,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思考、探究讨论、交流观察了解交流调查体验交流探究搜集参观学习拓展延伸搜集、制作 通过对交易方式初步了解,组织学生讨论熟悉又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学生对交易的了解情况进行讨论的问题的梳理。 分小组进行活动,方案的填写、制定,对活动的有序开展至关重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的发现与收获。通过调查,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茶具。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没有器皿的一天。 引导学生了解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陶瓷器皿和想探究的问题。 通过搜集整理,了解家乡的桂陶和广西钦州坭兴陶。通过参观,了解掌握陶瓷的制作过程。通过拓展延伸,俩基恩陶瓷的历史,激发对陶瓷的热爱。 通过制作展板和宣传小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制作能力。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器皿的材质和功能,今后,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它们,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梳理。
板书 传统民居一、确定主题二、制定方案三、活动举例——生活中的器皿 四、拓展延伸五、布置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多彩的器皿·生活中的器皿
桂科版 六年级 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
2.了解茶具的图片,欣赏造型,了解文化意蕴;体验假如没有器皿,生活会怎样。
3.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
4.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培养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新知导入
欣赏图片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器皿。同学们,你知道他们的功能和用途吗?
新知讲解
假如生活中没有器皿,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器皿?
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皿,看看它们的材质和款式。将你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们交流。
广西有哪些独特的陶瓷器皿?产地在哪里?




新知讲解
陶瓷器皿的功能和用途是怎样的?
陶瓷器皿的制造过程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在上面的讨论中,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和同学们交流,把相关的、同类的主题进行归纳,选择有价值的活动主题一起来研究吧。




我们的活动主题:生活中的器皿
(1)观察身边都有哪些器皿。
(2)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
(3)交流观察和了解的发现和收获。
(4)调查茶具:搜集图片,欣赏造型,了解文化意蕴。
(5)体验假如没有器皿,生活会怎样。
(6)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7)选择有关陶瓷器皿感兴趣问题进行探究。
(8)搜集“万年桂陶”的代表作、原料选择、烧制工艺。
(9)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
新知讲解
制订活动方案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围绕确定的活动主题,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生活中的器皿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生活中的器皿
班级:六(1)班 组长:张峰 指导教师:李红
小组成员及分工:张峰、刘璐、王伟、田青、王红、刁清 张峰、刘璐——观察、了解、交流。王伟、田青——调查、体验、交流 王红、刁清——探究、搜集、参观
活动时间及地点:11月25日学校
活动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2.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搜集桂陶”的代表作、原料选择、烧制工艺和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活动步骤:观察、了解、交流、调查、体验、交流、探究、搜集、参观。
活动准备:1.观察身边都有哪些器皿。2.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3.交流观察和了解的发现和收获。4.调查茶具:搜集图片,欣赏造型,了解文化意蕴。5.体验假如没有器皿,生活会怎样。6.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7.选择有关陶瓷器皿感兴趣问题进行探究。8.搜集“万年桂陶”的代表作、原料选择、烧制工艺。9.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
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陶瓷器皿。2.要注意安全。
预期成果:1.了解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使用人群、功能、材质、外形。2.交流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搜集桂陶”的代表作、原料选择、烧制工艺和参观制作陶瓷的地方,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新知讲解
—— 生活中的器皿
善于观察的你,看一看身边都有哪些器皿。我们日常使用的餐具就是器皿,你能写出身边多少种餐具的名称呢?






瓷碗 瓷勺 瓷盘 瓷杯
新知讲解
除了餐具,你还知道哪些器皿呢?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量筒 试剂瓶 漏斗
新知讲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器皿,请了解这些器皿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器皿名称 使用人群 功能 材质 外形
碗 身边的所有人 用于盛放食物的饮食器皿 陶瓷、不锈钢、塑料等 通常为圆口,口大底小,下有碗足
盘子 身边的所有人 用于盛放食物的饮食器皿 陶瓷、玻璃、金属、塑料等 圆形、方形、椭圆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等
杯子 身边的所有人 用来饮水、喝茶、喝咖啡、装水等 塑胶、玻璃、陶瓷、不锈钢等。 杯口大,底小。
盆 身边的所有人 用于盛放食物的饮食器皿 塑料、紫砂、泥瓦、陶瓷等 一般为圆形
新知讲解
我发现人们喜欢用不锈钢碗或陶瓷碗,因为非常耐用。
我发现器皿的造型多种多样,不仅能满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还具有欣赏的价值。
交搜

