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阎肃(1930年5月9日~2016年2月12日),原名阎志扬,男,汉族,河北保定人,肄业于重庆大学,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生活待遇和政府特殊津贴。歌剧《江姐》是阎肃的成名作, 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轰动,阎肃也因此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 2016年2月12日,阎肃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2016年2月,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2019年9月25日,阎肃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主要作品歌曲《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爱祖国的蓝天》《北京的桥》《长城长》《雾里看花》《军营男子汉》《故乡是北京》《唱脸谱》《风雨同舟》《连队里过大年》《天职》《打赢歌》《雪域风云》《梦水乡》等。歌剧《江姐》《党的女儿》《特区回旋曲》《忆娘》《胶东三菊》《刘四姐》等。京剧《红岩》《红色娘子军》《年年有余》《夜度》《敌后武工队》《红灯照》等。唱歌《化蝶》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了解歌曲词作者;能够用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重难点能够用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主题”段音乐。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一段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乐曲中的哪一个主题的旋律吗?学生回答:爱情主题。师:这节课我们来为这一段音乐旋律填词,继续歌颂这份伟大的爱情。【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音乐片段,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同时为本节课所学内容做铺垫。二、新课1.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音乐情绪。2. 介绍词作者阎肃(1930年5月9日~2016年2月12日),原名阎志扬,男,汉族,河北保定人,肄业于重庆大学,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主要作品:歌曲《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等;歌剧《江姐》《党的女儿》等;京剧《红岩》《红色娘子军》等。3. 介绍歌曲这首歌曲是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相爱”主题的曲调填词而成,共四个乐句,旋律优美婉转,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4. 有感情地朗诵歌词5. 再听歌曲,分析歌曲。思考: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分别描述了什么内容?分别是怎样的音乐情绪?学生回答:三个乐段;第一乐段描述了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赞美,情绪欢快;第二乐段描述了梁祝同窗苦读和依依惜别的情景,情绪舒缓;第三乐段描写人们对梁祝爱情的歌颂,情绪伤感。6. 学唱歌曲(1)节拍练习(2)发声练习a) 大跳音程音准练习b)连音练习(3)跟随伴奏练唱【设计意图】通过教师逐步引导感知音乐,增强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感受。三、小结今天我们再次感受了梁祝爱情故事的伟大与美好,同学们可以尝试为乐曲重新填词,以你的方式来歌颂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的简单总结,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同时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热爱之情。(共12张PPT)化蝶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导入听音乐,想一想。这一段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乐曲中的哪一个主题的旋律?新课初听歌曲,感受乐曲情绪。阎肃(1930年5月9日~2016年2月12日),原名阎志扬,男,汉族,河北保定人,肄业于重庆大学,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主要作品:歌曲《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等;歌剧《江姐》《党的女儿》等;京剧《红岩》《红色娘子军》等。新课这首歌曲是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相爱”主题的曲调填词而成,共四个乐句,旋律优美婉转,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新课新课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新课再听歌曲思考:(1)歌曲分为几个乐段?(2)每个乐段分别描述了什么内容?分别是怎样的音乐情绪?学唱歌曲(1)节拍练习新课学唱歌曲(2)发声练习新课a) 大跳音程音准练习b)连音练习学唱歌曲(3)跟随伴奏练唱新课小结今天我们再次感受了梁祝爱情故事的伟大与美好,同学们可以尝试为乐曲重新填词,以你的方式来歌颂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方案】唱歌《化蝶》示范教案.docx 【教学课件】唱歌《化蝶+》示范课件.pptx 化蝶.mp3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_128k.mp3 广州乐团合唱队+-+红色娘子军.mp3 阎肃介绍.docx