我发现各种器皿的功能各不相同和不同的使用方式。
我发现不同的器皿装饰有不同的图案和花纹,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征。
通过观察和了解,你有什么发现和收获?与小伙伴们交流、分享。
新知讲解
多观察,大到公共场所里的茶具,小到家里的小茶杯……
我想了解瓷杯的造型。


别忘了写调查小结。
我想了解紫砂壶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茶具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器皿。请和同学一起调查各种茶具,可以搜集图片,欣赏其造型,可以了解其文化意蕴,等等。
新知讲解
我们调查到:
首先,茶具的材质和制作工艺是多样化的,包括陶瓷、紫砂、玻璃、金属等,不同的材质和工艺也会影响到茶具的外观、功能和价值。
其次,茶具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的。
此外,茶具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的茶具适合不同的茶叶和品茶方式。


新知讲解
想一想,假如没有器皿,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一天不用器皿会不会很不习惯呢?
我尝试度过了无器皿的一天……


首先,没有器皿,我们无法获得和保存食物。
其次,没有器皿,我们也无法保证生活用品的卫生。
新知讲解
从不同的角度说说器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记录下来。
我的观点


1. 器皿是用于盛放、储存、烹饪、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 许多器皿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热性,可以高温消毒和清洁。这些器皿不仅可以保存和保鲜食物,还可以保证食物不受细菌和病毒的污染,从而保证了人们的健康。
3. 器皿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
新知讲解
陶瓷器皿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器皿。陶瓷器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学习,做好记录并与同学们分享。


新知讲解
我们中国人喜欢喝茶,陶瓷茶具的制作源远流长,设计与工艺均巧夺天工、登峰造极。
我想探究我们中国都有哪些制壶大师,他们有什么代表作品,在制作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青花瓷颜色鲜艳,工艺精细,深受艺术品收藏家的青睐,每年世界各大拍卖会上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新知讲解
我还想研究陶瓷器皿花纹和图案有何意义?
我想研究怎么保养陶瓷器皿?


新知讲解


梅瓶是传统名瓷,特征为小口,丰肩,瘦底。其瓶体修长,造型挺秀、俏丽。宋朝时期被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资料卡
新知讲解
“广西是中国最早的陶器起源地之一,有一万多年的制陶历史,故广西桂陶堪称“万年桂陶”。广西桂陶是指用广西地区陶土并且在广西地区制作的泥陶器,简称“桂陶”。你知道“万年桂陶”都有哪些代表作品吗 桂陶在原料选取、烧制工艺上有哪些要求?上网搜索或查阅相关书籍了解一下吧。


新知讲解
万年桂陶”的代表作品:
桂林青花瓷是一种传统的瓷器品种,以其洁白细腻的胎质、青花瓷艳丽的色泽和典雅的造型而著名。
桂陶在原料选取、烧制工艺上的要求:
桂陶的原料需要选取纯净细腻的高岭土、石英、长石等矿物质,同时严格控制粘土的含沙量,保证陶器的质地均匀、耐热、耐冷、耐酸、耐碱。在烧制工艺上,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地烧制和冷却,使陶器能够具
有质地坚硬、表面光洁、不易破裂等特点。同时,在
烧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气氛,避免出现变形、
开裂、烟熏等问题。


我的收获:
新知讲解
广西钦州坭兴陶
坭兴陶是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的紫红陶土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陶器。它以独特的原料、精湛的技艺。与江苏宣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并列中国四大名陶,享誉中外。
坭兴陶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先将东岸泥封闭存放,西岸泥取回后经过4-6 个月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氧化,再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制成陶器坯料。东岸泥软可为“肉”,西岸泥硬可为“骨”,“骨”“肉”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特有的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
近百年来,坭兴陶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截止2015年共获得大奖 40多项,其烧制技艺于2008年 6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知讲解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和爸爸妈妈去制作陶器的地方参观、体验陶器的制作过程,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


新知讲解
我知道陶器是这样做的:


练泥:选择、调制合适的泥料,揉成泥团。
拉坯:将泥团放在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
印坯:将略干的瓷土套在统一规格的模具上,通过印制拍打,使坯体规格化、统一化。
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施釉:普通圆器采用蘸釉或荡釉。
烧窑:将窑门用砖头泥巴封严点火、投柴升温、烧上半夜、大火掩门烧 。
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
新知讲解
说一说,陶瓷的历史?
(1)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
(2)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
(3)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




新知讲解
说一说,陶瓷的历史?
(4)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70年):被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检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
(5)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




新知讲解
说一说,陶瓷的历史?
(6)明朝统治(1368年-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生活中的器皿的知识,制作手抄报宣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